考入了大学的确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在过往做的很多大学生的咨询案例中,比较多的是大四的孩子,因为要就业的才觉得紧张。然而如果早一点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是否就不至于那么的迷茫呢?这个思考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希望以下内容对大家会有帮助。
我的职业历程
在大学读国际贸易的我,从大学的毕业论文就奠定了从事人力资源的基础(原因后面详叙)。很幸运地,第一份工作就进入了人力资源的领域,从一个懵懂的小白,到了今天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我想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看:
打基础
这个阶段其实有三段工作经历,超市的人事助理(负责招聘)——认证培训机构的学生服务主任(负责学生事务以及办公室行政)——猎头顾问(负责猎头项目的完成)。之所以定义为“打基础”,是因为这三段工作做的都是一些很基础重复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三段基础而重复的工作,为日后的技能以及职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超市的人事助理:虽然面试的人选都只是普通的店员,但是由于量实在大(半天50人),锻炼了抓重点,速战速决的思维;开新店是一个大型工程,事情多而杂,这样反倒锻炼了协调和规划的能力;
学生服务主任:每天都回答着几乎同样的问题,做着基本同样的文书,行政事务的琐碎,对于我的耐心的确是非常好的磨炼;
猎头顾问:记得我去猎头公司面试时,老板就跟我说过,一个出色的猎头顾问,只要候选人坐在你面前,你闻都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合适。说起来何其神奇,要练就这个本领可不容易啊 。在猎头公司做招聘跟在企业做招聘有很明显的不同,企业对猎头推荐的人选要求相对严格,所以在前两份工作练就的抓重点和耐心,在这份工作上得到了更深入的锻炼。与此同时,因为要服务不同行业的客户,快速学习的能力也因此受到了开发。每份用心撰写的猎头推荐报告和寻访分析报告,体现着我的文字表述水平。
带队伍
在猎头公司工作了一年后,由于业绩表现突出,公司就让我做了一个小Leader,负责带领顾问团队。职位得到晋升固然是好事,然而,当年年少的我还不够功力参透“管理”的含义,在做这个小Leader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磕磕碰碰的情况。幸亏,我也是个“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不会咱就学嘛。幸运之神对我还是挺照顾的,当时让我遇到了几个好的领导,在他们的身上,集百家所长的我也慢慢锻炼出了管理的能力。当年去深圳开分公司的经历,让我从一个单一团队的Leader,成长为一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除了要能完成项目,还要能做业务开拓和全盘思考。现在回头看,当年即使有多辛苦也是值得的,越辛苦收获越大。
换角色
基于对个人发展的考虑,我回到了企业做HR,主要从招聘和培训入手,后来兼顾到了薪酬绩效和员工关系。非常感恩当年遇到的老板,愿意让我在他的台子上做各种的尝试,允许试错。基于对我的管理能力的信任,老板还让我兼管了单证部门(属于业务支持部门)。缘分的巧妙正是在于此,大学专业是国际贸易的我从毕业的第一天就做了HR的工作,离开大学10年后,倒是有了一个接触本专业的机会。随着对业务知识的了解和深入,我发现自己更能明白业务人员、客户的需求,资源整合以及逻辑分析能力也在这时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那时的我更像是一个HRBP。
由于在子公司工作的成绩受到了总公司的认可被晋升到了总公司负责招聘和培训,视野也开阔了不少。这里要沟通和协调的部门更多,对于工作的严谨性要求更高了。
上台阶
可能是个性使然,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总想找些东西来折腾一下。于是今年我离开了“安逸的”国企,进入了另外一个行业的民企,负责人力资源的全盘。在这个位置上,自己体会最深的是,考虑得更多的是战略层面的东西。现在只是我的新历程的开始,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上面的经历看,职业能力的发展都是从点(各项技能)到面(战略)的过程。扎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认真地反思每项工作中的优缺,不断地精进每一项技能,是达成目标必经的道路,没有之一。我记得我的一个上司曾经说过:一个人反思的频率,决定了TA成长的速度。每个月反思一次,每个月成长一次;每天反思一次,每天成长一次。所以,我建议刚入大学的你,建立起“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大学的收获
社团
回应前面,为什么我的专业是经济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而毕业论文写的确是管理类的《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改革》呢?源于我在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协会创办人是一位在当年看挺“另类”的师兄,师兄当年创办协会并不是定位为学生社团,而是以企业运营的思维来运作这个协会的。因此我们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就相当于企业里面的管理者了。为了让我们对“管理”有感性的认识,师兄特意邀请了当年学校里讲企业管理最知名的老师给我们做了基本的扫盲。由此,我便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在大三的时候,作为这个协会的负责人,也好好地“实习”了一把(真正的职业世界和学校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个经历,不但让我在“企业管理”的课程论文里得到了高分(论文中用的案例就是在协会的经历),还帮助了我获得了第一份人力资源的工作。更重要的,这个协会到今年已经有22年的历史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人脉,让我们之间的相互支持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
所以,在大学,要参加社团或社会实践,参加一个能让你扎扎实实做些事情,学些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社团或活动,并且要把自己做的事情都做梳理和总结,日后这将是你们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毕竟,我们在日常的面试中发现有太多的学生只是空有头衔,却展示不出这个社团(社会实践)经历给TA自身带来的锻炼和成长。
大学的遗憾
我回想了一下,在大学里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好好利用资源:图书馆和讲座。
当年我们大朗的图书馆里有很多很多经济类经典的书籍,作为经济类学生的我,好像也就大二的上学期进去翻过一下《国富论》,就没有再去过图书馆了,虽然当年的时间其实是很充裕的。现在的我们,也就只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零散地看几页书,总没有那种泡在图书馆里看上一天书的酣畅淋漓。学校的图书馆的确是学校的一个藏宝馆,不要以为自己很忙,只要你安排出一个固定的时间,雷打不动地执行,你会在这个藏宝馆中有所收获的。
最记得当年学校曾经请过茅以轼等经济学家来学校做讲座,当年无知的我却选择了去上下九逛街(现在捶胸跺足都来不及了),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啊。要知道离开了学校之后,要听这些讲座都是很贵很贵的。所以,如果学校里面有讲座,不妨都去蹭蹭,各种“家”的一个观点,可能就会给你带来不同的视野和格局。
我的建议
很多高校做职业规划的重点在两个人群,大一和大四。但在我看来,大一太早,大四太晚,大二刚刚好。如此说来,难道大一的新生我们就完全放弃,不做任何职业规划的引导,不用上职业规划的课啦?非也。大一的同学正是对大学好奇新鲜的时候,也刚刚经历了“苦重”的高考,在大学里正好“放飞自我”呢。这个时候适合做职业世界的认知,多接触一些职业信息,可以通过求职网站、职业访谈等方式,了解一下到底职业世界有哪些行业和职业,它们都是做什么的,有没有哪个从感性上就能打动你的?如果有,深入去探索和研究一下。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如果说做规划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那首先输入的量要足够。所以在大一有足够的输入之后,大二你会静下心来思考将来希望往哪里走的,大三就开始做减法和聚焦了。为什么我会知道?因为我就是做职业生涯咨询的啊,以上建议是案例告诉我的,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