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观点节选自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书中主要讲述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同辈人,两人经常在一起,后来因为观点不合而分道扬镳。

1、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岔路口、生活工作上碰到挫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仅有一次的人生,我到底想要怎么过”。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收获到了满满的能量——你想要的人生完全由你来决定,不受过去、将来和外界的影响。

不受过去影响:目的论而不是决定论

阿德勒认为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现在的“目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这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观点完全相悖。

一位男子常见躲在房中闭门不出,他希望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想要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走出房间,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这位男子是因为童年可能有过不好的经历,带来了心理阴影,所以不敢出门。

但阿德勒给出的提示是,男子并不是因为不安而不敢走出房门,正相反他是不想走出房间才制造出了不安情绪。因为不走出房间就会得到家人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不用成为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不用成为平庸之辈。

重要的不是过去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并且人是可以改变的,但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不受将来影响: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大人们总是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阿德勒认为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连串的刹那。

若将人生比作登山,只着眼于未来将会是一次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人生的大半时光都是“在路上”,过程中的将被视为“不完整”或者“不完美”的临时的人生来看待。如果最终因为疾病意外等没能到达山顶,那路上这个“临时的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是到达山顶那一刻人生才开始,而在人生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并且,慕然四顾时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不受他人影响:你是自由的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如果做一件好事没有人表扬就不去做好事或者做一件坏事没有人惩罚也会做坏事,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才决定去做好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将人生托付给了别人。

大多数人为了轻松而选择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路上,尽管有各种不满但大概率不会迷路,相对也会比较轻松。如果决定走自己选择的路,还要考虑如何生存的难题。所以大多数人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其实是在逃避。

想要过怎样的人生由你自己来决定,真正束缚你内心的是你自己不是别人。想要获得自由就要摆脱对“别人认可”的追求,不再寻求认可。

2、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一切烦恼都将消失。但这种场景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处于人际关系之中,处在人际关系之中不可能不受伤,或大或小,也会伤害到他人。

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

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我们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开,烦恼就会消失,即使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课题。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

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作为父母,强迫其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甚至还会扯耳朵,这都是在干涉孩子的课题。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点疑问,孩子毕竟思想不够成熟,对事情的判断也不准确,如果父母完全放任不干涉,孩子将来长大没有好的前途甚至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宽松疏忽呢?

这里要说的就是另一点:保持距离但距离也不能太远。否则对方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会来找你。课题分离不是疏远他人,而是要揭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如果把别人看成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共同体(伙伴们)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但我们只是共同体中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

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个方面来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

我们不可能改变或者丢弃“我”这个容器,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但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清洁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的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尼布尔的祈祷文

他者信赖

给予他人无条件的信赖,这里是“信赖”而不是"信用",即不考虑抵押之类的无条件的相信。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说“无条件的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不是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

这里是指在把别人当做伙伴的前提之下,对他人给予影响和作出贡献,而不是把别人当做敌人前提下的伪善。

就像旅人需要北极星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而这颗星就是“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3个缺一不可,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把他人当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而因为对他人有贡献才能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以此建立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行为目标,和支撑这种行为的“我有能力”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的心理方面目标。


以上是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收获,书中的部分观点确实刷新了之前的认知、部分观点对其半信半疑、部分观点无法深刻领悟……这些都作为接下来的课题,在经历更多的事情和接受更多的新知之后再来翻看这本书,相信会有不同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