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再造富足的“家庭子宫”

            为孩子再造富足的“家庭子宫”

        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小学生对话让我心头一震,甚是惊讶。惊讶于童年的老练,更惊讶于童心的血迹斑斑。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两位一年级的小朋友不知何故产生矛盾,于是展开语言碰撞。

        “你这臭打扫卫生的孩子......,你怎么......,我不给你玩......”。

        听着这本不该属于孩子们语言的我,除了无奈也就只剩无奈了......

        曾读过张丽钧校长《谁把孩子带进了“精神猪圈”》的文章,作者写到她去超市购物,看到超市角落里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站在“花生角”笸箩前。那花生角,还带着些许新鲜的泥土。只见老太太迅速剥开一个内有两粒花生仁的花生角,一粒送入孙女口中,一粒送入自己口中,然后,坦然地将花生壳重新扔回笸箩。同样镜头,一再重复。看打扮,老太太根本不像穷人,并且她已经挑了小半车货物;但是,这举动,却分明是一个买不起花生的举动啊!然就是这样的“身教”,一步步把孩子带进了“精神猪圈”。

        孩子不仅仅是“生理子宫”的分娩物,更是“家庭子宫”和“社会子宫”的分娩物。

          “生理子宫”孕育“生物基因”,“家庭子宫”孕育“精神基因”。孩子的长相面貌取决于生物遗传基因;孩子的精神面貌,行为气质,道德水平,则与精神母体——社会、家庭有着微妙而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家庭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人文气息浓,孩子则气象清新。家庭精神面貌非常暗淡,丑陋不堪,就像“猪圈”,孩子也容易成为“精神小丑”、“道德小丑”。“生物基因”和“精神基因”共同孕育着“人格基因”。

        家长们平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行为判断,都是“家庭子宫”里的看不见的营养和微量元素,被孩子的大脑皮层记录下来,或者俊美或者恶丑的“精神基因”,为未来的道德以及行为发展,预设出了无形而不可更改的前进方向。家长一言一行也就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了孩子,最终构成了孩子的整体框架,伴随孩子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甚至婚姻也不过是这个整体框架的部分装潢而已。

        有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两岁半到六岁是儿童行为习惯相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长大后也不会改变。

        英国伦敦经济研究所卡斯比教授通过对1000名三岁孩子23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三岁时的言行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的性格。人格形成于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一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早年经历会影响他一生,也就是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三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三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触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这就是“三岁老大”的科学依据。

        让我们再来看看“七岁看老”。四岁前孩子们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20%是在4~7岁间获得,剩余的30%是在7岁到17岁间获得。不仅智力如此,身体的发育和性格的形成,其大部分在7岁前完成。可以说0~7岁是人生的黄金萌芽期,以识字为例,人到7岁的时候,大脑才具备比较成熟的能力。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不是集中储存在大脑的某个地方,而是作为线索散落在大脑的每条干道和小胡同里,也就是大脑上千亿级的神经突触链接网络中。在3~15岁之间,遵循“用进废退”原则的大脑,开始整合它的神经突触链接网络,就像公路体系一样,“常走的路越走越宽,不走的路逐渐荒芜”,留下的就是大脑开辟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链接网络,孩子们的思想模式就存在于这些复杂的神经突触链接网络之中。培根在《习惯轮》中讲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荀子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就是“七岁看老”的科学解释。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教和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育侧重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国人骂人最狠的话就是骂一个人“没素质、没文化”,不信你可以到大街上骂一下试试看。可如何解决这个“没素质,没文化”的问题呢?西方选择是宗教,中国选择是育教,育做人,教做事,而育的功能常常在家庭里完成。比如俗话骂人“有娘生,没娘养”,就是骂一个人没有教养。在此虽委屈冤枉了广大女性朋友们,但却反映出了中国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以来缺失的现实。我们不要忘了还有古语“子不教,父之过”。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我们也知道妈妈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而爸爸的爱决定了妈妈的性格,也就是说是爸爸的爱最终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最近有点“过度消费”的郑爽一事,心理学家都在分析其背后的原生家庭因素,郑爸的缺失,郑妈的抓狂、焦虑,当然在教育郑爽的过程中也夹杂了郑妈自己的私心目的,但郑爽本身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受害者,只是最终由社会还原出了这个家庭曾经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江湖上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教育,就是把你学到的东西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也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让你独立思考。那么教育剩下什么呢?剩下的一是健康的人格,包括独立的人格,对自己和他人,对生活以及自然的爱,面对挑战的勇气;二是胜任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自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有着让无数人羡慕的北影教育的郑爽,在走出北影后给她留下的又是些什么呢?学校教育重在教知识,教技能;家庭教育重在育做人,育人格;社会教育则重在检验这两者的效果,于是巨婴在此被淘汰,软骨重新去补钙。引用余秋雨大师的文化定义,“文化是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因此,可以说郑爽的问题是一个家庭集体失格。

        当我们自认为鼓励孩子主动学习时而说“好好学习,否则长大以后你也到大街上打扫卫生,捡垃圾去......”,孩子们感受到的却是控制与威胁,同时也把“打扫卫生,捡垃圾”卑贱理念种子埋藏于孩子内心。

        当我们面对自认为不争气的孩子而愤怒地指着孩子的鼻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语文考100,数学99,钢琴画画样样通,你咋就不向人家学习学习呢,少让我操点心行不?”,孩子收获的却是挫败感与不可信。可我们想过没有,当我们拿着自己的爱人与别人的老婆或者老公比较时,我们得到的会是怎样的暴风骤雨呢?

        “穷养儿子富养女”,我们真正读懂了其内涵了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男孩子的历练。

        “富养女”不是给他提供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追求的丰富,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从小爱的富足,精神、内在的富有,才能使她成人之后不向外部索取爱,也才有充足爱的能量供她输出给家庭。宝马女马诺曾说过“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也许是她为了成名而雇演员炒作,但留给观众可就不如此简单,30多岁的马诺依旧没有实现在“宝马里哭”的理想。养好一个女孩,幸福一个家庭。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写道: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长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我们自身的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欲望转化而来。一种是抱抱我(爱的需求),一种是看着我(被看见,被关注的需求)。面对浮躁的社会,我们个人无能为力,但我们至少还有能力做一名不焦虑的妈妈,做一名在孩子成长中尽量不缺失的爸爸,用爱陪伴孩子一路成长。也许你会说我自己能力有限,但我们仍可以努力为孩子再造一个优良的“家庭子宫”。时刻内视、反省自己,勇敢地批评自己,痛斥自己,解剖自己,否定自己。我们还可以自学家庭教育课程,参加家庭课程培训,持证上岗,让自己具备当家长的资格,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技能和水平,让原生家庭怪圈从此不再轮回。我们多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每个言行举止,都保持在较高的道德水准、真善美的水准之上。家长自我言行优雅了,“家庭子宫”的精神生态环境改善了,孩子们也才能得到健康的“精神哺育”。而不是做像张丽钧校长文章中那位言行自相矛盾的老太太。

        家庭成了所谓的“精神猪圈”,孩子怎么能拥有健康和阳光性情呢?学校教育的悲哀在于不爱读书的人在教孩子好好读书,家庭教育的悲惨在于“精神猪圈”的家庭去培养内心富足的孩子,教育是一个生命滋养一个生命。请别再给孩子灌输那些所谓“处世哲学”的心灵毒药了,虽不至于至死也必重残。

        国际著名激励演讲家,澳大利亚残疾人约翰.库缇斯,天生重残,生患癌症,从小受尽歧视和折磨,却依然笑对人生,依靠自己的双手成为一名运动健将、职业教育家和赋予灵感的演讲师。他曾在中国电视台上这样问中国的青少年:“每个人都有残疾,我的残疾你们能看到,那你们的残疾呢?”

        是呀,身体残缺不可怕,心灵残疾方可悲!请努力为孩子再造一个优良的“家庭子宫”,孩子才会有无限的幸福可能!


                                                        辛丑牛

                                                            心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孩子再造富足的“家庭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