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无论是新闻,还是书籍,这几年有关原生家庭的话题,热度不减。原生家庭,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一个从让人不忍直视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人,一生注定是不幸的吗?见过太多的人分享,觉得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然而,也有人用自己的力量,告别了原生家庭的伤痛。比如,《周末图书馆》里的男孩道格·斯维塔克。
《周末图书馆》是由曾两次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加里·施密特所写。《周末图书馆》,在2011年被评为亚马逊年度最佳学生读物。
《周末图书馆》讲述的是小男孩道格·斯维塔克的成长故事。道格·斯维塔克有一个凡事用暴力解决的爸爸,只要多说一句,爸爸的拳头就会落在脸上。爸爸把最好的脸色给了同样秉性的朋友,而对待妻子、儿子,不是嘲讽就是责骂。道格的爸爸,不仅暴力,而且喜欢抱怨与指责。唯一能点亮道格心的是母亲,母亲的笑,照亮了他灰暗的世界。道格努力做一个不惹事的学生,这样母亲至少会开心一些。道格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因为战争,不仅身体受损,夜夜噩梦,甚至还受到镇上人的排挤。道格的二哥,看起来和父亲同样浑,惹是生非,被警察怀疑是常态。
令人压抑的家庭环境,因为哥哥的原因,道格一家备受同学、邻居的冷落。还好,道格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遇见对的人,最终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与世界和解,一步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人生。
一口气读完《周末图书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周末图书馆》的文字,读来有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孩子们的阅读书单上,不妨加上一本《周末图书馆》,在同龄人的故事里,体会成长的力量。
惊恐的眼神,是对生命的绝望
奥杜邦的画,在《周末图书馆》是引子,也是贯穿全书的线索。每一幅画,男孩道格看的是鸟,也是自己。不同的鸟画,不同阶段道格的人生走向。是画,也是艺术,给了道格力量,开启改变道格人生的第一道门。
第一幅北极燕鸥的画中,道格看到了鸟的惊恐。这种相似的惊恐,在道格身边看到过几次。
一次是道格一直认为很混蛋的二哥,因为警察上门,怀疑盗窃,爸爸知道消息后,用暴力解决。爸爸落下的拳头,解决的不是事,而是儿子。道格看到二哥的脸上,是惊恐的眼神。藏在眼神里的,除了害怕,还有绝望。
妈妈的笑,是《周末图书馆》中让人最温暖的时刻。妈妈的笑,对道格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当同样惊恐的眼神,出现在妈妈的脸上时,道格内心的震撼,似乎用文字无法表达。收到大哥卢卡斯的来信,妈妈出现了惊恐的眼神。这种惊恐,是对大儿子的担忧,也有害怕。与后面,当妈妈看到大儿子,全然地接受,用爱填满相认的那一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人深深地感动。母爱,点亮的何止是道格的内心,也是大哥卢卡斯让人悲伤的后半生。
道格的体育老师,在《周末图书馆》里,与道格的冲突是最大的。各种不待见道格,去校长那报告,让道格做最重最累的活。说是抽签,实际上是老师的刻意点名,让道格与学校最强壮的人比赛摔跤。为了激怒道格,体育老师甚至鼓动同学叫道格“小奶娃”,这个小奶娃的名字由来,对于道格来说,是一种无法面对的耻辱。
因为12岁生日时,喝醉的父亲,不仅忘记了儿子的生日,当想起来的时候,抓起道格,就直接到所谓的朋友那里,给道格的身上,纹上了“小奶娃”,父亲与朋友嘲笑的声音,深深地刻在了道格的脑海中。洗不掉的纹身,去不了的伤痛,深埋在道格的心中。从此道格不再去游泳,因为不想让人看见纹身。
体育老师在道格眼中,是个实实在在的浑人。然而,当道格翻到体育老师的画,看到面对战争,画中男孩也就是小时候的体育老师,眼中惊恐的眼神。对于老师往常的做法,道格有了理解,也有了谅解,从不叫老师的道格,第一次叫了“教练”。在看到男孩惊恐眼神的那一刻,道格对体育老师,在灵魂上有了共情。
鸟、二哥、妈妈、教练,是《周末图书馆》里描述的为数不多的惊恐眼神。这样的惊恐,让敏感的道格,对他们有了感同身受与怜悯。理解,发生在撞见眼神的那一刻。是惊恐,也是对生命的绝望,然而,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走出惊恐的世界。
每一次哭泣,是坚强外壳的坍塌
不可避免的,家庭环境终究对道格有了一些影响。
道格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与二哥相似的,让人讨厌的说话方式。然而,当道格察觉到自己就是哥哥第二的时候,他愿意尝试换一种方式应答。打架打到身心疲惫,他选择不一样的离校路线。道格努力做出一些改变,哪怕只是小小的说话方式,哪怕只是选择不同的回家方向。
看起来用无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道格,面对自己信任的人面前,最真的情绪也会流露。从不在家人面前流泪的他,当遇见的事,无法承受,在合适的人面前,道格的情感也有了宣泄的出口。
身上“小奶娃”的纹身露出来,被全校耻笑,费里斯先生,追上逃跑的道格,聆听道格的过去,道格哭了,费里斯先生也哭了。
当警察再次找上门,怀疑道格的二哥盗窃,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全世界对他们一家的眼光又恢复到不信任、嫌弃、保持距离。爸爸的老板巴拉德,却让道格将极美的兰花,送给他妈妈,并且对道格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巴拉德老板的善意,让道格痛哭一场。孩子的世界,昏暗的内心,因为巴拉德的理解,重新有了亮光。
道格在一点点地变好,身边人对他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来小镇上,遇见的小莉却进了医院。当小镇上所有人,向道格表达善意,希望小莉好起来的那一幕,道格绷不住,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
《周末图书馆》哭泣的场景,描述地不多,除了道格,还有他的“浑”哥哥,这些哭泣的背后,有对世界的抗议,也有被理解后的感动。看起来平静的文字,传递出的是震撼人心的场景感。哭泣的心,在对的人面前,终究会被治愈。
收集笑容与善意,学会温暖自己
《周末图书馆》中的道格,是敏感的,能看到让人不易察觉的表情。比如惊恐的眼神,比如嘲讽的味道。同样的,对于笑容,道格也能更细腻地感知。
妈妈的笑,哥哥的笑,遇见的每一个人的笑,道格都刻在了脑中。到最后,画鸟的过程中,道格也希望有些不一样,给鸟增加一丝笑意。
这些笑容,给了道格力量,让无力面对周遭世界的道格,重新有了改变的力量。道格的原生家庭,算不上好,甚至有些糟糕。然而,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道格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也让他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就像《她世界》中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有解读别人目光的方法,也有能力以友善的目光看待自己。
糟糕的原生家庭,也能活出发光的人生。当道格觉察到,自己说话的样子,像极了浑哥哥。道格尝试改变说话的口吻。改变的过程,很难。看起来被全世界排斥的时候,道格选择用对抗的方式,与世界为敌。为敌的过程,也是放弃自己的过程。还好,道格总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看到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善意,用那微弱的善意,重新燃起斗志,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原生家庭明明很幸福的人,也有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家人很糟糕。小说《抓落叶》中的男孩就是如此,明明一家人很爱他,在他看来,却是各种冷落与不理解,直到80多岁,才知晓家人的爱,可惜明白得太晚。人生的路,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原生家庭糟糕如道格,收集着人们对自己的善意与笑容,将这些暖心微光,聚成一股力量,推动着自己向上走。《周末图书馆》里,加里·施密特的文字,读来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读着读着,就被道格所处的环境,道格的经历,道格的改变,所触动。翻页的瞬间,才惊觉,湿了眼眶。
如何告别原生家庭的伤痛?道格的成长路径,或许能给人一些启发。生活并非事事如意,成长的过程中,细心收集那些温暖内心的瞬间,将这些细小的温暖,储存在自己的情感账户中,温暖自己,给自己力量。察觉,改变,行动。最终,生活会善待努力上进的我们,就像道格一样,就像校长最终相信了道格,说的那样:
我觉得你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分享阅读,欢迎关注,一起感受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