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

耶鲁大学法学院美籍华裔终身教授虎妈蔡美儿(Amy Lynn Chua),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其教育大获全胜: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长女索非亚(中文名蔡思慧),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成为常春藤盟校哈佛大学的学生。二女儿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成年后改打网球,被裁判评价她“是不付出110%的努力决不罢休的小姑娘”。

美国华裔“虎妈”苛刻的教育方法写成了育儿经《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Tiger Mother),书籍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对中国的70后和80后妈妈们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近年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辅导孩子学习好发展好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家有"熊孩子"的母亲们为了子女的学习,夸张地热议着急上火、血压飙升的体会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人文景观。妈妈们茫然、焦躁、纠结,不知道到底是该用安抚政策好呢,还是坚信古话"棍棒之下出孝子"、"武威之下出才子"呢?

谁家不备着血压计,谁家不备着降压茶?

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00后的孩子处的是怎样一个时代呀:全球网络化、全民信息化、家庭手机电脑化、课堂多媒体化、出行吃喝游购娱无币化(微信支付宝扫码化)。家长们接收的信息,孩子们很可能同步接收,孩子们在课堂学的新知识以及与同学们交流得到的新奇趣却有可能家长无暇顾及而OUT啦。

小学生满嘴网络时尚用语,充满着自信、自恋、自嘲,什么“我也是醉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主要看气质”、“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我很累”、“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等等,颠覆着家长的理念,挑战着字典词典的实用性权威。小小熊孩子,哪来的这么多感叹,哪学的这么多自恋?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和儿子没事闲逛商场,走到一小饰品店,潮男潮女进进出出,听有女孩对男伴议论"这家店的品味不错"。儿子似自言自语又似不经意地对我说:“喜欢一个女人,就要做他喜欢的事情,就要买她喜欢的东西。”听的我惊愕不已。我问儿子“你听谁说的?”儿子淡然地答道“我说的呀!”

不少家长因为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不了解一些说法、不懂一些游戏玩法等,被低年级小学生鄙视:你这就不懂?你太老土了吧? 熊孩子的家长们表示与熊孩子沟通起来很难,心好累。甚至于怀疑是不是在医院生孩子时抱错了!

这种情况下,父母怎么能够获得孩子的葱白(且代替"崇拜"一词)和信任呢?怎么才能说服教育熊孩子呢?

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

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空前劲爆的新气候下,家长面对孩子自由意识爆棚而学习与做事拖沓的状态,到底该怎么办?

是用胡萝卜安抚,还是用大棒子发威?

“胡萝卜加大棒”是被经济学奉为经典的激励方式中之一,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这种管理方式来源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后面用一根棒子。这种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驱驴走的策略被广泛借鉴应用于现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很多领域。

一百多年前,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其任内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美国近百年来没少用这一外交政策充当国际警察迫使世界多地的国家听命于美国,屡试不爽。

很多母亲都知道"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管理办法,也或多或少地用这种办法。有的以物资刺激为主,比如买玩具、看电影、安排旅游等等,以花样翻新的交换条件激励孩子听话,辅以严厉批评、训斥,轻微巴掌等所谓大棒促效。有少数的家长脾气暴躁,动辄怒斥、怒骂等语言暴力威胁或者揍打、体罚等行为暴力加载这些"大棒政策"为主,辅以物质利益的安慰,企图达到"棍棒之下出孝子"、"武威之下出才子"之目的。

事实上,不论哪一种办法,依然有很多家长感觉效果不佳,甚至于导致孩子逆反。有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麻木不仁,而对于大棒政策则发狠"你越这样惩罚我我越不听你的,越做不好。"看着妈妈焦躁抓狂恨不得撞墙的犹豫样,熊孩子还一脸无辜莫名其妙很不理解家长为何这样。

家长群、朋友圈里,"熊孩子"的麻麻们交流经验满满滴苦水,满满滴忧伤。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熊孩子的家长委屈地觉得孩子不理解家长的心思,实际是家长不了解孩子,难以适应孩子,因此就无法引导孩子。

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

既然胡萝卜不行,大棒子也不可以,那到底该咋办?

咋办?就用熊孩子们习惯的网络语“凉拌”!所谓凉拌,就是家长特别是母亲不急不燥不上火,血压也不要飙升,对症下药,"以毒攻毒"。

孩子们在学校、在校区、在任何公共场所都会因为网络流行语而迅速互相认同互相信任。家长可不可以顺势利导地适应孩子的流行趋势而动,增加与孩子们的共同语言,吸引熊孩子与家长交流并在交流中感受家长的万能与时尚,从而提高孩子对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呢?

孔老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们与网络化的信息时代紧密结合的环境中中成长,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得盯着熊孩子的乐好同步俱进。家长除了及时跟进与课本相关联的文化知识恶补外,要注重新知识的认同与接纳,及时武装自己,跟上网络时语步伐,赶超孩子至少与之同步,便于交流沟通,让孩子佩服你。

所谓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与孩子同频共振,沟通顺畅,获得认同感,才能诱敌深入,让孩子听从你的建议、提醒甚至于约束要求。

你与孩子踩不到一个鼓点上不在一个频道上的话,那么,不论你是70后还是80后的妈妈,你在孩子心目中都是一个后即"落后",孩子对你不服气、不佩服。抓不到点子上,陪孩子也是白搭功夫,你教育他什么他就可能不相信,逼急了适得其反。

记得我刚上大学时,老师就讲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结果工作之后发现那么多领导干部张嘴大道理却夹杂着一系列错别字,那么多工程师不服气这个不服气那个却不懂得学位是什么意思、规范怎么解析。我当时就很绝望!

现如今才真是令我深感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流行语大爆炸。家长和孩子同时置身于这样的大爆炸环境,要想有效地指导推动孩子向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家长也只能是拼啦!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熊孩子"的妈妈在与时俱进地与孩子保持网络化信息化同步的基础上,走进孩子的思维直播频道成为"潮妈",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再配合以适度的胡萝卜安慰政策,孩子就会更加信任家长,从而朝着理解家长的“懂事”或“听话”的方向发展。这样,大棒就基本可以赋闲了。

潮妈携胡萝卜,外加后备大棒,兴许是降伏"熊孩子"的有效办法。

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启蒙教育和伴随终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素养与习惯教育,其核心是以孩子的品格与性情为聚焦点,为孩子的成长给予导向,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的父母教育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的父母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强制性或无意的教育影响。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说“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在家里在孩子面前成天抱着手机玩,还嗷嗷叫地喝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熊孩子怎么可能会安心?家长在家里手捧书本看,孩子身处读书环境就比较容易同化,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潮妈,紧跟孩子的潮流,但是不能在孩子面前忘乎所以,忘记主题,不能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却做着另一套的负面误导。紧跟时代的潮妈,把握好与熊孩子的沟通方式,就可以不懂用大棒皆大欢喜。信不信?你试一试!

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萝卜加大棒,缺一不可对熊孩子的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