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跟小松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坐不住,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医院检查过发现孩子也没有多动症啊,那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跟孩子的注意力有关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先来看看两个孩子的表现。
举例1
我2岁半的小侄儿瑞瑞是电视广告的忠实观众。
每天晚上6.30~7.40这段时间,瑞瑞会同爷爷一起看电视,但他对《新闻联播》、文化知识等节目都没有兴趣,他喜欢看的是《新闻联播》后的广告。
恒源祥广告里的“羊羊羊”,一个洗衣机广告里做出的一张怪脸,一个广告里没有牙的老太婆,还有一个香肠广告里的猫咪……都强烈地吸引着瑞瑞。
为什么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会喜欢看电视?还被电视深深地吸引?
举例2
还记得妞妞刚上中班的时候,我发现她好像变得“好动”了:画画的时候,她把彩色铅笔盒开了关,关了开,在画一幅画的过程中要重复几十次。
只见她先打开铅笔盒,然后取出一只黑色的铅笔,立刻“啪嗒”一声关上盒子,画上几笔。接着又打开铅笔盒,把黑色的铅笔放回原处,“啪嗒”一声关上盒子。
我还以为她画完了呢,谁知道她又打开盒子取出红色的铅笔来,再“啪嗒”一声关上盒子,在纸上画几笔。过了一会儿,红色的部分画完了,她又打开盒子,把红色的铅笔放回去,“啪嗒”一声关上盒子,然后重新打开铅笔盒取绿色的铅笔……每画几笔,她都要重复把彩色铅笔盒开来开去。
孩子坐不定、立不定,每件事都只有5分钟的兴趣?
以上举例中,两个孩子的表现恰好反映了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1
那么,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注意力的呢?
事实上,当刚出生的小宝宝把视线转向有光亮的地方时,他们的注意力就开始发展了。
在整个幼儿时期,孩子的注意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有意注意刚刚萌芽;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多是随意注意;注意的范围小,比较容易被活动多变的事物吸引。
瑞瑞热衷于电视广告,正是由于电视广告中好听的声音、活动多变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非常符合瑞瑞这个年龄段(2岁半)幼儿的注意特点,广告中一声好听的“羊羊羊”就可以吸引瑞瑞强烈的关注。
而爷爷观看的《新闻联播》等节目是专为承认设计制作的非常严谨的节目,瑞瑞就不感兴趣了。
妞妞的“奇怪”行为原来是因为这个铅笔盒和她以前用的不一样,这个铅笔盒的盖子里面有两块小磁铁,每关一次盒子都可以感受到盖子的吸附力量,这让她感觉非常新奇。
画画已经完全不能吸引妞妞的注意了,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开关铅笔盒带来的乐趣上。其实,等她对这个铅笔盒渐渐习惯了,就不会再那样不停地开来关去了。
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
3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认识并尊重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专注、持久的注意力。
1. 营造安静、适宜的生活环境
不必把孩子的房间布置得五颜六色,堆满各种玩具、玩偶,这些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就好。
另外,在孩子安静地游戏、看故事书、画画的时候,父母要尽量关闭电视、小声地说话,将具有诱惑力的物品摆放在较远的位置
2.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形成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每天起床、吃饭、散步、游戏、学习的时间安排得较为固定,并和幼儿园的一日常规较一致。
3.控制孩子看电视和打电脑游戏的时间
电视和电脑游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如果孩子沉迷其中,就会大大减少户外游戏和运动的时间。使孩子无心做其他的事情,也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
4.通过游戏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例如让孩子玩一些走迷宫、找不同、拼图的游戏,就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5.多一些鼓励
当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可以使孩子更乐意在这个领域继续努力。
6. 多一些陪伴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这本身就可以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父母和孩子共同游戏的时候,父母言语的指导、专心的示范都可以让孩子更加专心的做事情。
7. 及时关注并调整孩子的身心状态
孩子在生病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因此,给孩子多一些关爱,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并帮助孩子保持愉悦的情绪,是孩子专心致志的基础。
幼儿注意力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扩大。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6岁以下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往往专注于片中的视觉形象,如各种动物主人公的衣着、长相、动作表现等,而不理会他们之间的对白内容。
6岁以后的孩子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而且能同时注意接收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如人物的对白。
研究还表明,4-6岁的幼儿对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而对不重要的部分则往往回忆不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幼儿专注地从事一项活动,其注意也是有选择性的。因此,父母、老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
好的父母师长,不只有爱,还需要我们付出智慧和恒久忍耐。孩子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只要你为此努力,孩子就会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