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一节《认识乘法》课引发的思考

今天再次踏入小宇宙教室,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喊着“陈老师”,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对我而言,一直以来都觉得单元的第一节课很“难”上,因为它承载的内容太重要了,它是新学习之旅的开端,如果一些数学本质上的东西没有理透就去开启,那学生的学习一定是云里雾里的。前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乘法》单元的整体性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算是倾注了比较多的思考,可能是因为它是开启课吧,总之教学思路是改了又改,因不断地学习更新脑海中关于“乘法”的本质认识,因此总会有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在脑海中呈现,可惜因为研课的原因,自己班的这节课是由其他老师上的,自己并没有亲自“试水”。

昨天看了同年级的老师上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心又开始“躁动不安”,好友看出了我的“欲望”,就跟我说:去吧,你去上一节吧,让我们看看。就这样,我满心欢喜地窝在教室里的一角,开始进行我的教学设计,准备第二天的教学。

课前我的思考:乘法究竟是什么,一节乘法认识课结束后,怎样评估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乘法的含义。我们都知道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但是这么抽象的话语学生并不知道,怎样让学生从旧知中产生冲突形成新知,有更新自己知识网络的需求。计数单位、群数、整体与部分、几个几、简化、圈一圈、图文式一体、大问题……这些词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只有理明白了才敢踏进教室。

思考的结果:这节课结束时,学生能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理解乘法其实就是加法的“升级版”、能进行图、文、加法式子、乘法式子之间的灵活转化,知道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图是有特点的,用文字表达是简洁的,用加法算式是繁琐的,用乘法算式是简便的,能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来表示乘法的含义,带着这些思考结果我进入了小宇宙教室。

教了小宇宙教室的孩子们一年,虽然最近没有教他们,但是彼此间的默契还是有的。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学习了“加法”,你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加法就是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边讲还边用两只小手演示部分与部分合并的过程。那乘法是什么?同学们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乘法有乘号、乘法是几个几……对于孩子们的回答不做过多的评价。通过读情境图,提出“每个游乐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引导同学们逐个项目读图分析,从“有几部分(组),每部分(组)有几人”,边圈边数,加上动作演示一共有几人,最后写成加法算式。写完三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后,让同学们观察算式,并说说有什么特点,有的孩子说:这三个算式的加数分别都是相同的,有的孩子概括能力强,就说都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从图→加法算式→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来认识乘法的读、写和作用、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课尾,孩子们总结用加法计算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每一部分都不相同的,一种是每部分都相同的,相同的部分,求一共可以用乘法表示,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表示为几乘几(或交换乘数的位置也是可以的),不禁感慨,学生既然能够用语言表达脑海中知识网络不断丰富的过程。最后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示乘法是什么,看着孩子们边说边比划着双手,我开心的笑了。

亲爱的读者,乘法是什么,如果用动作表示,你会怎么比划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05一节《认识乘法》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