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有暴力倾向?父母应该如何防止孩子欺负别人或被人欺负?

李玫瑾谈家教:

导读:

暴力倾向,就是指不满18岁的少年通过言语和动作对他人的心理造成恐惧感,然后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暴力倾向往往比较集中在未成年、青春期这个阶段。

校园暴力和欺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欺负他人,一种是被人欺负以后报复他人;哪些孩子会欺负他人:

第一,来自一些相对缺少关爱,甚至比较贫寒的一些家庭的孩子。

第二,来自问题家庭的孩子。

第三,来自家庭教育顾存在缺陷的孩子。

有些孩子是因为怕被人欺负,为了安全感,结交不良少年,由此学坏。

经常面临欺负和没有安全感,是一些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一般认为孩子在中学这个阶段学习最重要,其实孩子的安全感,他有没有被人欺负,同样很重要,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有一天孩子出现问题,当你发现时却已经晚了。 

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要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

第一,不要轻易的改变孩子的生长环境。

第二,在孩子学习期间,关注孩子的安全感,比关注孩子的分数还要重要。

第三,父母和老师对那些有弱项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第四,要教孩子学会面对冲突,跟他人发生矛盾或遇到别人威胁时,应该怎么办?

第五,对孩子的保护和关注不要过度。

正文:

大家好,这讲我要讲的问题是有暴力倾向的少年。我所讲的暴力倾向,还不是暴力行为这个层面,但是他也包括行为。

一个案例:一个高中生,他在日记本中有一段描述叫做生命的冬季,生命在冬天什么感觉,通过他写的,看出他应该是一个多愁善感,而且又是极有思想的一个少年。但这个孩子,有一天举起刀砍向了他的同学和老师,最后杀了两个人成为犯罪人。

他为什么犯罪?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孩子学习很好,也很有想法。后来他父亲讲可能是有一次不公平的对待。他有一次和同学发生冲突,结果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他。这个孩子在日记里也有这么两句话:大多数时候强权即公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基本原则,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平等、公理、公正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他为什么会写这段话?这实际上是他的一个感受,也就是犯罪之前,在日常的学校学习生活当中,他曾经感受到一种弱肉强食这样一种现象,而且还感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应该算是个好孩子,却做下了这么一个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个犯罪行为我们也称为一种暴力的行为。这个暴力倾向往往比较集中在未成年、青春期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他为什么会暴力?或者说什么叫暴力倾向?就是指不满18岁的少年通过言语和动作对他人的心理造成恐惧感,然后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这种行为和表现都为暴力倾向。轻则是言语表现,重则就是动作。

就是说,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他要经历一个智力、生理、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在不成熟的情况下,首先是身体不成熟,这涉及到一个力量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智力水平。小孩往往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人到成年,人们彼此的矛盾往往是勾心斗角、不动声色的进行。但在未成年时期,人的一些矛盾往往是以言语、动作攻击来表现。所以对于这种暴力倾向,在少年当中发生的这种高频率,国外有一个词叫做校园暴力,有的时候用另外一个词叫欺负。

校园暴力和欺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欺负他人,一种是被人欺负以后报复他人。有个调查,欺负他人的比例为七分之一,而因为被欺负去报复他人的有五分之一,比例更大一些。暴力问题,在未成年时期是非常常见和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很多少年都会面临要么欺负别人,要么被人欺负。

首先,哪些孩子会欺负他人。第一个是来自一些相对缺少关爱,甚至比较贫寒,这样的一些家庭的孩子。但是我觉得缺少关爱更为重要,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对他们很少过问和关心,在管教方面也比较放松。这种孩子因为管的少,独立性强,带有一点野性的特点。因此他在和同伴或同学交往过程当中,往往比较淘、比较霸,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攻击,尤其像索要钱财。有一次得逞的话,他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能够满足自己的方式,他会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个是来自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往往是指父母关系出了问题。有些家庭的父母天天争吵,尤其是那个父亲打母亲的家庭,也就是暴力性的家庭。孩子在家里耳闻目睹,他不光看到父亲打母亲,甚至他的一点点过错也会遭到父亲的拳打脚踢。因此,他觉得父亲打我,我打不过父亲,但我可以打过比我弱的人。所以他就会以一种社会学习的方式,很快地学会这些行为方法。当他在和同伴、同学相处时,谁在某一点上一旦刺激他、得罪他,他马上就会以一种暴力的手段相向。当他以暴力手段得到好处的时候,他会倾向再次出现这样的行为。

第三个是源自家庭教育的缺陷。就是一些溺爱的家庭,形成了孩子任性霸道的一些特点。护犊子往往就是自己孩子有过错,但是不指出他的过错,还保护他,这是一种纵容,孩子也很容易形成欺负他人的一种心态和行为。

这三种家庭和生活背景出来的少年往往具有主动攻击性。

(案例)我是在乡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那年我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住在学校里。因为家里生活贫寒,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捡一些废品去换钱,但是总有一些同学嘲笑我。看不起我,还时常抢我的东西。

他当时并不想生事,用他自己的话讲,妈妈把我养这么大,我现在高中好好上的话,一定能考上大学。我要考上大学了,就能够怎么怎么样。他有一个比较好的理想。所以这个孩子当时对于别人的欺负,他一开始都是忍,但欺负他的孩子却没有停止欺负,经常找一些茬,要他捡回来的一些东西,这个孩子就不愿意给,然后他们就发生冲突,之后这个欺负他的孩子扬言说,你等着,总有一天我要找你算账。

每天怕极了,于是我找了一个朋友,看看能不能私下和他说说情,哪怕是我节省点生活费给他,让他不要再欺负我。但对方说这点钱谁要,最关键是什么什么,我要让他老实一点这样的话。他说这样的话,我知道说情是没什么用的。可是我真的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但也不想过被他欺负的生活,我就拿这个东西泼他。

果然那天晚上,这个欺负他的孩子带了一帮孩子来到他的宿舍,还有很多围观的,那么两三句话,最后这孩子一回身抽出碗泼出去,当时在场的孩子全是脸上身上被重度烧伤。这个案子当时很大,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伤害别人的孩子,他其实首先是个被欺负的对象。类似这样的现象,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一些住校离家比较远、很难有亲人之助、自身又没有很强的独立对付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发生,而且经常有时候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面临什么,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

刚才这孩子准备硫酸来反击,也有的孩子采取自我毁灭的方式,他也是一种攻击,是被动攻击,他不是攻击对方而是自己,就是自杀。我记得四川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个孩子不堪忍受在学校被人索要钱财,就是有人欺负他,一遍一遍跟他要钱。他编出各种谎言,甚至把自己的饭费都节省下来,把书本费不交,去给这些钱,最后实在不堪忍受而自杀。

刚才我提到还有一类被动攻击型,我把他称为忍无可忍型。好像是在九五年前后,曾经看到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非常好,而且很正义、很侠义。他学习好,长得身材也高大,周围的同学谁遇到麻烦,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每次都出手相助。后来有一次,同学说今天在门口有一群人拦着我们要钱,我们不给不行,说明天还让我们带钱。这个孩子就说明天我跟你们一起走。

第二天,他们一起走,这孩子当时也想他们肯定要遇到,会发生冲突,所以他随身就备着一个水果刀。果然,当他们走到校门口附近的时候,这群人就在那等。于是这个同学说,你们都在旁边站着。他一个人挺身上前,说你们干什么,你们敢怎么怎么样,我就跟你们不客气。这伙人说“嘿”还有人出头,然后就开始打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他是一个人对付多人,于是他打不过的时候,就把这个刀拿出来向他冲过来的人捅过去,导致对方伤害脾脏最后死亡。

当这孩子被抓起来的时候,所有跟他一块来的孩子都去找老师,说他是为了我们,他是为了保护我们才做的这个行为。后来这些孩子的家长包括学校的老师联名上信给公安机关,说他是为了别人。但是我们知道你无论是为了谁,都不能够持刀殴打,这种行为本身就非常容易造成伤害他人生命,这样一个结果。所以这个孩子虽然他已经触犯了法律,但他本身是个好孩子,属于一种被动攻击型。

这个被动攻击型,还有很多。一个就是很多少年开始要结伙,一个人不行,我多找点人。所以有些少年就开始加入一些群体,这是他们在青春期时结伴的一个常见现象。但在这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甚至有些孩子就为了安全感,他不是去寻找这些好的同学结伴,而是去寻找不好的人。比如这个人在这是一霸,你跟他套近乎,就没有人欺负你,你跟他成为好朋友,就没有人欺负你。这也是一些少年开始结交不良少年的一个原因,由此学坏。

我讲这个经常面临欺负和不安全感,是一些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所以了解未成年人或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你才能知道他在成长过程当中会面临哪些问题。

从小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是到了初中的时候,爸爸给我转到一所重点中学之后,一切都变了。我就近上学了,由社区的那所学校换到了一条大街对面的一所重点中学。但是那个重点中学也是以社区为主,而那个社区和大路这边的社区,孩子们之间好像是不同的,是有帮派的。

这个孩子到了那个学校以后,马上就面临着很多被欺负的问题。比如说他下课出去一会儿,东西就丢了,他交上去的作业被人撕下去。这孩子就很生气,甚至有在班里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冲突。

他回来跟父亲讲,我不想在那个学校,我还想回原来的学校。他父亲说,我好不容易托关系给你调到一个好学校去,你就好好在那学习,哪那么多事?他说那个学校不好。怎么不好?他老是欺负人。他父亲说,你不招人,他能拿你怎么样,你不理他,一次不理他,两次不理他,看他能怎么样,关键那儿的老师好。

结果这孩子从那儿之后开始不再跟父亲提要求,也不再诉苦,不说话不吭气了,每天下学回来一副脸搭着,也不说话就进自己的房间。他父亲说你怎么最近也不跟我讲讲你的情况。那孩子说没什么好讲。后来父亲说,没得讲,那你给我写日记,我一周要看一下你的日记。这个孩子日记上就是,星期一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星期二,体育、外语等等。他父亲说,你怎么日记就写成这样。他说我每天就干这了。难道你没有想法?没有。后来父亲开始感觉到孩子跟他格格不入。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就发生了一起事件。这个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片树林处,正赶上一帮人在打群架。这孩子一看,其中有自己院里的人,还有一部分就是他现在学校的那伙人,是两片、两个社区正在那打群架。他马上就跑到自己院的那一方,我需要帮忙吗?然后这边说,你帮我拿着东西,就把一个书包递给了他。她打开书包一看,里头两把菜刀,没吭气站着,一会儿男孩就过来了,不行,打不过他们,动家伙,就开始拿着菜刀。然后这孩子说,就那小子最坏,就是经常欺负他的一个孩子,就指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说,着急就跑了,一会儿就回来了,说我把他们给砍了,他们不行了,跑了。然后这个帮拿书包的孩子说,你现在这样不能回家了,这样,跟我去我姑姑家,于是他就替他买了车票,两个人一块去了姑姑家。

这个案子很快就受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因为打群架伤了很多人。最后这些参与打架的全部被抓,而这个拿刀的,包括包庇他去藏起来的孩子,最后也被判了刑。他父亲后来就讲,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想给孩子换一个好中学,最后导致孩子出现犯罪行为。

这就是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他在这个阶段和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欺负是父母不能理解的。你说你不理别人,你就可以避免这种欺负?不是这样。所以有时候一个孩子的学习环境,这个学校的校风以以及老师可能更重要。

刚才讲的,孩子这种欺负,很多家长面临这种情况也很着急,但是无可奈何。为什么?因为孩子在青春期这个阶段他要独立,他有一种自我意识。因此他在学校遇到麻烦,他是不好意思让成年人介入来给予帮助。也就是说,一个小学生如果在课间发生了冲突,那么会有一个哭的。比如弱方会哭着告诉老师说,他欺负我,他打我。但在初三阶段,哪个孩子在课间休息被人打疼了,会哭着走进教室,跟老师说他欺负我。我想这种情景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自尊意识非常强,他是不会把这事告诉老师,而且有很多孩子也不会告诉家长,因为他觉得让家长知道也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这个特点,家长有时候的本意是孩子这个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其实我的观点,孩子在这个阶段他的安全感,他有没有被人欺负,这个问题同样很重要。所以当孩子在中学这个阶段,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有一天孩子出现问题,你发现时却已经晚了。

前不久我还遇到一个真实的事例,三个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然后叫上第四个,第四个孩子,其实是很好的一个孩子,但是叫他去,他不敢不去,因为那几个都很有势力。于是他就跟着,结果被打的这个孩子父母最后通过法律的手段找回公道,告这个打人的孩子,结果把这个旁观的孩子一块算上,因为他也在现场。他妈妈当时就讲,我们孩子没有参与,为什么把我们也作为一个被告?他妈妈也说,这孩子你干嘛要跟着过去。后来我跟她妈妈讲,你要理解他,他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不敢不跟着过去,我说现在既然作为被告,我说你应该相信法律的公正,法律会给你公道。

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要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我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第一点,不要轻易的改变孩子的生长环境。尤其在中学这个阶段,因为新来的人有时也是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第二点,在孩子学习期间,关注孩子的安全感,比关注孩子的分数还要重要。有的孩子因为不安全,学习成绩下降,而父母还不知道原因在哪,因为他老在想着第二天上学的路上要躲避哪几个人,或者第二天我要带多少钱才能过关。他在想着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并没有发现,所以我们要适当的问孩子,甚至你要有几次远远的跟着。

第三点,父母和老师对那些具有了某种弱项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什么叫弱项?比如说长得很瘦弱,或者不是很聪明,或者有一些外观上的缺陷。前面我讲总在流着鼻涕,穿的也不是很好,甚至脑子不是很快,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因为他们可能容易受到侵犯。除了在学校,还有在上学的路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就是我们要教孩子学会面临冲突,和他人发生矛盾,遇到别人威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这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欺负别人的孩子,我认为这个在家庭教育当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发现你的孩子有攻击性,你就一定要告诉他,这个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且要对他早早的进行制止。此外,遇到那些因为别人欺负他而报复别人的孩子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这种情况,他往往有个忍无可忍的过程,但他不会完全说出,却会流露出一些表现。

我记得有一个事例,一个男孩16岁,早上起来还跟妈妈亲热了半天,结果爸爸妈妈出去了,他居然在家里自杀。爸爸妈妈翻遍了他的书包,只有一个英语本上那么一句话,我要杀死你。到现在不知道这句话是别人写给他的,还是他写给别人。但我认为,根据他自杀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别人对他的威胁。所以要对那些尤其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他有的时候在个人出一些问题时,我们要给予格外的关注。

最后一点,就是这种保护和关注不要过度。也就是孩子终究要长大,他要独立,他要自己面临外面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父母这种保护,我认为暗中的保护比公开的保护更为重要。另外,心理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鼓励孩子要勇敢面对,遇到什么情况,要敢于说出来。比如我有时候跟孩子讲,你最近有什么麻烦,一定要告诉我,不要不说,因为你要知道我肯定比你的智慧要多一些,我肯定能帮助你。那孩子刚开始听了不明白,后来他讲当时遇到一两个事情以后,他发现爸爸妈妈是比我主意多,是比我办法。那么他以后就会真的遇到麻烦就告诉你。但有些父母从来没跟孩子说过这个话,所以孩子也就不会把这一切告诉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暴力倾向?父母应该如何防止孩子欺负别人或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