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字去旅行——读《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对于一个体力有限的人来说,旅行是奢侈的。但对于一个只能从单调的学校经历里拾起刹那芳华的人来说,旅行又变得那样迫切。而今心闲,意识已经在游离当下的路上,于是,该读读曾经心浮气躁时没能读完的《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一群人在纷繁复杂的街头,娴熟地驾车避开路上的行人和路边的摊位,潇洒地追逐着自己的敌人……电影中越来越多的镜头,勾勒出南亚国度的混乱与嘈杂。而在书中,在缅甸的蒲甘,在那佛塔星罗棋布的地方,却是那样静谧。一座古塔就是一个寄托,就是一段美好的念想,暴戾之气随之而散。不期然想到了史铁生的地坛,岁月剥落了它的繁华,史铁生却从它斑驳陆离的光影里悟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从作者的文字间,我觉得缅甸人面对佛塔,大概也是这样的。作者笔下的印度也不是我们印象中那脏乱差的恒河,而是桃花源般的喀拉拉。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柴米油盐的生活,哪怕住个旅馆也住出了家的味道。

      南亚,这本书是用着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字来描写的。清新一如汪曾祺的《受戒》,把欲望都写出了诗意之美。大概乡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向往却也是最回不去的地方。所以,我们出游,去南亚寻找回归的感觉。

      作者说“只有你看见的世界,才是对你有意义的存在”。所以,他去南亚看到了静谧,到希腊看到了闲适。特别羡慕希腊人那慵懒的生活状态,利用早晨时间慢慢梳洗打扮、享受早餐,不紧不慢地工作,该放松时尽情欢乐。同样是古老的国度,中国却截然相反。上下班时的堵车让人不得不缩减打扮和早饭时间,快节奏的工作压得大家喘不过气,甚至失去了娱乐的兴致,联想到今天《人民日报》发的那篇文章,重压毁掉的是健康,我们都需要歇歇,带头休假的领导才是真正的好领导。而这,在希腊是常态,是一种习惯。多希望这也会成为我的状态,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对自己好点?

      但比起战事频繁的以色列,我们又是幸福的。书中那两个开着悍马的女兵,好似那片荒漠中的玫瑰。闾丘露薇写过一本战地笔记《行走中的玫瑰》,写她颠簸流离的战地生涯,行走在死亡边缘的际遇。

      写到日本,陡然像是变了颜色,甚至比写以色列女兵的色调还要暗沉。确实,比起南亚的喧嚣、希腊的浪漫,日本,这个孤勇的岛国,它的颜色比太平洋的海水还要深几个层次。再加上作者弥漫全文的村上所写的小说《1Q84》 ,色调自然会暗。这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暗讽某个真实存在的宗教问题。村上的这部小说应该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有联系,因为气氛都是那样压抑,随处随时都一种让人无法呼吸的控制。或许樱花不符合这种色调,作者改去看了彼岸花,“不对主流趋炎附势,不断对常理提出质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脚去走,不详的彼岸花也好,风景变了地球《1Q84》也罢…”,“目的地,永远不会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新的视角”。

      旅行的意义大抵在此!出发并不都是为了到达,可能只是为了挣脱束缚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着文字去旅行——读《最好的时光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