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息茧房”,全面认识时代

    “信息茧房”文献综述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是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己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信息茧房在现在的表现为网民长时间受固定信息的影响,接收信息的类型基本是网民乐于观看的内容,能够享受信息给予生活的便利快捷,并且符合自身的需求。

在搜索看过的相关文献中,好几篇都提到了“过滤气泡”和“回音室效应”。“过滤气泡”概念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年在其著作《过滤气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中提出。他发现搜索引擎可以随时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掉异质信 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同时也会筑起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 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信息茧房与过滤气泡两者有相似性。“回声室效应”是信息茧房发展的孪生姊妹桑斯坦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回声室效应”与信息茧房相似,因为二者具有同构性,因此可以看作是相近概念。

      在中国,对于“信息茧房”的质疑和批判研究尚少,实证性研究更罕见。多是接受西方的观点。一些主要的研究问题是“信息茧房”的形成原因、其积极作用或者负效应、对于某个平台、app的“信息茧房”的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如何“破茧”等。有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方法、但是大多才用前人的文章作为二手资料引用。并且研究主题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

      “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总的来说有社会人口结构、技术优化更新与受众身份转换三个客观因素以及涉及受众的兴趣选择方面的主观因素。其积极作用可以总结为方便快捷,为受众获取想要的信息提供捷径,为我们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正当前提,增加全社会范围内凝聚社会共识的紧迫感。负效应有视野狭隘化和认知退化、思考能力下降,社会知沟扩大、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引发社会问题等。“破茧”的策略有算法优化、技术控制方法,平台优化,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个人勇敢走出“信息茧房”,行政导向等。

      信息茧房现象与时俱进,在互联网和科技的推动下会有更多的发展方向,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其利弊,结合当下个体、社会出发,把握导致信息茧房的多种因素,并从不同的方面寻求对信息茧房的新认知和突破。通过受众个人、媒介、政府的共同努力降低“信息茧房”的消极作用,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信息茧房”,全面认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