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讲个故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因为忍受不了应试教育,高中辍学后到北京谋生。
既无学历、又无背景的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挣着每月1000元出头的薪水,每3~5个月就换一次工作,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最大的念想,就是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
他的未来,会好吗?
出人意料的是,他之后的发展,是一路逆袭:
经过多个销售工作的锻炼,他借助一份4000多字的求职信,获得了生产和销售各种化工、生物实验室设备的日企的销售工作。
又通过不懈努力,他在日企成为销冠,然后毅然转战互联网加速成长,投身运营工作,成为职业经理人,开启创业历程。
再后来,他写出了运营类书籍业内销量及豆瓣评分最高的影响数百万人的《运营之光》,创办了致力于培养互联网时代核心人才的估值数十亿新职业大学——三节课。
这个人,就是黄有璨,经历多重职业身份,成长速度远超常人,职业经历当属传奇。
他的职业生涯,开局「低得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但是他思考的深度、努力的程度以及成长的速度,又远非常人可比。
他是如何顺利跨行业,取得这样熠熠生辉的蜕变?
他的经历,对于我们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工作,有什么启发意义或者干货的方法论吗?
再具体些,如何在频繁变化的职场环境中快速颠覆自我认知和成长?
在《非线性成长:不确定时代下的职业发展和商业通关策略》中,黄有璨总结了自己15年职业经历,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非线性成长之路的总结和自白
可以说,这本书是黄有璨对自己过去成长经历的毫无保留的总结和自白。
本书既有系统深入的复盘,而且一如既往充满了黄有璨直率真诚和深刻洞见,属于其丰富多彩工作和创业经历的思考的厚积薄发,对于职场人和创业者,具有借鉴意义。
在书中,黄有璨从职业生涯之初开始,回顾一路非线性成长之路的故事:
早期渴望拥有一份靠谱的工作,从草根成长为销冠,实现第一次快速超车,再到互联网下的加速成长和运营职业生涯推进,开始以创业者的身份加速成长,一路坎坷却坚决不放弃自己。
基于经历,他理性探究非线性世界的真相与基本规律,如何重塑职业发展观,分析了如S曲线、第二曲线等成长曲线,解析了职场上实现跃迁的头部效应秘诀。
同时,针对职场定位、发展规划做了全面的梳理,结合丰富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向高手学习思路和打法。
在剖析自己创业经历的过程中,黄有璨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在不同职业阶段,实现长足的心性成长,打破外在的边界和束缚,打开眼界和格局,探寻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同时构筑自己内在的原则,认清自己的局限,找到自己的使命。
最后,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他分享了如何通过系统思考+专业主义、内在坚守和热爱来与不确定的世界共舞,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有序,为自己提供安全感和确定性的能力。
综合来看,中间部分关于职业定位和发展的内容最见功力,分析缜密,观点独到,涉及以下问题:
职业生涯早期如何定位?
工作3-5年面对多个机会如何选择?
如何超越那些早期职业起点远高于你的人?
成为一个顶级专家或优秀商业操盘手的具体路径是怎样的?
如何向顶级高手学习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提升竞争策略制定的能力?
如何预见未来,面对极度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高质量决策?
这些问题,职场人、创业者都躲不开、绕不过,推荐大家深入研读。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概况,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下书中的几点干货内容。
影响职业发展快与慢的两种模式
人们都在工作,而结果却总是千差万别。
有的人工作一年顶十年,能够快速跃迁好几个量级,有的人十几年如一日,稳定地努力坚持却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黄有璨看来,这是因为存在两种职业发展模式:「线性成长模式」与「非线性成长模式」,在不同模式的认知下,结果自然相去万里。
线性成长模式,指一种相信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由单一维度的要素来驱动的,只要在单一维度下持续地努力,随着时间推移就一定能够持续获得成长,且成长速度较为稳定可控的成长模式。
这样单维的线性成长模式,会带来很多单向度的思考和行为模式,比如:
只要加班加点,就一定能工作业绩突出;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获得很多知识;只要坚持锻炼,就一定能瘦身。
真的如此吗?扪心自问,生活或者工作给我们的答案,不一样吧。
与此不同,非线性成长模式,则较为全面客观地看到了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其中潜藏着哪些机会,为成长指出了更为明确可行和有效的方向。
非线性成长模式,指一种相信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由很多不同维度的要素来驱动的,并且个人成长轨迹不太可能呈现为简单的直线上扬的成长模式。
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职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是多元的。
老话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涉及三个方面要素。
而在行业发展加速度,职业分工更细化的今天,职业发展的快与慢,受到定位、技能、规划、生态、时机、策略、团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培养多元思维,深刻认识并践行非线性成长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实现职业跃迁的三条曲线
职业发展的不同曲线,就像是不同的路径。
不同的路,引领人们前往不同的方向,抵达风景迥异的目的地。
这本书聚焦职业成长,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技能成长」、「商业认知和系统思维成长」、「心性成长」。
而这三个方面,又分别对应着三条成长曲线——
如何快速找到立足于世界的生存技能?
如何提升自我的认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如何提升自我的心力去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简单来说,以上三条曲线的逻辑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
首先,我们如何在前几年的职业发展中立足?
无论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明确与否,一些基本通用的职场技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我们自身职业素质的基本功。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借助单点突破或组合运用的方式,让自己成为所在赛道、环境中前20%的头部选手,再通过头部效应的叠加,为自己聚集足够大的向上势能,或者找到相应的成功范式。
而后,接下来的进步方向在哪里?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我们是想成为哪种类型的人?是倾向走顶级专家路线,还是更倾向走商业操盘手路线?专业化向左,操盘手向右。
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深入的认识自我,多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方向明确以后,就是执着前行。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乐趣,也会少不了困苦。
不可忽视的是,独行快,众行远。随着自身的成长,一个人与自己所处的系统相互影响。
个人成长乃至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系统要素的支持,得益于团队作用的发挥,对于心性成长是持续的磨炼。
可以说,一个人能否尽早实现心性成长,决定着非线性成长之路是崎岖难行还是一路坦途。
在非线性成长之路上,一个人如果能够成功越过这三个阶段,必将获得肉眼可见前所未有的成长。
这本书非常值得0–15年职业经历的人学习,尤其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学习,对于大家正在经历的职业困惑,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透亮。
平衡技能和心性,创造更多职业可能
无论何时何地,高手都是内外兼修。
在心性成长曲线部分,还涉及一个要点,值得大家关注,就是技能和心性的平衡。
在这里,黄有璨结合鲁尼和C罗职业生涯的鲜明对比以及其他生动案例,说明了技能和心性平衡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兼顾技能打磨和心性修炼。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维持长久的职业上升期,持续创造超越自己的突出成绩。
读这本书,能够感受到黄有璨的深入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特别是从平凡出身一路逆袭后的真诚。
他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夸大吹嘘,种种经历和心境,从求学到创业,从一个“比较能打、拥有犀利破局能力的特种兵”向一个“优秀的操盘手、管理者甚至企业家”全面晋升和蜕变,在此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踩过的坑,包括创业失败的窘境,全都有温度有态度的娓娓道来,没有枯燥乏味的说理。
我觉得,这是全书最打动人的地方。
正是结合十几年职业经历的回顾和复盘,黄有璨条分缕析出对于非线性成长的深刻认识和指导原则。
从他对一段段职业经历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于学习和成长有些异常执着的黄有璨,也就更加理解作为互联网领域突破界限自由成长的典型,他这一路奋战,背后是多少辛苦和艰难。
另外,黄有璨在书中提到的向管理者角色转变过程中解构过往身份,尤其是打碎写作者和教师这两个身份的艰难抉择,让我深受触动。
同样作为写作者,或者说码字的人,我能够体会到他对作品的那份重视,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标准严要求,对于细节的不断打磨完善。
作为曾经的师范类毕业生,对于他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尤其是对教育意义和商业价值二者平衡的探寻,我感到钦佩。
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诠释好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黄有璨坚持放下过去,转身向操盘手前进,如此选择的不易和魄力,又让人佩服。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非线性成长》这本书的内容介绍和一些感想。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热切的希望,不管当前处在怎样的阶段,面临怎样的问题,我们都能一往无前的奋进,踏上非线性成长之路,去见更大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