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

Robert Lee Frost(罗伯特·李·弗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曾经4次获得普利策奖。

他的诗歌主题集中于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和人情。

在长达一生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探讨了人类生活的主题:一个人与自己,与身边的人,与这个世界,与上帝的关系。

弗兰斯特的诗歌并没有突破传统,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事实上,他继承了传统诗歌,特别是古典田园诗,将新英格兰地区的口语融入诗歌。

他的很多诗行都飘逸着自然的芬芳。诗歌中的意象,隐喻也都浅显易懂,直接来源于乡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蜂鸟歌唱,四季轮回,日夜流转。

但他的诗歌又不是“简单直白”。在平实的语言与简单的形式背后是深刻的思想:自然的喜悦与悲伤,人类的贫瘠与孤单......

但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在劳作中的从容,以及对这种从容的信仰。

他的一生也是这样度过的。

我很喜欢的一首诗就是他写的《未选择的路》。

在这首诗中,诗人告诉我们,在树林中有两条路,他必须做出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决定了他的生活。

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讲述了在金黄色的树林,有两条路,作为旅行者必须做出选择,诗人久久驻立,望着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沉思。

第二节诗人告诉我们,他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走那条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芳草萋萋,更加幽寂。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艰辛与不确定。

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路,但心里又想到另外一条路,也许以后还能选择。但人生之路又哪里能够回头。

第四节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的选择是一个怎样的结局。而是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会轻声叹息:在树林中的岔路口,自己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这一生彻底发生了改变。

这首诗也是作者生活的写照:

1912年38岁的诗人因为对诗歌执着的热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本来可能平静安稳的生活离开家乡来到伦敦,选择了荒凉寂寥的诗歌写作之路。

1913年诗人发表了的第一部诗集《孩子的心愿》,次年又发表了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从而成为最受人喜爱的美国诗人之一。

当初的那个决定,正像这首诗最后一句描述的那样:一切都变得不同。

这首诗有种存在主义的思想:人的每时每刻都由抉择组成。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而我,愿意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s.

附上原诗。尽管很喜欢很努力,但我自知自己的解读不及原诗美感的万分之一~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Lee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