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及电影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导演的,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认真研读原著和电影,其中的不同可以细细品味出来。

原著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导演徐静蕾加入了很多本土化的中国元素,比如老北京的驼队、鸽哨声、糖葫芦、儿童玩沙包、过年吃饺子等等,导演把故事安排在一个四合院里,动乱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容易被本土观众接受,符合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在这一方面,这种改编是非常讨巧的一种“偷懒”的方法。对于原著中女主人公的感情,导演也做了中国化的处理,从而使得女主人公的感情有了中国女性的牺牲奉献、无我的爱情精神,符合东方的传统伦理观念。

    电影也沿用了原著中的一些原有语句,比如“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即使是在坟墓里,只要你喊我,我也会站起来跟你走”影片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将原著中炽热的爱情展现出来,无疑,影片的成功也得利于原著故事的深厚基底。

这启示我们,在文学改编到电影的过程中,尊重观众的接受地位和欣赏习惯以及区域差异,对于影片的改编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于情感表达也十分娴熟,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视听直观语言的成功案例。电影将原著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深厚感情以直观的方式冲击着观众的视听感官,例如电影中,一夜之后,女人在镜子中看到男人在自己的暖手套袖里塞钱。此时的视听冲击是十分强烈的,观众看到这里不禁为女人感到心寒,出门遇见当年的老仆人,老仆人依旧认得她,两相对比之下,男人的薄情更能凸显出来,女人的深情和境况的悲惨也更加深刻。这个段落没有太多台词,大部分依靠镜头来展现故事张力。

在思想境界上,笔者认为电影较之原著更加深刻。加入中国元素的电影使得故事有了历史真实性,较大的时间跨度使之具有了一丝丝个人爱情史诗的宏大味道。东方女性在爱情和家庭中的自我牺牲精神与西方女性爱情中的浓烈亦有所不同,一个像“茶”而另一个像“咖啡”。“茶”更加深沉持久,“咖啡”更加张扬热烈。

在女性意识的展现上,笔者认为原著较为细腻。在电影中,徐静蕾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却依旧站在了男性视角和男性立场上,以此为基础来审视女性,女性作为被观赏者和被玩弄的对象,女性仍旧是一个空洞的能指符号而不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生命个体。在原著中,作者借着文学作品带给观众的想象力,将女主人公深入骨髓的爱恋表达地丝丝入扣,深刻动人。

作为一个电影方面的学习人员,在文学改编电影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启示我们,恰当借鉴原著并对之进行改造和升华是关键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短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