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5个月阅读100本书

       昨天周一,上班抽个时间把周末读的几本书录到表格里,发现到了给100本那一栏标的黄线,没有想象中兴奋,也可能是头一晚又因为看书到很晚,身体很累,实在调动不起没什么情绪。只是一下子到了这根线,好像生活完成了阶段目标,提醒自己该改变一下了。

       昨晚睡得早,今天清醒了很多,看到几个朋友在我说说下的评论,才意识到现在也不过6月初,那我读完100本书也差不多才花了5个月的时间,平均一个月20本,一两天就要看一本,看起来确实很快、有点假,刚才我调出自己的记录表,再次确认真是100本,吁了一口气,开始回忆这五个月100本是怎么实现的,真的总结起来,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难。

       首先要交待下背景,我本人是爱看书这个“消遣”方式的,对,注意是消遣,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什么的比较高尚的目的。还有,我并不完全提倡用读书这个听起来健康的方式打发业余时间,因为我的读书并不完全是正面的:十多年前我高中、大学,很多时间都花在看小说上,这就跟很多同学沉迷网游一样,看起来总不是很积极,尤其大学四年,我沉溺网文,那时候还没有过多分辨,好的坏的都看,并没有很丰富的大学生活,也没有健康的生活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好坏结果参半,好的是看了很多书、速度也练出来了,坏的就是对于大学的记忆基本都是图书馆阅览室和各种电子书设备界面,其他的记忆很少。我对任何的校园、青春文艺作品都没有共鸣,因为没有类似经历,人生可以说很贫乏了,直到现在,要不是有老公和孩子,我真的完全可以凭实力单身一辈子(哦,我老公也可以凭实力单身一辈子)。

       同网游、电视剧一样,看书这个东西是上瘾的,我不爱游戏,连打扑克都兴趣缺缺;也追不了剧,觉得闹心,但我总得有个有瘾头、能给予持续热情的事情吧,那就是看书了,一个人对喜欢的事情,总是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看书这件事在我这里就是件比较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和卖弄的,有的人游戏玩得好、唱歌唱得好、健身身材好,我觉得都很棒,因为这都是需要花费持续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才有结果的。

     哎,废话这么多,总之呢,就是我看书年限比较久,总有一些技巧的啊,下面就总结分享一下:

1、方式

      我经常会说“看书”而不是“读书”,这就是说方式不同。看书就是用眼睛嘛,嘴巴不动呗,读书就是要读出来,很显然看书速度比较快,相对效率比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只是用眼看就可以了,比如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讲美学理论,朱先生是大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尤其这个博古通今是很要命的,这个遣词造句并不完全白话,不是你扫一眼就能理解的,而且引用诗句多,这种情况下,读出来就比较方便理解,也很有趣味。还有英文书和文章,还是念出来比较有感觉,当然可以提前扫一遍内容。尤其是为了学习去消化书,我觉得还是念出来,语感很重要。

       还有,可以听书,虽然效率并不高,但是可以调动听觉,还可以同时做其他事情,下班路上、做运动做家务的时候、睡觉前、眼睛疲劳时候,都可以听。

       至于选择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这简直没啥好纠结的。反正我两个都支持,我很多书都同时有电子版和纸质版,现在买纸质书还会送你电子版,但是就成本来说,肯定还是电子版省钱啊,前段时间我买《知识大迁移》,因为是首次发售,所以是原价购买72.9(今年买的最贵的一本),这个价格,够我好几个读书网站交的年费或包月价格,书的内容并不多,半天可以扫完。当然我并不是说买这书不值,既然买了决不能说不值,只是很多时候没有必要。   要说明的是,看书在我这里是个人爱好,肯定是要在上面花钱的,简单说我十多年花在书上的钱几万是有的,平均下来并不算夸张,还是要强调,我不是为了学习,更多是为了消遣娱乐,这部分的消费跟有的人买化妆品有的人买游戏装备是一个道理。

       我现在会买的纸质书一般就是社科类、带图科普类、套书系列等,当然有时候有网店的优惠活动也会大批量买,不会买的是网文出书版,因为网文大部分就是快餐,网站充点费可以下载来看,没有必要买纸质,但是也有例外,就是有的书番外真的只会在出书版里有,但是有这样价值的书还是少数。

       有的人喜欢纸质书排斥电子书,是因为在电子书找不到那种阅读体验,我觉得阅读体验这个东西是可以培养的,很多阅读app很好用,我一换手机,第一个下载的app就是掌阅ireader,我觉得很好用,适合我。我也有kindle,但我不是很喜欢,觉得鸡肋,但是也没扔掉或转卖,毕竟,里面还有随产品附赠的200多本书啊啊啊。电子书可以随身携带,到底方便些。

      总之啊,看书的方式和媒介是很多的,找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可以了,想怎么滴就怎么滴。

2、选择书

    我大学时候终于有很多时间去看书,那时候看书是不挑的,什么样的都会去看,当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也使得自己有了阅读偏好,也慢慢懂得了怎么去挑选有用的书,以及学会了如何分配在不同类型书上的阅读时间。

    有的时候我是凭感觉选书,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喜好,看小说,这个月想看重生文、同人文,下个月可能想看种田文、科幻文,或者看特定职业的主角文;看社科,这个月可能喜欢经济类,下个月可能爱历史,并不固定。这样的时候,我会搜索,在知乎、百度、微博以及各个读书网站搜索我想看的书的类型,选评价高、排行靠前的书,下载电子版或是买纸质版来看。

      这个搜索很重要,可以节省去挑选的时间,一本书的好口碑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没有特别感觉和偏好、纯粹闹书荒的时候,我也会看推荐书的帖子或者排行榜,然后下载或购买。去书店,我也会直奔最显眼的热销书那一个书架瞅一瞅,要强调一下,热销书并不都是最新出版的书。

      还有,现在不是流行拍网文ip嘛,我会去看原文,比如楚乔传、知否知否、簪中录、魔道祖师什么的,网上宣传的很火,还是那句话好口碑是有群众基础的,那我就找来看,毕竟等电视剧拍出来我也不会看,看原文快一些,你想你追几十集电视剧,看书最多三天就看完了,爽不爽?

       选书也是连锁反应,以前看《与鬼为邻》,就突然对日本感兴趣,就去看《菊与刀》,看日本作家的小说、看日剧,看了某个作者的一个文不错,会下载作者的全集来挨个瞅瞅。我做其他事情也喜欢买书来看,我想养多肉就买养多肉的书,想做菜就买食谱,有时候看到一个新概念也会买相应的书看,现在年纪大了也会看一些增加审美情趣的书,美学、建筑、绘画、哲学史。

       唉,想看的太多了,时间太少了。这么说起来,“想看的书”书单不止100,难怪我并不觉得5个月100本多不容易。

3、 充分利用时间

       前面也说了,我业余时间就是看书,我不爱看电视剧,现在连电影都很少看,所以我业余时间就是读书、看书、听书,每天大概花在书上的时间能有6个小时,平常上班从早到晚没有时间,但是午休可以看一会,下了班回家到睡觉就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孩子不在我身边,有时候这几个小时我全都在看书,当然也不耽误作别的事情。这个状态可能比较分裂,因为都知道我这个人比较健谈,很爱热闹,而看书是个比较静态的状态,我现在总结这并不矛盾,每个人的个性都不是单一的,人是很复杂的物种。

        哦,对了,要说明的是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读书是首先我基本随时都能看到书,我的工作桌上、抽屉里,家里每个房间基本都有书,淘汰的充当电子书功能的旧手机是随身带着的。

       我经常坐高铁火车,风景基本不看,就是看书,我记不得我去安徽路上的风景,但是我记得在车上我看了什么书,高铁座位上的杂志我是一定会翻的,高铁站的书店如果时间不赶我也一定会走进去瞅瞅的;不管多晚睡觉,我睡觉前一定要看书的,唯一坚持的事情。

4、 做记录

      这文章最开始我提到记录表,就是我有做一个记录看的书的表格,表头大概就是下面这样子:


       我爱用电子表格来记录很多东西,工作和生活,分门别类,每年最开始的时候做很多表格,这是我个人习惯,一方面可能是多年理科教育,虽然学的并不好,但是思维方式还有一点的,计划、实施、归纳总结、分析、展望,很多事情都可以按照这个步骤去完成;另一方面,就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记录下来方便记忆,哈哈。

       虽然我看了很多书,但是并没有下笔如有神,还有骨子里的急躁不坚持也很难改,很多东西思路有,脑洞也有,但是并不会都落实到笔下写出来,所以word的记录方式并不适合我,很难坚持,表格就比较简单,一目了然,还能总结对比,也比较容易积累阅读成就感。当然如果我有时候条件允许并且比较有感觉也会写阅读笔记和观后感,纸质书有时候也会写旁批,但是就比例来说还是少,很多灵光乍现的瞬间和比较有感触、有启迪的细节,都被我放掉了,可见我并不是个很好的读者,只注重当时的阅读快感,并不予以反馈,以后会改。

       当然我会看书评,我觉得好看的书自然也希望别人也觉得好看,在豆瓣、知乎、微博和各网站,我经常刷书评,看看有没有共鸣,有时候也会听专家解读,只看看听听不评论,看完书,记录表里简单总结一下,刷刷书评,就算翻篇了,赶紧看下一本。

       我这里所指的记录,更像是流水账,就是记录这书你看过了,记个大概,等你隔一段时间拉下表格扫一下关键词,还能回忆起内容,也很不错不是?

       还有一些记录方式,比如手机备忘录、阅读笔记,读书的话可以录音、上传,时间久了能够积累不少音频,都显示读过的书,听书的话更不用说了,听书的APP自然会记录你听过的书。

      记录的好处,基本就是帮助记忆和积累数量增加阅读的获得感。

]5、 看不下去的时候

       虽然我看过了很多书,但并不是所有书都是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的,应该说极少是,小说总有拖沓惹人厌烦的情节,科普社科文章总有枯燥晦涩的内容,这都让人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我基本天天都有这种感受,但是,最后书我都能看完。

      我的方法是同时看好几本书,同时有丰富的阅读感受,我的电子书列表里正在看的书有7/8本,翻一本看个把小时可能就烦了,也不想被内容带节奏,那关了这本开那本。

      社科书不同于小说,前者是精雕细琢功夫茶,后者大部分是快餐,社科书内容非常好,看了很受用,但是阅读体验并不一定好,那就断断续续看,《人类简史》《深层素食主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等都花了我不短的时间,其实也不错,断掉的时间正好用来消化。

      还有,看不下去的时候就体现出记录表格的实用性了,开始了但没看完的书可以标红,等看完了再变黑,想看还没开始看的书另列一个表,我的表格也是花花绿绿的,我记录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有很多书开始的时间一样,但是结束的时间差别很大。但因为我选择的书还都是比较有内容有文笔的,都有阅读价值(没有阅读价值的直接删除,不要浪费时间),所以最后看看标红的,我都会想办法看完,拖个几年看完也是看完嘛。

     关于阅读,基本也就是总结这些,任何方法和技巧都是有共性和个性的,在我身上合适,在你身上不一定合适,但是就结果来看,我的读书效率还不错,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关于阅读技术的灵感,嗯,就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实现5个月阅读10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