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的读书笔记1

这几天在读何帆老师的《变量》这本书。

何帆老师是经济学者。他每年保持读300本书,而且游历过50多个国家,上至高层,下至百姓。算得上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耕在经济政治领域的高级学者。而且他还在得到app上有自己的读书专栏。

作者预测从2019到2049年将是一个极其值得记录的30年,未来即将发生一系列前所未知的变化和挑战。人类走到了一个类似于工业革命的无依无靠的历史拐点,那就是人工智能革命。如果人类能翻越“人工智能”这座险峰,迎来的将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新世界,否则就是死亡谷。

作者计划将在未来的30年每年出一本,共30本。这第一本就是变量。

有别于历史长河模式的记录方式,他打算用观察一颗树的模式去记录未来30年的变化。通过窥探新枝嫩芽的微小变量的成长去体察中国这颗大树做为母体的生命力。也就是尽可能的通过接触不同的领域和圈子的普通大众,去理解社会全貌和历史端倪,去探寻未来历史的走势,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生在历史进程的每个人都裹挟在这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只是有的人能敏感的感知到,有的人无关痛痒。他希望通过本书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有历史感,以活在当下的心态和使命感去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命运和所处的时代。

的确,处在汽车行业的我也感受到了一路高歌的中国汽车市场从2018年开始增速放缓了。而且几乎所有车企和消费者都对从传统的燃油车开始关注电动车,自动驾驶,互联共享的需求。传统行业如何不会灰飞烟灭,新兴行业如何不会昙花一现,是所有游戏者和企图入场者都焦急和关心的问题。

作者提出三个大趋势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五个小变量是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这也是本书的几大章节主题。等我看到后面再一一分享。

相比中国还在全球化的列车上快速奔跑,有人拼命挤上车;西方国家早已领头驶入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轨道,他们甚至已经有人想下车。我每次去德国,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怎么,总感觉很阴沉没有活力,人们都躺在沙滩上安逸地享受太阳,而中国到处都热气腾腾,活力四射,虽然每个人都急功近利,疲于奔命。

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中国人,总是更大胆甚至鲁莽的拥抱新事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用手机付款的现象在欧洲人眼里是不敢想象的。借着这股劲,作者预测中国很可能会最早实现人工智能化,这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和机遇。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后期,高速经济增长已经结束,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草莽英雄时代已经结束。列车从原来的提速变到了提质,其它原本边缘化的小问题和小趋势在逐渐凸显。文中提出不要小觑小众的力量,小众才是主流!

作者提出在新旧交替之际,只有跨行业合作,新老企业互相借鉴,技术混搭创新才有出路,就如同中美博弈,不是你死我活,人类只有共同携手,并肩战斗才能在人工智能革命中实现共赢。

昨天TED里的演讲者正好呼喊到中国的千禧一代已经崛起,要接管整个世界了,因为我们人多势众;因为我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干劲十足,积极性爆棚;因为我们思想开放,兼容并包,因为我们目光长远,以全局为重,我们的思维模式总是从整体到局部;我们仍然是儒家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个体,等级观念仍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构建。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和而不同。我对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个人而言,想要不被机器人打败,起码我得跑赢我的同类吧。

PS:看了些书评,类似的书籍《世界是平的》也可以收纳到待看书单中拓展看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变量》的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