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放下你的手机

图片发自App

六点半,手机闹钟响,起床。
打开手机音乐,连上蓝牙,开始洗漱,化妆。
七点半,煮一杯咖啡,将面包片从多士炉里取出来,吃早饭。
吃早饭的时候,打开手机,刷刷微博,逛逛头条。

七点五十,出门,将蓝牙耳机和手机连接,听着音乐,挤地铁的时候,信号也许不太好,但也会翻出缓存的视频,下载的电子书,手指头在屏幕上戳戳戳,也就戳过了无聊的路上时间。

八点五十,在单位楼下用手机完成了钉钉打卡,上楼,找到工位,坐下,开电脑。
第一件事情,打开电脑版微信,手机认证登陆。

上班时间,除了在电脑上耕耘,剩下的,就是在手机上驰骋。
打电话谈业务,微信聊工作,午休偷闲,约上三五同事,开黑一把农药或是吃鸡。

晚上回家,有时候甚至不愿打开电脑,吃个饭洗个澡,也就囫囵抱着手机滚进了被窝。
黝黑的房子里,只有那一方几寸的亮光,陪着惺忪的眼睛,熬到了凌晨一两点。

我们的生活里,和手机绝对是最亲密的爱人。

除了睡死,他几乎是和我们形影不离。
有时候,熬着夜刷到入睡,醒来时候,这家伙还被我死死攥在手里。

古人怕什么,怕限制人身自由,怕没有口粮,没有水,怕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现代人怕什么?
你要去问,十人里九人怕是会说,怕没手机。

现代科技发达,全球化带着各个国家飞速奔跑,人都守不住,于是就剩下这钉在手上的小盒子,器官一样,陪我们日升月落,朝朝暮暮。
没了他们,这个世界,大抵也就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

我上高中那会儿,手机还没现在这么多功能,上网也没那么多APP,乔布斯还没在手机界声名鹊起。我作为一个学生,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就只能用来看电视或是看点闲书。
后来,我瞒着父母,偷偷给手机办了个上网的流量包。
我用手机第一次逛了贴吧,下了网络小说,还在百度上,搜寻了很多爱豆的图片,神神秘秘地,存在相册里,换个桌面,都能对着屏幕乐上半天。
后来,上了大学,手机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
阶梯教室里有公共的WI-FI,瞌睡够了,就拿出手机,刷个新闻,和屏幕那头的小情侣亲亲密密地聊上两句。考试时候,藏在袖口里的小纸条,和事先输入到熊猫看书里的答案,就是及格线垂下来的一根鱼线,总能拉我们顺利通关。

我们和手机的故事,多到可以绕地球一周。

现代人依赖手机,其实是依赖信息的传输口。
全球化把人和人拉的那么远,所有的信息,也就只有被塞进信号塔,才能用最快速度传播出去。
口耳相传的土办法,正渐渐被人遗忘。人们甚至已经在网络上逐渐拼凑出了自己的第二人格,那是专门为网络量身定制的,少了这层屏幕这层滤镜,就完全失效,比第二人格还要行踪不定。

没谁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为了限制手机,甚至医学界都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手机病。
而我们的父母,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我们所有的身体状况,和玩儿手机挂上钩。
但却也不得不承认,手机玩儿多了,的确是有害处的。
颈椎病,肩周炎,干眼症,网球肘,键盘手,从脑瓜顶到拿着手机的这双手指头,无一幸免,挨个中招。

我对手机的感情,可谓是复杂非常。
一方面,我非常依赖手机,亲朋联络感情,工作交接沟通,娱乐,学习,样样离不开它。若没有这个四五寸大的钢铁小侠,我恐怕,会比自己缺了鼻子少了眼睛还要心头慌慌。
可另一方面,我又是从心底里鄙视自己这个强烈的手机依赖症。好像长辈们说多了,倒也开始觉得,这不免是个妖物,过度依赖,总要被勾去了魂。
但每次捧起了书,总不忘把手机搁在一边,就好像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分钟没在身边傍着,也好像分别了大半个月一样的焦灼。
可生活里是真的离不开它,一方面我算半个新媒体人,网络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几乎都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一方面,手机可实现的功能,确实是其余终端设备所不能比拟的。
它就像张网络黑卡一样,只要你提要求,几乎没有满足不了的,还不断刷新你的认知,锻造新的世界观。
但这个社会,仿佛就跟手机对着干一样,什么坏事儿都能联系到年轻一代耽于手机身上。
有家长因孩子沉迷王者荣耀学习成绩下降而举报腾讯,有教授学者因为手机造成的人际冷漠而声泪控诉,更有甚者,发起无手机日运动,决心与智能手机分庭对垒。

可这个趋势就在大家的褒贬不一议论纷纷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截指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而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则高达98.3%。
上家公司做网站的时候,我就曾听过一句话,就是任何一家没有APP的公司,最后都会死在这个移动端时代的洪流里。这句话虽然夸大其词,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人对于手机的依赖。
我们总是在说,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刷手机了,以前还能看看书跑跑步,现在一到节假日,就只剩下手机和自己朝夕相伴。
可事实却是,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大部分人依旧是无所事事的。就像上学时候,课上的开小差,那不过就是思维的放空,没什么实际意义。
溜号只是溜号而已,并没有想着怎么拯救世界,也没有想着如何洗心革面。
它只是抗拒听讲的一种形式罢了,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溜号那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愿学习,被懒惰牵制,而放弃了主导自己的思想。
你的止步不前,并不困囿于任何形式,怠惰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毒药,而玩手机只是一种具象的表现。没有手机,你有可能会在网吧打游戏,会在马路上闲逛,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就在床上睡上一天。
所以这个社会对于手机的恨意,大部分都来源于对自身懒惰的厌恶。人是喜欢为自己找借口的生物,习惯于自我麻痹与催眠。我们一边言之凿凿地控诉手机与现代文明,一边不愿拿起书本,不愿走出家门,去来一场荡涤心灵的旅行。
楼下吃个烧烤太麻烦,还不如拿手机叫个外卖。
朋友圈里点个赞,这交情就算是维持了,节假日发个信息问个好,就算是尊师爱长了。
可这世上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无非是你一分敷衍换来十分的疏离。于是你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对着它赌咒发誓,像一个疯魔的囚徒一样絮絮叨叨着它的不是,就好像你是被撒旦诱惑而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本应岁月静好,偏偏颠沛流离。
可与此同时,其他人在用手机做什么呢?
他们下载软件每日背单词打卡,研究最新的海报样式,监测数据,学习穿搭,还有人下载了电子书的材料,在上下班拥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上,见缝插针地充实自己。
你抱怨了整个世界,而世界同样回馈你残酷的抛弃。
可每一分的耕耘,虽踽踽无依,但时日久了,又怎保不会冲破云雾,雨收天晴?

所以,你不思进取,又干手机什么事?
别找借口了,没有手机,你依旧不会上进。
左不过,换一种借口,继续愤世嫉俗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别放下你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