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分钟诊所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关乎诊所的盈利点及发展方向,能否健康平稳地壮大。深刻分析当下寻医问药人群的痛点,明确我们的目标顾客,从而树立产品品牌。
她是什么?
我愿想中的一分钟诊所,是一个小而美的存在。“一分钟”的理念,主打是看诊快,体验佳,效果好。 “小”指的是人员上手容易,目标简明,“美”是对内表现为制度、流程易执行,可复制,对外表现为诊疗服务快捷优越,切实解决顾客问题。
她做什么?
看病麻烦和看病贵是当下老百姓看病的两个长久的痛点,加上当下政策限制公立医院门诊规模,对门诊的用药,包括用药剂型、天数等一再限制,导致看病取药需求越来越难被满足,这对在医院门急诊工作六年的我来说尤为深刻,患者不是不愿出钱,也没有对你的服务产生不满,但因为政策制度的限制,只能让患者扫兴而归。而一分钟诊所能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让老百姓简单快速地看好病,取好药。
她怎么做?
1) 首先要明确,与一楼药店的定位不同,药店重在销售,诊所重在诊疗。诊疗的牌子打响后,对销售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定位偏差,需要通过制度对医生进行诊疗约束,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盲目或过度用药、开检查单等行为,应该坚决杜绝,避免损害品牌形象。当年我在从前网上诊疗工作时有过类似体会:公司设立季度销售超额重奖,但其他指标没有兼顾好,导致医学助手在季末冲刺阶段偏好开大处方,误诊率增高,五星好评率下降明显,还出现了两例三级医疗差错事件,个人和公司都遭受到了损失。公司的初衷是好的,结果却不如人意,
以提高诊疗品质和服务为大前提来选择用药和检查,以解决顾客实际问题为最终目的。长此以往,顾客的粘性增加,回头率增高,并乐于推荐更多的人来一分钟诊所,销售额必定会有长久稳步的增长。
2)在建设一分钟诊所的过程中,领导者、管理者要时刻考虑一个问题:这种操作能否复制?诊所要依附于连锁药店,经营模式一定是要便于复制,且只消耗较少的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人员的培训(服装、礼仪、知识、技能等),制度的建设执行,风险的防控实施,等等,都必须契合诊所实际,且便于推广到其他分店。
3)要做到看病快又好,除了提高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可参照国外一分钟诊所的经验,有所取舍,限定疾病诊疗范围,如:明确可诊疗疾病的类目,急危重症不看,疑难杂症不看,特殊人群(婴儿、老人、孕妇)不看,等等。前期由主诊医生把关,后期看病人数多的情况可安排护士负责分诊,按标准程序走,标准化诊断,快速看病。
4)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建立简单、有效的反馈途径,如建立电子化数据采集,电子病历共享,定期召开员工反馈会,发放顾客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研,重点顾客定期回访等,目的是筛选有效信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及时做出调整,不断寻找盈利点。
二、关注医疗人力资源。一分钟诊所又称零售诊所,由名可知诊所为主,售药为辅,所以对诊疗的主体——导诊、医护人员、医技人员,要提出足够高的要求。医术医德是标配,服务要跟上,更强调团队作战和团体荣誉感,共同打造诊所品牌,而不是传统医疗里的各自为营,只关心自己的指标和任务。
三、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如何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竞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下就一分钟诊所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具体分析:
大型公立医院
优势
A对传统医疗的信任感
B权威、正规
C医保报销
短板
A就医流程复杂,费时费力
B服务水平欠佳
C总费用偏高
社区医院、民营诊所
优势
A就医方便
B部分有医保报销
短板
A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B药物品类受限,疗效欠佳
互联网医疗
优势
A咨询问诊便捷
B性价比高
C医疗资源选择丰富
短板
A有使用门槛(智能手机)
B图文问诊为主,沟通低效
C需要依托线下药店,治疗滞后
传统药店
优势
A网点丰富,购买方便
B药物品类足,满足一般需求
短板
A销售为主,”诊断—开药”分家
B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公立医院的主要优势在于深入人心的就医观念:有病去大医院看,准没错!医保报销加上药品零加成的新政,使得他们在药品单价上的竞争力更强。因此要从他们的短板入手,解决医院门诊部难以满足的需求,引流公立医院日益增长的门诊量,改善公立医院被长期诟病的门诊服务。
公立医院虽在药品单价上占优,但加上检验、检查等费用,总治疗费用不一定低。一分钟诊所可在总费用上进行控制,使顾客明明白白消费,对看病取药的耗时心中有数,如采取实行按病种收费,告知顾客单次看病的平均时间等举措,使得顾客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体验。
互联网医疗优点多,但硬伤也明显: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多数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习惯传统的就医方式;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人群(如中老年人)不友好,再者网上医疗的优势主要在咨询方面,相比之下,一分钟诊所在其服务辐射区域内具有更大优势。
一分钟诊所在几年前就已风靡美国,但照搬国外模式不符合当下国情。以“一分钟诊所”为代表的快捷诊所,在美国扎根并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和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医保制度有关,它创造了一个三赢局面——给患者、雇主和保险公司省下很大一笔钱!但引入国内后,这个优势被大大削弱了。在中国,类似国外一分钟诊所这种低成本的就医服务模式早就存在,那就是各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诊所,乡镇医院。
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针对基层医疗的孱弱态势和大医院的庞大臃肿,我们需要的不是美国经济型的一分钟诊所,而需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与线下门诊进行差异化竞争上。
综上所述,我认为柏和一分钟诊所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同地区的社区医院和民营诊所,因为彼此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目标人群都有较高的相似度,和他们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这类对手的两块短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药物品类受限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进行重点改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如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在患者内心深处逐渐树立诊所医生同样专业、可依赖的形象,对社区民众持续植入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和急危重病相对清晰的认识,形成基层首诊、择近就医的就医习惯,等等。同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避免柏和一分钟诊所变成公立医院的缩小版,或者专科医院,提供能真正赢得顾客或者说患者信任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