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朵玫瑰——《美女与野兽》有感

     黑色与红色可能是最为极端的两种颜色,漆黑的夜里一抹鲜红格外刺眼,却毫无违和之感,两者之间又有着难以名状的共性。可能黑色与红色本来就是美妙的颜色搭配,一朵红玫瑰也给了那座城堡带了了一丝仅存的气息。

       王子是孤独的,因为他不动世故人情。贝儿也是孤独的,因为人情世故不懂她。玻璃罩下的红玫瑰是女巫对王子的诅咒,可我更愿意把那朵红玫瑰当做王子内心的孤独。红玫瑰最后一瓣凋零的那瞬,孤独的野兽王子闭上了眼,而最初有爱有陪伴的王子回来了。因为那朵白色的玫瑰的存在,让贝儿遇到了王子。那朵白玫瑰成了一个机缘,融化了玻璃罩下的红玫瑰,让两个孤独的人相遇,而后彼此成为对方的幸运。可能这就是电影,一切都有剧本,一切意外都来的刚刚好。如果没有那道闪电,如果没有那朵白玫瑰,如果没有贝儿的舍身救父。。。。。。或许只是多了两个各自孤独的灵魂罢了。可毕竟是电影,所有的如果都是必然,所有的必然都会发生。而现实,多少如果最后成了泡沫。

       很喜欢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孤独两字,拆开来看有子孙,有瓜果,有鸡犬,有鱼虫,全然一幅黄昏农家的幸福画卷。其实,孤独无非是“身处闹市而心无归属”而已。王子身边有太多侍卫随从,贝儿整日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们孤独只是因为少了那份归属感。我们每日习惯在尘世行游,也会渴望那朵属于我们的“白玫瑰”,只是人生并非电影,没有那么多“必然的如果”在等我们。老人常说: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抬头仰望,总会发现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距离很远,或许是怕打扰本已存在的宁静,而宁可选择孤独的相望。

       长大后的孤独总会让我们想起童年的欢乐,小时候总爱幻想长大后,那时候并不懂什么是孤独,只是无忧无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贝儿带王子去了“巴黎”,却是自己儿时脑子里想象的巴黎。看到这一幕时,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话:或许,成长是童年的延续。不管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童年的影子始终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有时候会刺激一下我们有些麻木的思维,提醒我们童心还在,尤其深感孤独之时。越长大,越孤独。我们渴望专属于我们的那朵“白玫瑰”来慰藉心中的不安。其实,如若习惯了那份孤独,只是静静地相守也未尝不可。人生没有电影里那么多必然的如果,没有那些预定的意外,可电影里也终究不会有尘世最初的那种情愫,无论爱情多美好,终究是表演,演的在真,也不是真。人生没有电影的华丽曲折,却也是最真的平淡。

       那朵“白玫瑰”很简单很单纯,将两个孤独的灵魂变成了彼此的幸运。

      那朵“白玫瑰”会一直在那,静静地等待它的主人去采摘。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朵玫瑰——《美女与野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