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将深入探讨人对他人的需求,对身体的接触与亲密关系的需求。
依恋理论的发现
上世纪20年代的心理学界,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分天下。精神分析认为成年后的一切问题,源于童年和父母的关系。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从后期强化而来。他们唯一的共识——充满爱的照顾,会宠坏孩子,科学化的教养孩子才能成为更健康的人。哈洛和约翰两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中推翻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对于养育儿童的这一理论,发现幼儿需要母亲的爱和拥抱,这是天生的需求。
哈洛通过观察猴子,设置了一系列实验(有人称为最残酷的实验)发现了‘接触性需求’,年幼的动物想跟母亲有身体接触的需求。
鲍比是一名儿科医生,通过观察儿童发现,对于小孩子来说,生物需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母亲拥抱爱抚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就是‘依恋理论’的诞生。鲍比提出理论框架,哈洛提供了第一个站住脚的实验证明。
三种‘依恋类型’的发现
依恋理论诞生以后,不断有心理学家继续研究,心理学家安斯沃斯通过观察母婴关系,发现了依恋的三种类型:
安全型,大多数儿童都属于安全型,母亲在身边时能够安心玩耍,也会和别人互动,母亲一离开会哭闹不安,母亲回来后,主动扑向母亲 得到安抚后归于平静。
逃避型,这一类孩子爱黏人,喜欢哭闹,妈妈离开后大哭大闹,妈妈回来后,会生气,故意不理妈妈。
冲突型,这一类孩子反应古怪,行为反复,妈妈离开不离开都没有多大反应,麻木状态。
安斯沃斯一开始以为这和母亲的个性和回应孩子的态度有关,后来发现相关性并不高,而对于双胞胎的研究也证明和基因关系也不大,那么怎么会出现三种依恋类型那?作者认为,依恋类型是一种特质,是经过上千次的亲子互动之后逐渐形成,没有那个原因是单独起作用的,基因,母亲的性格,某些时候情绪问题,或者身体原因,或者某种育儿观念,还有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各种原因相结合互动,而孩子在这种互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由幼年延续到成年
孩子的依恋模式也适用于成年的感情关系。母亲(父亲或者主要养育者)对孩子的依恋关系叫做‘施爱系统’,孩子(男孩和女孩都有)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叫依恋系统,这两个系统成年后仍然发生作用,成年后的感情生活会延续这两个系统。除了生产和哺乳之外,性行为也会刺激大脑分泌催产素。正是催产素的产生不断延续幼年时依恋模式。
为何性跟爱有关
大多数动物之间只有‘交配系统’,它们只有性而没有爱,只有人类除外,并且发展出来‘婚姻’关系。
作者认为,这个人类大脑不断扩容进化。人类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大脑不断进化扩大,最终遭遇瓶颈期,适合直立行走的骨盆尺寸固定以后,婴儿大脑过大不利于生产。人类突破瓶颈期,大脑的扩容放到出生以后,出生到二岁之后大脑仍然快速发育,直到二十岁仍然缓慢发育,只有人类幼儿大脑这样发育,而且需要长达十几年的照顾,母亲照顾婴孩无法满足生存需求,需要父亲猎取来满足家庭需要,依恋系统和交配系统联接,产生婚姻关系。
何为‘真爱’
进化理论不认为爱情关系是一种为了养育子女而形成的和谐的伴侣关系,那么维持婚姻关系的真爱到底是什么?
作者认为 爱分为激情和友爱。激情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它就像吸食毒品一样,刺激脑中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一直保持亢奋状态,但是大脑对这种状态会做出调整,让人恢复平衡,大概六个月时间激情就会退却。
友爱和激情相反是一种缓慢增进的感情。人类依恋系统和施爱系统一起发生作用,彼此建立依赖,关心,信任,时间越久,友爱之情越深厚。激情不是真爱,友爱才是真爱。
激情退却之时,也是恋人分手之时,如果在激情变淡,双方都给予时间和机会发展友爱,就能够成就婚姻。当然坚实的婚姻关系还是需要适当加入一些激情 才能更加长久。
他人是地狱,也是天堂
依恋关系不仅适用亲子, 爱情,还适合与友情。
我们人类本来就是一种群体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以及其他和他人紧密联接的感情,都会带给我们幸福感。我们不仅能施,也能受,依恋和感情关系可能会带来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他人是地狱,也是天堂。
读后感:
这一篇是信息量还是挺大的,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缺陷了解了一些,我想说,依恋理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即使它产生在残忍的实验之下。它释放了母子天性,使爱可以正常流动。
依恋理论跟母亲回应方式没有太大关系,跟基因也没有太大关系,没有单一的原因,跟可能出现某些原因都有一些关系,我想作者更多的想表达——真理都是局部的真理,有他的实用之处也有它的局限之处,就像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依恋理论的出现破除它们某些迷信,那么依恋理论也一定会有它某些局限之处。
既然依赖模式是可以更改的,这倒是个好消息,那些逃避型和冲突型依恋的人,下点功夫研究一下怎么才能变得安全感十足,给自己往后的人生增加一些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