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仁心仁术——渡边淳一《仁医》读后

  某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医生、医学博士、38岁的圆乘寺大夫突然放弃了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来到东京平民居住区K诊所上班,这让他周围的人和朋友们百思不得其解。

  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在旁人的眼里是令人羡慕的,福利好,待遇优,有利于提升医术,搞医学研究,成果发表后,可以名利双收。

但圆乘寺大夫却早已厌倦,甚至烦透了那里的人际关系。

医院里的医生都是知识分子,照道理应该有修养,素质高,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里面的人或摆空架子,或谄媚,或互相中伤,互不服气,互相倾轧。他的上级主管教授还想强占他的医研成果,在圆乘寺大夫发表的相关文章上先署上他自己的名字。

圆乘寺大夫的研究成果不错,他的处境就很尴尬,背后会有人盯着他,嫉妒他。

原来有知识不一定有德行,知识分子之间的斗争就跟社会其他各处的斗争一样复杂,甚至更激烈。

圆乘寺大夫是个随性的人,喜欢悠闲地不受他人打扰地看看病,吟吟诗,写写徘句。所以他辞职后没再去其他大医院工作,休息了半年后,去了相对冷清没有是非的K诊所上班,半年后自己开了家诊所,终于过上工作、理想、生活三者和谐的日子。

作者通过写圆承寺大夫仁心仁术地诊冶各种病患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医疗现状的意见。比如医疗制度对有些病症收费的不合理、用医学原理呼吁社会对特殊病患不该有歧视心理,还介绍了一些疑难杂症的冶疗方法。使本书即是小说,又有公益教化作用。

又通过写圆承寺大夫在平民区诊所一带悠闲自由的工作,生活,来表达远离名利争斗,畅享恬淡生活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书中有个小小的细节描写,说圆承寺大夫的着装很随意,常穿一套穿了十几年的旧西装,戴一顶变形的鸭舌帽。在乘电车前往旧式皮包里塞一本英文医书。表明了真正的知识分子无视虚荣物欲,对自己充分自信,对工作认真求索的精神内涵。

在圆承寺大夫身上应该有作者早年的影子,作者也是医学博士,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在医大附属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辞职。到东京旅居,开始小说创作。因为在医院工作过,所以写过很多医疗体栽的小说,曾说过不喜欢医院复杂的人际关系,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喜欢受制于人,喜欢天马行空。不喜欢有限的职业生涯,喜欢无止境的艺术追求。对他来说用笔度人是否比用手术刀救人更有意义。仁心仁术从医学过渡到文学,或许这便是作者弃医从文的初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的仁心仁术——渡边淳一《仁医》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