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到底要“求”什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到底要“求”什么_第1张图片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就是反思别人需要

我们常说遇到事情不顺利,少去怨天尤人,多加反思自己存在问题,道理上不难理解。

比如,平时回家的道路进行改造维修,不能通行,当然要绕道而行,这就是说外面环境不可改变时候,明智办法就去改变自己,目标不变方法变,只要达到既定目标就可以。

事实上,原有道路不通了,有人固执于原有方式不变,不知道反思应对变通,一味抱怨环境。

上面问题用传统文化来说,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行动不理想时候,就要反过来考虑自己身上问题,这里的“诸”是“之于”的意思。

问题在于,反过来“求”自己,到底“求”的是什么呢,也就说究竟要反思自己什么问题,以提升自我水平呢。

举个例子,参加会议,需要发言时候,按照自我需要罗列提纲,洋洋洒洒说了很多,过后反思未必说的合适。为什么?因为说的未必是别人需要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人家爱听的!

当知道发言不是别人想听的,依然去说这些,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意识不到这只是自我表白,不知道是否符合场合,不知道是不是人家想要的。

这才是问题!

对此,智者、哲人、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给出很多教诲,足以发聋振聩。比如“给的再多不如懂我”“满足别人的需要”“如其所是非我所愿”。


反求诸己的认知行为疗法

因此,反思自我,反求诸己,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把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别人为中心,发现并尽量满足别人需要,如此而已。

但是,这个过程不容易,因为不符合我们日常习惯。

具体如何操作呢,答案回到前面那句话语,也就是孟子说的这段话。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翻译过来就是,孟子说:“亲近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反思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沟通管理别人却反馈不够好,反思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尊重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礼貌,反思自己尊重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孟子在这里先说明自己观点,“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就是我们遇到不顺利时候,首先不是着急推卸责任,问题归咎于外界,而是看看我们需要改进什么。

其次提出三类事情应对办法,在与人为善、沟通合作、尊重理解得不到合适回应时,需要反思“仁”“智”“敬”够不够。这一点说出了反思方向,显然还不具有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再次给出行动做法,即“身正而天下归”,提出要身体力行,不能仅仅说,更要去做,实践中体验“反求诸己”的妙处,最终提高自我修养和处事水平。

这可以视为“认知行为疗法”,遇到行有不得,认知教育反求诸己,并列出三类应对方法,并要求坚持行动。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把“仁”“智”“敬”这些反求诸己的部分搞明白,到底什么是仁爱、智谋、尊敬呢?答案就在开始我们给出的:爱其所是,非我所愿。

也就是人际关系白金法则一再告诉我们的,满足对方的需要。

反求诸己要有操作性,就是反思自己言行是否仅仅从自我需要出发,没有满足别人需要。

比如爱人、治人、礼人等这些事情是我们需要的,还是人家真的需要的,即便是大家需要的社会公德规则,问题还在于我们的当下言行是否契合对方心理状态。

一个没有解决温饱困境的人,一个处于负性情绪中的人,你不分青红皂白,非要给人家讲解仁义礼智信,不会有效果也就是自然的事情。


努力去自我中心化

现代社会中,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心理问题更多涉及积极关系和尊重感价值感。

比如开会中我们的发言,不仅仅在于我们能说些什么,抱怨什么,指责什么,忠告什么,更在于说的是否符合别人需要,是否符合环境需要,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

我们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有自己独到见解,这都非常好,用作技术使用或专业工作中没问题,很需要。但是,涉及人际关系互动,涉及别人看法时候,就要抛开专业知识,要先看到别人想要什么,别人能接受的程度是什么,而不是想说就说,要按照效果来说话。

好比我们不小心摔倒了,窘迫还来不及,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时,如果好多“好心人”围观过来,除了异常愤怒,哪里还有感谢之类想法。

好比有人对着幼儿园孩子做理想人生报告,大谈特谈,都会觉得好笑,因为不看对方需要,但是换成我们日常生活与人交流,只有自我中心主义,不顾及人家想法,却屡见不鲜。

为此要牢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求”的就是爱其所是非我所愿,就是觉察并合理满足对方需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到底要“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