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


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在于,人们如何从各处借力,来塑造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推动事情的发展。

《广告狂人》第一季第九集,讲述了主人公的妻子Betty,在中年阶段再次尝试进入职场,重新做一名模特,但最后遭遇失败,又回归家庭主妇的故事。为什么一个多年的家庭主妇会重新燃起做模特的梦想,很简单,这其实是广告公司McCann为了讨好并挖走Draper,所提供的诱饵。而当Draper拒绝了McCann公司的邀请后,Betty的新工作也随之离她而去。

整个的故事线,是把Betty的职业生涯,放到了Draper的职业影响之下。昙花一现的职业尝试,其内在的逻辑仍然是——在职业和家庭环境中,女人都是受支配的一方。虽然这是一个宏大的结构性因素下的产物,但我看到的,则是这个现象被不断强化的微观互动的过程。

在Betty职业生涯受挫时,她又一次回到了家庭中,烧锅做饭,照顾孩子。而这个时候,Draper出现了,他们的谈话是这样的。

B:公司更改了一些计划。但老实说,我不想再去工作了。我不想你回家来,吃冰箱里的残羹冷炙。坦白说,我也不想一个人在曼哈顿工作,太辛苦了。

D:的确是。

B:那我要怎么做呢?像小女生一样拿自己的照片到处找工作,作践自己吗?

D:如果那是你想要的话(我会支持你),给你你想要的,是我的责任。

B:你给了。看看这一切(房子、家庭、孩子、好的生活等等),我都不知道我以前是怎么想的。

D:亲爱的,你清楚我不会介意没人给我准备晚餐或者给我洗衣服的。你有工作了,你是这个屋子里两个孩子的妈妈,你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做得都更好。至少是世界五百强。

B:(笑)

D:我愿意付出一切,来得到像你一样的妈妈——美丽又贤良,就像天使一样充满爱心。

B:你的嘴真甜。

D:(吃)你这尝起来也不像是乱做的啊。

B:很好吃,是吗?(有些骄傲地笑)

这是Betty和Draper在晚餐上的对话。从Draper的角度上来说,他虽然嘴上支持Betty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内心还是不愿意的,从他的行为就能看出来,当McCann给他发来他妻子的照片,他决定拒绝对方的邀请——因为接受McCann公司的邀请,就意味着他和他妻子将会同时在这家公司工作,而这可能会对家庭的运作模式有极大地影响,而且Betty的独立也让他感受到某种失控感。因此,在Betty自己说出自己不想再工作的时候(主动掐灭了选择A),他顺水推舟地,鼓励在家庭主妇这一身份上的成就(点燃了选择B),而无疑的,从Betty的反应上来看,这样的肯定,也是让她满意的。(但她真的满意吗?)

从这一段互动上来看,我想说:重要他人对于我们的自我认同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是否支持自己在某一个领域的建树和发展,往往会决定我们往哪个方向努力。

但同样的,从这一段互动上来说,Betty自己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对于自己的身份评判——我想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在面对Draper的鼓励下,Betty其实是放弃了,或者说压抑了对“我想要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而是在后两个问题上,同时选择了家庭主妇这个答案。所以就像剧中所展现的那样,这种压抑,引发了某些宣泄——Betty拿起猎枪,开始射邻居养的鸽子(这个邻居原先因为Betty家的金毛咬伤了一只鸽子,曾警告她的两个孩子说如果再发生,会用猎枪射狗)。

所以这一集,以Betty的职业生涯为线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我们往往各种力的作用下,做出每一次选择,才成为我们现在的自己。这样的结论似乎又一次把我们引向了社会学的经典议题——人究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还是自由意志的结果?

哈哈,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留给社会学家去回答,我想要知道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在这种情景中,做出最优的选择?我的答案是——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到这个局的全貌,看到这个局中,各种力的相互作用。

这里的难度就有两个,一是如何从自己的角色中跳出来?二是如何获得足够多的,真实的信息?三是如何把这些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决策基础?

第一点,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克服情绪的能力,因为每种角色都包含着经验中的情境,而这些情境,又包含相应的情绪,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往往需要花时间去甄别——甄别它是否是可用作决策的情绪。

第二点,足够多真实的信息,这往往需要和多方去交流印证,也需要从他人类似的案例中去寻找线索。而这些日子的调研,让我意识到一件事,我的习惯是不喜欢相互试探,足够真诚往往能够换回足够的真诚。

第三点,就是需要安静地思考和信息的处理。借用文字、数字、图像去思考,并且将大量的信息,整合成可利用的决策基础。毫无疑问,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沿着思路就写下了这么多字,如果说非要有个主题的话,我想还是用一个问题来总结:

 局中人啊,你要如何破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