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概率偏见的理解

有个著名的概率偏见的例子是这样的:一个有奖的电视节目,奖品是一辆汽车,就藏在现场的三扇门的其中一扇门之后。嘉宾可以任选其中一扇门,比如嘉宾选择了A门,这时主持人将打开另外两扇门中的绝对没有汽车的那一扇门B门或C门(因为主持人事前是知道哪一扇门后没有汽车,至于到底是B还是C,取决于哪扇门后没有汽车。总之主持人在嘉宾选择之后,要打开一扇后面没有汽车的门),这时问题来了——主持人会问嘉宾,嘉宾此时会有一次更换门的机会,现在嘉宾更不更改自原来的选择(原来选择是选了A门)?

按照我们的直觉,每扇门中奖的概率都是1/3,主持人已经排除了另外一扇绝对没有汽车的那扇门(比如是B门绝对没奖),剩下的那扇门(C门)中奖的概率也仍然是1/3,如果现在嘉宾换了门的话,万一换错了咋办?想想,还是坚持自己的直觉算了,这样,真的不中奖的话,自己也不后悔。相信这一定是很多人的想法——相信我们的直觉。

那我们就开始讲真理了——换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即:嘉宾选中A门后,剩余的B门和C门都归主持人所有。此时,单纯从概率上来说,嘉宾中奖的概率是1/3,主持人中奖的概率是多大呢——很显然是2/3嘛。这时嘉宾当然应该把自己的小概率,换成主持人的大概率,对不对?

如果还是迷惑的话,我们再扩大一下理解角度——如果有100扇门,嘉宾选了其中的1扇门,其余的99扇门归主持人所有。这时,各自中奖的概率是多大?毫无疑问应该是嘉宾1%中奖概率,主持人中奖的概率是99%,更何况现在主持人已经把自己可能中奖的98扇门都打开证明没有中奖,只留了最后一扇门。嘉宾原本只有1%的中奖概率,现在有机会跟主持人更换人家99%中奖的概率,你说应不应该更换?答案是:当然应该换。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个答案,说明很多人一开始认为的“坚持不换”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换错了,但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嘉宾用小概率,更换一个大概率,没有毛病。

事实上,根据最后的统计,更换后中奖的结果,是“坚持不换”中奖的结果的2倍。

这个例子,就是最最典型的“概率偏见”。理解了概率偏见,让我们知道,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而这是大数据时代的扎根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对概率偏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