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时代的蜕变带走些什么
作者 | 水木潔
贾平凹在《秦腔》的后序中写到:“我决心以这本书为故乡起一块碑子”,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落笔之处的期望。这是贾平凹为自己的故乡所立的一本传记。但当这本灌注充沛情感的著作跳跃进我的眼里之时,《秦腔》所带有的意义已不单单是作为一本故乡回忆录而存在,沉浸在冗长的叙述中,我从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缅怀,这种情感,所指向的对象是扎根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面朝黄土,背对烈阳的一代人。
《秦腔》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缅怀与忧虑,农村在时代的蜕变中所面临的格格不入的困境,切实影响着老一辈的生活。就像贾平凹自己说的:“难道棣花街上我的亲人,熟人就这么快就要消失吗?”这样的审问,无疑带着时代的印记,透露出农村传统民俗逐渐在高楼林立中失落的思考。
城市化的进程,带走了农村老一辈人的精神寄托,这些丢失的事物,也许是土地,也许是民俗。这是我对《秦腔》主题的理解。而对这个主题的诠释,我认为贾平凹是以一种象征隐喻的叙述方式来讲述的。
首先是书名《秦腔》的象征,秦腔作为陕西一种民间珍贵艺术,它是清风街的主导人物夏天智一生最爱的传统艺术。在这本书的叙述中,秦腔是作为一种逐渐消逝的传统艺术而存在的,与之相对应的是陈星爱弹唱的流行歌曲,在时间的点滴变化之中,秦腔逐渐不再受到年轻人的重视。当然这里的年轻人不是指所有的年轻人,夏天智的儿媳白雪就是热爱秦腔的年轻一代人,但作者只是把白雪作为一个个例来写,正是对白雪喜爱秦腔的描写,引出了书中另一个重要的矛盾:白雪和他的丈夫夏风的对立。夏风一心想把白雪调回省城工作,瞧不起白雪唱秦腔的工作,而白雪却认为夏风不理解她。这背后深刻的矛盾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转变。
即使艺术有人在传承,但是这个传承的过程,将越来越难得到大众的理解与关注。
秦腔的失落象征着农村的衰落,同时也意味着农村传统文化将走向衰败。在这本书中,秦腔的象征意义达到极致之时,是作者用很长的篇幅写夏天智的死亡,写他的丧事,写他出殡的场景。
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夏天智死后,头上枕的是他自己写的《秦腔脸谱集》,出殡时奏响的乐曲是秦腔,最后盖在脸上的也是别人拿都无法拿下的他自己画的脸谱马勺。所有这些与秦腔有关的东西,最后却一起陪着夏天智长眠于厚土之下,夏天智生命的消逝,也意味着老一辈人一生所热爱的民俗文化也伴随着死亡逐渐解体。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衰落,背后折射出七八十年代的老一辈人逐渐脱离新时代的悲剧。
书中第二个象征意象是土地。主人公夏天义一生都以土地为生,但他当作孩子一样怜惜的土地,到了年轻人手中,却不再成为至宝了。清风街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县城省城工作。清风街所剩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致于最后给夏天智抬棺材的年轻劳动力都找不到多少了。
在老一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正在逐渐荒芜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人,所感到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落空,老一辈的农民是在土地上生于斯,死于斯的一代。书中的夏天义在最后就是与七里沟一起埋葬的,这个在五六十年代靠土地树立起自身威望的老人,在农村逐渐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依旧固执地和土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位淳朴的农民一生最后的尊严。土地,象征着老一辈农民精神上的执着。
当我看到清风街的人逐渐老去,步入死亡,而年轻一代的人不愿意再涉足土地,我仿佛能够体会到夏天义在七里沟劳作时,内心深深的悲哀。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人与土地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书中指出的焦虑之一。
在《秦腔》的结尾,夏天义的坟前立着一块白碑,上面没有题字,等着夏风回来为这块碑上题一段话。故事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夏风最后到底回不回来,能不能为夏天义的墓碑上题一段字,已不是贾平凹希望为我们解答的问题了。这样的结尾也极富象征意义,就像沈从文的《边城》中所写到的结局,翠翠一直在等着傩送回来,最后等待的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回来,也许是明天回来,也许是永远不会回来,而这只成为一个希望,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秦腔》的结局亦然,夏风是否会回来成为了一个未知数,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增添了这本书的悲凉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清风街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也许贾平凹写到此处也是迷惘的,他也不清楚在时间的推移中,中国的农村又会有哪些改变,这些老一辈的人又会在巨变的进程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这些也成为一名读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合上书本,当我从清风街的故事中走出来。窗外是温和的阳光,洒落在楼层的间隙之中,我的视野里,没有翻犁过的土地,我从这个世界收听到的音符,由楼下店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组成。
我好像做了一个有关于清风街的梦,梦醒后,仿若醍醐灌顶,我想,我这一代与六七十年代老人的距离感,可能就来自于时代一点一滴的蜕变吧。
_THE END_
注:文章首发于『萌芽论坛』微信公众号
有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