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健康——昂贵的话题
面对现在铺天盖地的健康养生信息,真假难辨,我们常感乏力。甚至,我们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从何时开始陷入步步养生、张口健康的怪圈中。
我们不禁发问:健康、普通的生活竟如此困难?
从何时起,我们的健康脱离了“绿色、纯天然”的口号,逐渐复杂起来?
谁动了我们的健康?等等,问题健康并不是奶酪!
1.1健康话题
2009年可谓是中国“养生健康”话题的原初年。
著名养生节目“养生堂”2009年正式开播。为何在2009年之前,有众多食品、医疗健康问题的存在,却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更没有相关话题产生诸如“健康”的长久影响力呢?
水叔在好奇之余,查阅了“2009年中国大事纪”
以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好巧不巧,2009年是我国新医改推行之年
而在此之前的民生问题一直都陷入了
“曝光—纠察—辟谣—舆论引导”的循环中
但2009年的“开肺验胸”事件则得到了正确的报道和曝光。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来自2018年对于“开胸验肺”的事件后续报道。当下复杂网络覆盖下的生活中,一个话题的「下沉」很容易,而让一个时效很短的话题保持「热度」却不容易。是不是感觉出了什么?
1.2造势是常态/借势是王道
健康本不是什么坏事。然而,总有些令人不快的伴生物。我们的目光凝视着商业旋涡。
而它——也凝视着我们
1.21 健康宣传
就水行业来说,上篇文章中,我们涉及到了“弱碱性水”“代糖饮料”等商业健康误区。媒体行业发起的健康话题,不仅为媒体本身带来效益,更是成为了商业造势的噱头。
想想多年前的健康常识,
有多少人还记得“绿色、纯天然”标识?
而伴随健康话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饮食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众多食品添加剂面临舆论的压力,例如:阿巴斯甜、苏丹红等。
不得不说,健康话题的开启
的确为人们关注生活品质和
饮食安全、健康做足了贡献
1.22 健康舆论
但更多是在商业结构下诞生的捕风捉影&舆论「造势」。任意一条似有若无的民生信息出现在新媒体圈内,即刻就会掀起轩然大波。这些利用人们生活常识盲区达到推广目的的信息更是「借势」而为。
例如最近的:亚铁氰化钾事件
火不火?火。悬不悬?悬
水叔只想说一句话,这个世界秘密有很多
但不是我们随便翻翻手机就能看到的
真假自辨
健康在商业噱头的推波助澜下,已然变成了一个昂贵、奢侈,甚至还有一些盲目和群氓的话题。
为了达到健康,我们可能需要购买各类保健药物,集齐多种本地不常见的水果蔬菜等,才能搭建一个初步的健康舞台。繁杂的信息多了,我们不禁会发问:“健康、普通的生活,真的就这么困难么?”
2.0一餐一饮,健康常态
就水叔说,日常健康,就在一杯水中。一定会有人问我:那些健康养生节目都是在扯淡了?并不,他们说的大都没错,但是巴特曼博士也没有。
问题就在于,水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不能这样说,而是告诉你大量的辅助手段,最后说一句:多喝温开水。这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多喝水并没有问题,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相当敷衍的原因。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有些不可名状的原因使得养生健康话题经久不衰,种类繁多、花样层出不穷。
这其中的利益牵扯,岂能被一杯水解决?
可是,身体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它要的并不多,可能就是一杯水而已,我们只是想太多。
身体获取所需微量元素等营养素,
只有20%来自食品,
而剩下的绝大部分是日常用水供给的。
——(美)巴特曼
显然,食物只是为我们供给了热量。巴特曼博士的治疗经历也在告诉我们:良好的饮水习惯完全可以控制甚至治愈众多慢性疾病。
3.0认知模式的转变
正如巴特曼博士所言:
现在的医务人员不明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
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却治不好人体的衰老性疾病。
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是对健康的正确认知和观念的转变。
那么,为什么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呢?
从古至今,我们“寻医问药”的根性并没有改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也同样贯彻在医院对于病人的就诊引导中。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有机循环体,它有着精妙的自我循环和自我保护机制。而承载这一切的,正是身体内含量高达75%的水分。我们通常会将身体“内容”分为溶质(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和溶剂(水)。早在1989年的蒙特卡洛会议,医学家们就对“炎症、镇痛、免疫调节”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时间第四维”的角度来观察人体,即:将人体认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疾病引入区域化的盲目诊断中。
而在1994年,科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镇统剂、消炎药等药物对于人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伤害,可是当我们致力于研究新的可替代品时,却依然面对着众多疾病,无奈写下“致病因素不详”
3.1新的认知模式
巴特曼博士提出认知模式的新观念,虽然他说出了水在应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从水开始,我们仍然有很多盲区需要排除。
仅以水为例来说,从人类身体的整体来看,人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老。而对于饮水来说,衰老是最大的敌人,我们身体的衰老最初体现在各种应激反应能力的下降上,比如:口渴、疼痛等。这些被年龄影响而惯性忽略的身体需求,成为了衰老疾病的根源。我们的身体渐渐不能向我们提出各种需求,以至于我们无法做出反应和判断。
那么,就此看来,中老年人的确应该更加注重认知模式的培养。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脱水因子的接触,戒掉咖啡、浓茶、酒,建立一套强制饮水的科学补水方案来应对身体机能的需求。
虽然中老年人因为自身身体衰老的原因会忽略饮水,但是年轻人同样也面临着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以饮料代水,尤其是碳酸饮料;专注学习或者游戏忘记喝水。
要知道,巴特曼博士告诉我们:
口渴是身体最后的挣扎
即使口腔是湿润的
身体也会缺水
4.0廉价健康能否做到
并不容易!
说来说去,健康养生的问题都很简单,无非是改变一两个小的生活习惯。但是,就像早起赖床一样。问题虽小,却难改变,物体有惯性,思维和身体也一样。
就拿《水是最好的药》这本书来说。1992年发布于美国,仅美国就再版35次,被翻译成16种语言文字。可见其客观性是受到世界各国、各界认可的。
但就中国而言,我拿到的书籍印刷劣质,翻译、校对非常糟糕,更不用谈什么包装了。这样的书籍究竟能否在这样的消费市场站住脚且不说。
我只知道,如果我不了解它的内容,就一定不会购买。
回想自己曾经在健康上花费的时间、金钱、精神成本,我想,一定会有大把的人吃惊自己的愚蠢和如今的怪圈。
所以,健康能廉价么?完全可以。
但是,健康这个话题,依然昂贵。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