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课堂效率与学习的革命

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课堂效率与学习的革命

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课堂效率与学习的革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未来已来,过去未去”的新旧潮流交叠中,当前课改态势呈现如下混沌状态:改课、改学已成常态,但“窄化课程,教学同化、学习矮化”越发突出;无考纲时代已来,教学以何领航,众说纷纭;从工具与技术层面的PPT辅助教学,到教学模式改变的慕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再到波及教学形态、教育结构改变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内化,智慧课堂已迭代升级,然而课堂形变并未带来课堂灵魂真正的质变;多年课改积淀的文化、密集出台的教育新政正在反哺、助推课改,但现实态抓分与育人关系仍在割裂……预见才能遇见,我大胆预测2020课堂改革将重点聚焦于课堂效率与学习的革命。

一、对2019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反思

1、过于关注课改的形式、载体,淡化或忽视了课改目标的达成。

小组学习、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都是课改形式、课改载体,最终是为了实现课改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不少人把课改形式当成了课改目标。

2、重视学习组织形式、方法的改革,忽视了对学习内容、学科本质把握。

现在不少课堂改革过于强化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方法的改进,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视不够,一节课从教学流程及学习逻辑上看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学科本质、学习能力、思维方法的元素少之又少。课堂既要有温度又要有高度,好玩又要有意义。

3、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忽视了合作学习前提与本质。

若小组学习时学生自说自话,每个人都停留在最初的个人思维、认知上,没有纠误、产生新的思维、认知,合作学习就没有发生;若展示反馈时,学生把已会的或提前准备说出来,生成性的学习就没有发生;若没有产生N+1个观点或新成果、新产品,合作学习就没有意义;若组员话语权不平等,弱势者没有安全感,不敢说出自己不会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就没有建立。

4、课堂偏重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植入,忽视了互联网思维与教育理念嫁接、杂交。

关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教学,更要关注运用互联网思维的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内化,将教育从技术手段信息化转向用信息化的思想重构教育。

慕课时代或反转课堂时代,教师独霸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学习”被设计”。而后慕课时代或后反转课堂时代将要来临,显著标志是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重构,让学生不仅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也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5、格外关注了教师课堂上怎么改变,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素养内化与提升。

许多新的课堂模式,多从教师怎么改视角来挖潜,我认为还应该从学生视角来思考,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素养提升,构建高效课堂学习学,全面提升学习者学习素养。

6、多数课堂合作扔处于浅表性合作低级阶段,远未进化到以深度交流、深度分享为标志的深度合作。

应试性合作、教学性合作、无需求的“被”合作、缺少合作资本、资源、平台的拉朗配的浅表层合作己成为一种“合作痛”,这种缺少高阶思维、深度学习发生的合作学习都走不长、走不远。

7、课堂追求一节节课战术高效,忽视了学科整体、单元的战略高效。

以一节节课为单位的课堂模式改革,追求的是课堂战术、战役高效,而欲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必须进行单元整合,关注学历案设计,这样才能系统思考,统筹学科素养落地,才能实现战略高效。

不要因为走的太快,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二、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关注学习的革命

课堂从遵循赫尔巴特的教师为中心​到响应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一次重大改革,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再到以学习为中心提出,则是课堂改革又一次迭代升级,是一次课堂革命、学习的革命,势必引领课堂改革新聚焦。

1、为什么倡导“课堂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重心转向?

(1)前者多从教师改变视角来撬动课堂改革,关注课堂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改变,改的是教学关系、教学性质,重在教的改革,后者意在从学生学习改变视角来触动课堂改革,重在学习主体自身改变,重在学的改革,重在教学意义改变,重在对学习本质再认识再定位。

(2)前者在课堂上多重视高行为活动设计,关注高行为活动水平,后者重在与之匹配,达到高认知行为水平。前者重在教学技术层面改革,后者重在价值层面改革。

(3)前者多借助外在活动设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个兴趣是外生的、短暂的;后者欲借助学习者对学习价值、学习意义发现,用学习内在魅力,让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乐趣、志趣,从本源上解决学习持续动力问题。同时前者重在破解“想学"问题,后者旨在解决“学会、会学"问题,多关注学科本质、学习能力、认知深度、学科思维模型、知识远迁移、应用与创新,重在知识创造性输出。

(4)前者课堂师生界线分明,后者倡到师亦生,生亦师的互为学习者,是一个共同学习生长共同体。 即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不仅学生是学习者,教师同样也是学习者,即教师要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而学生要成为自己学习的教学者。

(5)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为中心,仍然是以“我”为中心,是对立思维,而以学习为中心,迎合了帕克·帕尔默的独到见解——构建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突出的是解决问题这个中心,围绕问题中心不断转换,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了真实有效互动。

(6)前者重在让学习主动真实发生,后者重在让学习深度发生、持续发生。前者同学之间重互相说、互相教,后者强调互相学,让同学真正一同"学"。

2、这一观点对赢在课改后半场有什么启示?

构建高效课堂学习学,全面提升学习者学习素养。

学习是需要学习的,教学更需要"教"学。学习"学习"指向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寻求学习本身价值及发现学习意义;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工具的学习与使用,把上述内容从原来暗线、碎片化、随意化学习变为明线、系统化、统筹安排的前学习。当前急需学习的学习技能大致有: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问题关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倾听、表达;学会质疑,发表观个性化观点;学会有效阅读、记忆、反思等;实现真实地学`有工具学、深度学。

学习“学习的意义”,学习“学习的技能”,学习“深度地学习”。

倡导全学习理念,构建“教、学、习、记、忆、育”六维全学习改革生态系统,从单一因素局部改革走向多维度多因子协调互动的整体系统改革。

3、以学习为中心深度课改的核心主张如何落地?

(1)从教学设计走向学程设计,从学生学习“被”设计、预设计,走向自设计、生成设计、个性化设计。从关注学科章节知识逻辑走向关注“基本问题一思维方式一具体思维模型"的学习逻辑、问题解决逻辑。

(2)解决差生虚假学习,中等生表层学习,优等生重复学习问题。“借助安全、平等、倾听、对话的课堂让学习真实主动发生,借助构建问题系统、项目学习、主题学习、跨界整合,知识串联、三级追问、深度思考、高阶思维等让学习深度发生;借助乐趣、志趣、生成新问题、后续探究等让学习在课后持续发生。”

(3)把握“知识的目标一一达成一一评价"的阶梯型学习模式与“主题一一探索一一表现”的登山型学习模式所占比重。把握“遇到问题一尝试试错一积累经验一熟能生巧一形成适应"的积累经验型的学习与“遇到问题一分析本质一匹配规律一跨界迁移一选代改进"的深度思考型学习所占比重。

(4)关注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元认知等影响学习因子;植入设计思维、互联网思维、游戏思维、戏剧思维,让学习发生更有魅力。课堂上要给孩子一个学习工具箱:如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学习图、概念图、鱼骨头图、康奈尔笔记、学习导图等学习工具。

(5)重视学习学科思维模式,比如数学的形式化演绎推理、数学建模,科学的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历史的注重证据,论从史出等。让学生看问题、表述问题多一个视角,让学生观察世界、描述世界多一个视域。因此跨学科整合不能仅仅是学科知识拼盘,也不能仅仅是活动、项目主题整合,而最应该关注的是各学科认知方式、思维模型整合,让学生多视角、多维度、多尺度、多元认知、多元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解读。

(6)让学生从单一化理解走向全局性理解,为未来而学;为“事实一一概念一一主题一一原理、规律一一理论"的理解而学;为“环境层、行为/行动层、能力层、价值观层、角色层、愿景层"的认知逻辑升级而学;为"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的思维模型层次升级而学。

三、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关注课堂效率

1、问题提出背景​

课堂指的是什么?课堂≠正课;课堂=正课+早读+晚自习。我们要追求正课、自习甚至课堂延伸的作业、纠错的全时段、全系统的高效。

正课指的是什么?正课≠新授课;正课=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学科新授课课型不同,即使同一学科新授课课型也不同。因此我们要追求正课全天侯、全覆盖的课堂高效。

影响课堂效率因素有哪些?高效≠教的高效;课堂高效=教的高效+学的高效+运用新技术、工具带来高效。我们应追求全要素整合迭加代来的高效。

2、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1)策略一:训练学生课堂上的5G学习素养——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

①高效阅读。实现高效学科阅读,需要开展静心、专注、模块扫描读训练;需要学科板块建模阅读,需要培养学生阅读速度;要重点关注文理学科教材阅读、例题阅读。

高效思考。思考就是让信息建立联系,思考就是建构形成个人理解。六大抓手:借助六顶思考帽对一个问题进行多元思维;借助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或发现、产生个性化创新思维;课堂上要对概念公式例题进行多元视角思考,多元发问、多元追问;尝试表征加猜想全息学习新模式;借助对知识进行六维建构进行深度思考;借助推断之梯完善推断链条。

③高效倾听。没有倾听,表达则无意义;引领学生听的层级提升——听见,听清楚,听明白;听出连接、感悟;从习惯评价性、选择性倾听走向解释性、全身心投入的积极倾听;尝试建立、使用课堂倾听条约。

④高效表达(对话)。引导学生说的层级捉升:有主题说,说明白,说清楚。

⑤高效记忆。五大抓手:关注学生记忆方式差异;借助最新脑科学理论科学记忆;强化“忆”的训练;记忆的最好方式是“回想”而不是反反复复地阅读相同的内容;知道记忆的误区;用好5R笔记法。

(2)策略二: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素养及童子功

①课前预习。培养孩子预习习惯,渗透、教会学生预习方法,若学生能把预习结果用思维导图呈现更好。

②课堂讨论。先独立思考,有自己观点、想法时再讨论;讨论时遵循一人发言(说),其他人倾听;要有理有据说;要总分总说;听了别人发言我对自己答案修订完善了什么,我又有什么新收获,即改变什么?

③记笔记记。边听边记;记不能影响听;听懂不记;书上有的不记;较长句子用关键词或符号去快速记;教师讲的重点要记笔记;学生说的重点也要记笔记;自己认为重要的不懂得也要记笔记;课堂上记粗略笔记,课后再转化为详细笔记。

④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小结,课堂上说出来,课后写出来;提倡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小结;建议从三个角度小结:知识、方法、元认知。

(3)策略三:打造高效课堂“4G辅助系统"

①高效早读。建议早读课实施如下基本流程:教师向学生出示“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分层”早读目标,明确诵读记忆时间;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记忆方式诵读记忆;早读效果检测;注意优等生不陪读,帮助学困生先会读,然后再去背诵、去记忆。

②高效自习。自习课也是课堂的一种主要形态,自习课与其他学科课时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自习课也是落实学习中的“习”的重要载体。自习内容多元化:整理课堂笔记;对原先学过的、刚刚学过的进行反刍、梳理、归类;修补薄弱环节、学科;做作业;查阅资料,追本求源,以达到融会贯通;预习即将学习的下一单元;当然也可读书、写日记等。开辟自由支配自习、合作讨论自习空间;倡导独立钻研、合作讨论、教师帮扶的分区上自习;鼓励特优生独立钻研或联合攻关,引导中等生去教学困生,前者习,后者学。

③高效纠错。如何让学生不犯重复性错误,就要借助高效纠错系统,比如理科作业试卷错题就可采取如下六步纠错法:找出错题的原因;保留错题,规范订正;做一至两道同一类型的习题进行巩固;梳理、归纳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对本题进行改变、创编训练;把有代表性错题整理到纠错本上,复习强化。

④高效作业。让学生养成“复习一一规范做答一一检查一一限时”科学流程做作业习惯;探索作业形式创新。比如,高年级互留、互批作业;创设“品题”作业;政治、历史留翻转迁移作业等。

重新构建教、学、习、记、忆、育新生态,实施高效课堂升级版,让深度学习、共同体学习成为常态;关注学情备课及备课新思维;训练学生课堂上的5G学习素养——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培养学生课堂学习4大童子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记笔记、课堂小结;构建高效课堂的4G辅助系统——高效早读、高效晚自习、高效纠错、高效作业;重视学习、思维工具熟练使用,借助大数据进行学情判断个性化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时段、全天候、新技术、新工具背景下的课堂真正的高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课堂改革新聚焦——课堂效率与学习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