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

杨净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虽然说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北大是最大赢家。

但在获奖人榜单上,也有不同的身影:

他非北大出身,也并非奥赛圈熟客,但首次参赛就拿了金奖

今年22岁,还是金奖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那个。

有的题我不知道怎么做,还能在那瞎试,有时候就试出来了。

他叫陶中恺,本科就读于西安交大。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1张图片

在此期间,他创造了「16门100分、24门98分、30门以上95分」的神绩。

大一至大三均分成绩达到96.94分。

在伯克利交换时,三门研究生课两门得到A+;其中,代数几何课程老师此前从未给学生打出A+的评分。

因此学校里一直流传着“陶神”的称号。

巧合的是,陶中恺在和量子位的交谈中提到:

我见过真·陶神 (陶哲轩),很想成为他那样多领域涉猎的人。

至于自己的这个称号,他却笑着说:

那是当时流行的称谓,班上有好多个“神”。

现在,陶中恺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专业方向是数学分析。

对于之后的规划,他坦言:倒没有特别的目标,只是想回国发展。

“瞎试”做出来题目

回顾整个参赛历程,陶中恺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试一试

他早就听说这个比赛,也曾听说去年二刷金牌的学长张钺,但一直没想过要来。

但在母亲的撺掇下,就拉上一个同学来报名试试

预赛时,由于整个赛题很多偏分析的题目,刚好契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因此“过的话也不是特别难”。

而到决赛阶段,陶中恺选择了分析和代数两个赛道。

简单介绍下游戏规则。

决赛共有五组赛道,要比前两届多一组,分别是几何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应用与计算数学、组合与概率。

选手需从中分别选择一个主赛道和副赛道。主赛道选手需完成全部5道题,副赛道最多提交2 道题目的解答。选手需要在16个小时的窗口内,连续8小时作答。

代数与数论这一赛道,恰好有两道题不是特别难,正好可以做出来。

至于主赛道,陶中恺表示:也不是都会,靠瞎尝试。

有些题大概能猜出来背景,但没专门去学过。

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就在那瞎尝试了一下,也不知道自己尝试的对不对。

比如最后一道题。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2张图片

就跟Kakeya猜想有关,但由于平时没有仔细研读,就靠感觉随便写了一点。

事实上,这种做题风格跟之前在西安交大经历——

两年少年班预科以及四年数学试验班的本科不无关系。

当时,就经常会有同学来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或者自己遇上些跟所学毫无关系的数学题,这时候陶中恺脑子里就会生出某种特别的执念

尝试各种方法,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正因这种不经意的日常练习,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数学带给他的“光彩”。

除了前面所述的那些成绩之外,他在数学竞赛上也屡创佳绩。

据西安交大官微报道,陶中恺共获国家(际)竞赛奖项7项,省级竞赛奖项3项,市(校)级竞赛奖项2项。

2018年,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专业组)上,他从11万参赛者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四。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3张图片

同年,在第九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中斩获铜奖,追平西安交大历史上最好成绩。

至于此次荣获金奖,陶中恺并没有意料到:

没想过会得这么好的奖,混个优胜奖就挺好了。

获奖之后很开心,以至于第二天,陶中恺就去书店买了两本数学经典著作庆祝了一下。

分别是Kashiwara、Schapira合著的《Sheaves on manifolds》和Griffiths、Harris合著的《Principles of Algebraic Geometry》。

美国买书很贵,有了钱可以好好去买几本书放在书架上,看着比较好。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4张图片

嗯,这就是大佬的庆祝方式吧。

见到另一位“陶神”

做数学题、阅读著作、参加竞赛……正因为热爱的自驱力,才让他持续在数学里深耕。

而前往UC伯克利读博,更是他数学生涯里的进阶。

今年9月份,上了一年网课的陶中恺在UC伯克利落脚,开启他的博二生活。

奔赴大洋彼岸求学,陶中恺并没有给自己立下什么Flag,“多学点知识、和更多人交流”是他的初心。

UC伯克利的数学系很大,做什么方向的都有,自己兴趣又广泛,可以跟不同老师学点东西。

甚至于在这里,陶中恺还在机缘巧合下见到了“真·陶神”——陶哲轩,刚好也是他崇拜的学者之一。

他懂很多不同的方向,什么方向都可以做一做。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5张图片

谈到崇拜的学者时,陶中恺就变得兴奋起来。

从19世纪的亨利·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到2014年菲尔兹奖得主曼朱尔·巴伽瓦 (Manjul Bhargava),各种研究方向的数学“大神”都是如数家珍。

其中曼朱尔·巴伽瓦 (Manjul Bhargava)给他的感触很大,陶中恺感慨说:

这种学者他的成果别人很少有人能做,但是他又能讲得让大家都理解,就非常厉害。

在他看来,这就是学者的最高境界

目前,陶中恺主攻的研究方向为数学分析,但同时对代数几何和数论也很感兴趣。

谈到数学,陶中恺觉得自己好像有“强迫症”。

比如我就觉得某个理论很好,我应该要把它学会,同时这个理论应该更完美,我想要把它变好一点。

他的终极理想是像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那样,能够实现数学各个领域都统一起来的理想。

不过,现实终归是骨感的。

实际研究中,他感受到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壁垒还是很大滴~

大家都不了解彼此在做什么,“这样就不太好”。

因此这个宏大的理想,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实现。

“学数学还是要自信”

对于这么多年学习数学的心得,他提到最多的是要自信

这次在阿里数学竞赛中夺得金奖,于他而言就是一次很好的鼓励。

他坦言,平时在科研、学习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次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会让他之后遇到难题时更有信心,能解决的概率也会更大。

当然,这也跟他过去的经验有关。

陶中恺回忆,在报考西交少年班时,初试和复试时出现了同一道题目,但他在复试时才解这道题目。

他认为,这是因为初试告捷后他自信心更足,所以才战胜了这个困难。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6张图片
陶中恺在MSRI门口与陈省身先生合影

实际上,陶中恺与数学的渊源,是初三的一次“偶然试探”。

父母都是数学老师的他,从小数学就不错,但并不是最突出的那种。

初三时,一直都很喜欢看书的他,翻开了父亲的数学书。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能看懂一点微积分、数论,“感觉挺厉害的,也很开心”,所以就萌生了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想法。

甚至在他本科选择数学专业不被父母支持时,都从未动摇过。

父母觉得学习数学太过辛苦,更希望他学金融、工科这些热门专业。

但陶中恺却很坚持:我不喜欢做实验,我就是想学数学

后来父母也尊重了他的选择。

由此,陶中恺正式踏上了对数学的探索之路。

这些年,他从自己的学习历程里也有了和此前不一样的体会:

以前,我觉得学数学不需要天赋,现在想想多少还是要有一点。

但他始终认为,兴趣才是坚持学数学最重要的品质。

One More Thing

数学之外,陶中恺以前也喜欢下围棋,他评价自己很有好胜心,总是想下赢别人。

忙完最近的考试,他还打算在UC伯克利选修一些艺术方向的课程。

聊到未来时,陶中恺表示自己目前对科研很感兴趣,但是未来的事情也不太能说得准,毕竟兴趣这事儿可能说变就变。

他还说,自己对于国外的生活不是非常适应,更加喜欢国内的氛围,因此想在读完博士后回国发展。

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_第7张图片
图源西安交大新闻网

至于当初为什么想要报考少年班?

“陶神”给出的回答着实让我们有些意想不到——

因为,这样就不 用 读 高 中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里数学竞赛最年轻金奖得主:15岁读少年班,21岁UC伯克利读博,想毕业就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