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悲催的人生

别过悲催的人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事:

      一对双胞胎,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了报社。7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百万年薪,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头再来。

      这是因为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有多大差异,也不是分别跟随的领导的能力或者个人操守有问题。核心问题是这连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这就是点线面体

        其实我们都知道,努力工作的工资收益,远远不如2013年以前买了腾讯的股票,或者2010年前买了北上广的房子。

      为什么呢,因为再怎么努力工作,自己还是一个点。一个月或一年的工资,只是一个点的努力和成果。但是腾讯的股票与北上广的房子收益,是因为这个店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这是一个线性周期的结果。

别过悲催的人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富人与穷人的区别

      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如果要成为中产阶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1000万;那么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当选择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还要让更多的人把他们的时间和资源一起投入进来,也就是说你要为更多的人负责。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感悟

    今天去重庆盘溪市场进货,发现2016年熙熙攘攘的批发市场,今天异常冷清,之前我们进货数量,店家常常嗤之以鼻;今天都看到满面桃花。这就结合点线面体的观点,思考今天零售业的发展:同质化、天猫、京东开始线下竞争、各种微商等等对零售业的业态冲击很大。

    那如果说做一个店,是一个点,位置好、产品好、服务好,线下店的体验感和即得性,其他方式的冲击还不大,盈利依然是可以的;但是从零售业的多样化来看,就靠一个点,这个点附着的线和面都在下沉。

      怎么转型,怎么在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产品才是顾客需要的,什么样的体验场所才是顾客习惯的,什么样的交付方式才是顾客持续接受的,都是需要思考。如何让互联网思维跟实体店结合,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过程。如我们的供应链公司,线下体验店是点,礼品行业是线,而全国加盟经营是面,怎么把这个商业思维落地,是我们要走的路!

别过悲催的人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过悲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