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最后一天,与郑云端一见面,我就非常关心地问起他在朋友圈的卖房经历,「结局」如何?
他回答说,最终,赶在门店体验1个月的倒数第二天,自己卖了一套新街口的房子。
郑云端是谁?
有几个身份:链家集团的CHO,前万科集团顾问,前华夏幸福副总裁,前360高级副总裁,以及,一勺言的铁杆粉丝。
去年11月5日至12月5日,郑云端下沉到北京的链家门店接受「卖房教育」。以链家菜鸟经纪人A0级别,他蹲点在北京朝阳区大望路的金港国际二店,每天早八点至晚九点工作,每周二可以轮休一天,为期整整1月。
在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竞争力时,我一直有个「黄金标准」:不把业务老大当老大,敢于让老大脱岗数月,把他空投到不熟悉的水域,连个救生圈也不给,看看他是否能够活得下来。
我据此判断,这样的公司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能力。
在郑云端之前,链家最年轻的CEO彭永东(Stanley),链家CTO闫觅、技术副总裁鸟哥、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博士也曾经下沉到门店卖房。
2018年,下一个将接受 「交易测试」的链家高管是CFO徐涛,他曾经是滴滴的前CFO。
作为人资老大,郑需要熟悉他最重要的服务对象:经纪人➕工程师。而卖房测试是链家能够想出的最土、也最有效的一个非强制办法。
「凯旋」的郑云端果真收获巨大。他给我讲了三个接地气的发现:
1,我认识的人都很忙,75%的财富都在房子上,有人甚至120%,但是,虽然这些人对自己的专业很了解,但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财富来源房子本身,了解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
2,房子财富效应明显,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巨大,收益与风险高度共存;
3,一个客户往往对经纪人又怀疑,又依赖。
这三个发现,说的就是你,以及你周边的每一个人。相应地,它也测试出,我们真的需要经纪人。
但是,郑云端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结论。他说,通过这一单,我开始了解这个行业,开始了解15万经纪人的工作。
现在,他需要带领1700位人力资源同事,服务好全国超15万经纪人,这注定是一份对方法论需求甚高的工作。
那天,郑云端与一勺言君头一次见面,相谈甚欢,戏言「网友见面」。
见面前一天,链家获得「2017年拉勾网年度领先雇主奖」。
二
在目前我们所熟悉的「网红」级公司中,大概有三家公司的人才结构比较相似:京东,顺丰与链家。
这三家公司中,两家已上市,市值都在2000亿元以上。三家公司的人才结构有三个共性特征:
1,一线员工众多,至少五万人起;
2,工程师人才隐身幕后,大数据技术不明觉厉;
3,两种专业特征迥然不同的人集中在同一个平台。
当然,相比于快递员,经纪人的入行门槛更高,本身的职业前景也更广阔。
能够驾驭这种相当少见的人资结构的公司,通常一定会有一个精神领袖出现,不管他或她个人性格偏向高调或低调,这个人都有一个不言而喻的使命:创造出一个高凝聚力与忠诚度的强文化。
我们看到,现实中果真如此。
京东刘强东,顺丰王卫,链家左晖,都是各自公司强文化的创始人。在新闻报道中,这三个人都分别做出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对一线员工表达强有力支持的公众表态,反过来这又成了公司文化的缩影。
但是,强文化的渗透、影响与化学反应,还需要一套方法论来实现。这份工作,现在是由链家的1700多个人来完成的,带领他们的是郑云端。
任何人力资源,大致四个环节:招聘,考核,激励与退出机制。但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一篇学术文章,所以我只挑干货。
在与一勺言的对谈中,郑云端引入了两个核心指标,用来管理如此众多、又如此不同的群体:
其一,单元战斗力指标;其二,流失率指标。
与老郑聊完后,我很能理解这两个指标的意义。
单元战斗力,是一个结果指标,而招聘、培训与考核这些数据都是一个过程指标,最后必然落到一个人、一个团队与一个组织的人均单元收入、利润等,统称为人均战斗力数据。对于人力成本占比巨大的链家而言,这个数据毫无疑问,格外有针对价值。
而流失率指标,是经纪人与工程师用脚投票出来的数据,无法欺骗作假,所以它的折射与诊断价值非常强大。对于多数行业而言,各种成本摊薄后,新招聘一个人才的成本是流失一个人才的1.5倍,某些行业,倍数更大。
因此,郑云端说了一个我认为相当牛掰的话:
「流失率对链家不仅仅是情怀的概念,还是一个核心的财务指标。在任何一个公司中,没有一个东西是纯情怀的。比如,诚实可信,看起来是一个纯情怀的道德选择,但是,它其实是一个战略选择,只有客户信任你,你才能开单,所以它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指标。」
我又问,「那你们怎么KPI考核?」
郑回答,「在链家,很少采用上级给下级下指标的方式。它是一个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很容易形成上下级的博弈关系。一旦形成博弈关系,大家的注意力就不再面向客户,而是变成了面向上级。」
链家的做法是,在管理理念上去中心化,创造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囚徒困境」。
把链家的各大城市、区域、门店交给同级别的机构,把总监与总经理的问题交给另一个总监与总经理。公司计算资金成本,你想多用就可以多用,但是最后横向比较,就看谁的资金效率高。
「链家的经纪人为何那么努力,因为他的收入是自己说了算,上级说了不算。每个人的规则是一致的,你不用与领导进行博弈。」郑云端说。
三
经纪人是链家数量最多的资产,但是左晖对经纪人的定位非常独特。他不止一次公开说,链家的经纪人是客户,而非员工。
你发工资的员工是你的客户?
听起来凌乱感十足,但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认知」:因为经纪人的存在,才会有链家的工资与奖金。链家所有后台技术平台的搭建,就是为了经纪人作业效率的提升。
「它们确实也是链家最核心的群体。」郑云端说。
OK,这立刻便制造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在人力资源上,你究竟如何组织、管理这群特殊的「客户式员工」?
于是,链家干了三件事情,分别对应了三个方面:招聘,激励与培训。
招聘方面,2017年起链家全国就已经实现了95%以上经纪人的大专统招。迄今为止,北京链家新入职经纪人已经100%是统招本科。
激励方面,构建一个务实的收入预警体系,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增加经纪人团队的稳定性。郑云端说,行业振荡期减员是一个危险的行为,是最不好的一种人力资源规划方式,人与物不一样,人是有感受的。链家要塑造自己的雇主品牌。
学习发展方面,链家每年耗资超1亿元,投入对经纪人在内的员工培训,考试与文化激励活动。一勺言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见 数字也疯狂 | 链家每年两次「十万+」。
最终,实现一个「有尊严」的目的。这个目的是左晖的要求,郑云端从人力资源角度的解读是:
1,让经纪人具备远离马路作业的能力;
2,收入有尊严;
3,专业有尊严。
四
工程师是链家的人力视野中另一类特殊的群体。
我对程序猿的一般理解是,他们是另一类物种,对收入极度饥渴,生活闷骚乏味,平台忠诚度堪忧,这个群体不仅要经受BAT的轮番高薪诱惑,而且还时刻挣扎在离职创业的焦虑中。
这样一群又聪明、又荡漾的人,你要如何组织管理他们?
郑云端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有两个重大发现。
第一个发现,来自于他在百子湾金港二店的卧底。他回忆说,自己在门店发现,都说链家的经纪人厉害,其实链家的工程师更厉害。他最终成交的那套房屋在新街口,自己在百子湾,而客户不知道在哪里。得益于产品技术支持,购房人与经纪人没有受到地理纬度的限制。
这个事情刷新了老郑对链家后台技术的敬意。卧底归来,因为后台搜索北京房子的体验太爽了,他特别希望保留自己的经纪人权限,,但是链家并不给面子,他一回来权限就被取消了。
第二个发现,来自于他与链家技术副总裁惠新宸(人称「鸟哥」)一起出席的一个校园招聘。
他回忆说,鸟哥号称亚洲第一程序员,但是我完全无感,直到那次活动。在北京邮电大学,没有人知道老郑是谁,鸟哥一说话,大家都不走了,现场号召力非常强,「程序员的世界真是看不懂」。
我问道,「与BAT竞赛找人,得花很多银子吧?」
郑回答,「钱自然是比肩BAT的,但是,我们并不想强调这个事情,不想把钱当做唯一的竞争力。」
「那用鸡血?」
「我们也不用鸡血,钱只多不少。如果有正确的职业规划,就可以避免发生42岁跳楼的风险与悲剧。正确的职业规划就是确保,你自己在崛起的国家、崛起的城市、崛起的行业与崛起的公司中。链家和所在的行业就在崛起的过程中。」
哈哈,除了鸡血,这又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17年来,链家成立产品技术学院,组织黑客马拉松,鼓励工程师中的极客精神,这些看齐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做法,刷新了你对工程师文化的一般认识。
五
老郑是公认的职场规划大师,约专访前,我特意给链家说,一定要专访,否则不去,因为别的记者没有谁真正懂得他的厉害。
那天聊天,规定一小时,超时一小时半,很多信息本文已无篇幅放出,我摘录一些好玩的干货给大家。
1, 人力资源规划相对于业务规划,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当业务预测非常乐观的时候,人力资源规划在放大的时候要保守一点,尽量去放大单位人效。当业务规划非常不乐观的时候,人力规划在压缩的时候也要保守一些。避免人员大进大出,这不是一种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方式。人和物是不一样的,物没有感受,人是有感受的,人才市场也是有记忆的。
2,人力资源有两个派别。中文范儿的HR有很多理念和辞藻,但是很多时候落不到地上,有点像鸡汤。我们倾向理工范儿的HR,做事情有底层逻辑,有方法论,最终能够落到数据上。理工范儿的HR,和理工范儿的总经理,比较容易沟通。理工范儿,其实就是数据范儿和商业范儿,让数据和逻辑说话。
3,技术对于规则的维护,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链家一直强调规则,强调诚实可信,但是只有理念和教育是不够的。通过产品技术和作业流程的设计,让流程维护规则,让作业人员难以突破规则。
4,链家的人才理念,并不是天天念念不忘外面的牛人,而是更加注重内部人才的养成。老左经常说慢就是快,在人才理念方面也是一致的。我们针对总经理群体设计的“戈壁行动”训练营,针对体力、心力、和脑力进行激发。第一是体力,100公里戈壁徒步,在汗水中认识自己和队友。第二是领导力,我们请来世界级的领导力咨询公司,为所有总经理照镜子。做领导久了,就会慢慢失去自我认知,周围赞扬的话太多,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盲点,而这些盲点会伤害周围的人。
5,开发商是资源整合型组织,更像投资管理公司。设计部的本质是设计管理,工程部的本质是工程管理,销售部的本质是销售管理。所以开发商有时候可以批量挖一些外面的人,行业成熟度和标准化程度在提高。开发商可以采用猎人的模式。链家对于人员更多是养成的方式,更像是农民的模式。很多经纪人和互联网工程师,不是挖过来就理解这个行业和这个系统的,需要比较长时间来理解这个行业的深度规则。
6,人力资源,是可以跨越国家、行业、和公司的。但是真正能够跨越移植的是深层次的方法论,不是经验和做法。照搬经验和做法,是危险的。行业和企业,都有自己的密码,只有解码,才能对症。所以方法论最重要。
7,人力资源的核心,是把握好人员的入口和出口。新人在六个月离开,还是在两年内离开,在招聘的时候就决定了60%。六个月走,说明新人一到岗就发现自己选错了,往往是基础信息不对称。所以第二个月就开始找工作,第四个月找到,第五个月走人。两年后走人,是因为深层次的价值观冲突和职业路径瓶颈,需要两年才能看到,他通过一年的奖金,看你给谁钱不给谁钱,晋升谁不晋升谁,辞退谁不辞退谁,这些深层次价值观没有时间你是看不到的。
8,一个人过了五年,它在这个企业稳定住的几率就高很多。在阿里,你不过五年,它不会把真正的重要职责给到你。
9,老左的讲话非常简单,一致性非常强,他在内部讲的话与外面是一样的。我在想他为什么是这样的风格?因为经纪人十几万群体,你对着这样一个群体说假话,说不实在的话,这个群体的鉴别力非常强,你忽悠不了这个群体,这个群体也是不能被忽悠的。你越忽悠,破坏力越强。
10,链家的生意到最后就是一个价值观的生意。
但是,我最想说的是,文字的力量都是有限度的,图片的信息量却最有冲击力。
下面这张图片,来自老左的微信朋友圈,时间是2017年12月31日17点28分。
画面中,链家的高管层就那样不正经地开会,画风相当在线。权力最大的那个人在画面右下角第一人,居中那个苹果男是链家的CEO彭永东,段子手陶红兵是左侧第二男。
图片中,权力的距离,着装与氛围,开会的感觉,放开去想。
我想,也许写太多文字,都抵不过这张照片公开传递的分量吧。
本文至此结束,但是我默默地有了一个新想法:
「2018年,图片中的每个人,人人有份,不见不算。」
信不信由你。
前文阅读提示:
一勺言 | 地产界的「安卓生态」与「小镇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