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王立鹏,2000年11月29日出生,就读于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2017年诗词吾爱网发表诗词作品,可在百度网页搜索王立鹏诗词。2017年12月作品《丑奴儿》入选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主办的《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 》(2017年卷),并被《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委员会授予“2017年中国新时代文艺名家”荣誉称号。 2018年5月成为《羲之诗书画报》签约诗书画家,并收到第九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邀请赛组委会邀请。2018年11月被中国诗书画家网 授予“高级诗词家”称号,被聘为“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11月被2018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授予“2018年全国诗书画先进人物”。作品《纪念长征胜利八十一周年》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 2019年1月创作简历入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艺风采人物辞海》。 2019年3月代表作《纪念长征胜利八十一周年》荣获二等奖,并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2018年卷)。 2018年在中国诗歌网发表诗词 。
新浪微博:
@遇见立鹏
第一首《七律•别友人》2016年7月
2016年6月初中毕业季,我同班上好友把酒痛饮,酣畅淋漓。即席赋诗一首,以表壮图。门前烟柳几声蝉,
云水天涯六月天。
有幸八方来聚会,
今朝痛饮舞蹁跹。
别离四海人成各,
命运同心异地牵。
年少自当怀壮志,
白头切莫悔韶年。
(从左到右图为刘溪田、田洪磊、程立峰)
自注:1:蹁跹:指醉后舞动的姿态。
2:友人,当时友人程立峰、张昌国等诸辈。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1)(诗友草上飞评论):
故人草履云游,孤雁何时返梓?王士鸡群鹤立,大鹏指日冲天。
(诗友半青山评论):
拜读佳作,感佩才情,学习赞藏,意境优美,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叶教授译文 :
门前烟色朦胧,嫩柳摇曳,蝉声悦耳。我们即将天涯云水作别在这六月的天气里。我们曾经有幸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共同学习,今朝在这分别的时刻,一定要开怀痛饮。别离之后,我们将各自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但我们一定要记得我们命运相连,一定会互相牵挂。年少就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不要等到白头之时再悔恨年华已逝,感慨万千,
第二首《七律·建军八九周年有感》2016年8月1日
建军适逢八十九周年,忆我军发展历程,从断头近日意如何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长征路上浴血拼杀,至抗战八年杀寇保家的坚强意志;从钟山风雨起苍黄的渡江战役到血洒他乡犹不悔的抗美援朝,凡此种种,当赋诗以歌之:
几人鲜血染旗红,生死侪流奋斗同。
洒泪湘江埋烈骨,三军带甲太行东。
雄师百万千帆渡,月照他乡剑气冲。
百炼千锤钢铁志,长征接力建殊功。
自注:
1:侪流,同辈战友。2:带甲,指古代将士穿的铠甲,指八年抗战。
3:月照他乡,朝鲜战场;剑气冲,剑气,寒光的剑指战争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诗卿评论):
兜鍪血梁定乾坤,先烈艰难百战身。浊水残山收拾净,吾侨应醒鬼魂横.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少波评论):文笔雄劲!音韵铿锵!亮我军威!
叶教授译文
多少人的鲜血曾经染红这面旗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共同的奋斗理想生死与共。湘江一战,含着眼泪,埋下牺牲战友的遗体。为了驱逐倭寇,带甲血战在太行山上。百万雄师,千帆齐发,打响了渡江战役。月光照在他乡,志愿军战士们为保卫祖国殊死作战。钢铁般的志向是百炼千锤出来的,新时代我们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第三首《七律·远望》2016年8月
(谁不向往翱翔天空)
高楼醉饮望山屏,
虎帐谈兵压宇庭。
筑梦中华承伟力,
从容艰险破严冰。
披霜战地得吾所,
安肯余生赏雨萍。
武穆遗坟朝北斗,
文山血沃指南星
自注:
1:山屏,呈扇形的山崖。
2:虎帐谈兵,虎帐,古代行军用的军帐,此处指谈论国家大事
3:武穆,即岳飞,谥号武穆。形容岳飞死后他的坟墓仍然朝向用一生征战的北方,借忠诚
文山,文天祥,借其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升华而用之。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1)(诗友兰石流韵评论):少年壮志思远望,豪情满怀盛梦萦——读之贺之。惭愧之:远逝青春花落去,浅吟诗韵梦归来。知觉瞬瞬遣愁楚,霜鬓凝凝银雪皑。
叶教授译文
醉饮在高楼之上望着远处的山崖,情怀激荡。谈兵论战犹如在虎帐之中,气压庭院。今天中国梦的实现承接着前人的努力,还需要在艰难险阻面前从容度过,攻坚克难。霜花披肩的战场才是我的归处,又怎么愿意让自己的余生用来赏雨萍呢?你看那岳飞的墓地朝向北方,文天祥死后也要眼望南宋。(他们才是我的榜样,为理想至死不渝。)
第四首《七律·抒怀》2016年9月
(风雨撼不动的灵魂)
落红欣作泞泥芳,
岂肯常青种万墙。
撒向人间春九月,
不辞辛苦耐喧张。
可怜争宠花千放,
我自迎霜对后堂。
任尔驻停多倦客,
西风作伴以为常。自注:
﹙1﹚落红,落花
﹙2﹚欣,高兴
﹙3﹚任尔驻停多倦客,西风作伴以为常﹙生活就是如此,不要怕无人赏识,先要学会忍耐西风为伴﹚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1)(诗友d大木m评论):有报国之心,有戍边之志。(2)(5言7律):漂亮佳作,爱不释手,品之陶醉,习之形秽,击掌以赞!
叶教授译文
(我身上的落花)欣然落在泥土之中为泥土增加芬芳,它又怎会愿意为了常青不谢,而委身只能种植在墙内呢?落花撒向人间,会使九月变得像春天一样,为此我愿不辞辛苦,并耐得住周围一切喧嚣。(我)惋惜成千上万朵鲜花为了向人们争宠,而争相绽放。我自己只是独自迎着寒霜悄然开放。任凭你停下来看我的只是些过路的倦客,我其实早已经习惯了在这西风中凛然成长。
第五首《七绝·极目云峰景色长》2016年8月
作诗一首,勉励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勿忘努力向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万丈霞光红烂漫,
骊山雾锁莽苍苍。不登高处空吟月,
极目云峰景色长。自注:
1:骊山,在沂南县境内。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阮国春评论):诗有豪气,才情待发。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章台柳评论):不登高处空吟月,极目云峰景色长一句,颇有大家情怀。可见你心胸开阔,志向高远,还有引人深思的哲学意味。
叶教授译文
霞光万丈,红透山岗,骊山上云雾缭绕,苍苍莽莽。不登上高处是空吟咏月亮,只有站在高峰上放眼望去,才能看到远处的开阔景色。
第六首《七律·携友而谈》2016年10月
适值建国67年际,余同诸友扪虱而谈,纵论祖国之发展,强军之改革,航天之进步,感慨良多。我辈之青年学子当以大担当、大气魄,努力学习,奋斗不止,以待来日。
(心向往之)
雨射高楼真似铁,
声声战鼓自天东。九三兵阅昭青史,
四海长歌乐大同。大任在肩谁舍我,
青年还欲早屠龙。挑灯问剑投戎后,
缨缚南王不请功。自注:1:四海,指中国;大同,即大同社会,古代政治最高理想2:大任在肩,天道酬勤,大任在肩智者挑,出自《孟子》3;周处屠龙典故。4,投戎,投笔从戎,班超典故。
5,缨缚南王,引西汉终军的典故。南越叛乱,终军向汉武帝请求出战,只用长缨便可缚住南越王,结果真的如他所说,此处反用之。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寒戢评论﹚
报国丹心寄清吟!国之幸甚!望习文不忘健身。
﹙2﹚﹙诗友红山青松评论﹚
文笔精湛,遣词凝练,豪气凌云,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叶教授译文
今夜的雨像铁一样射向高楼之上,如战鼓般的雷鸣声也自天东而起。九三阅兵式必将永昭青史,中国日益繁荣强盛,人民正享受着这大同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在眼前,又怎会舍我而去?(何况)我心中早想着像周处一样做出一番事业。等我从军报国之后,一定为国家建立功勋,并且不贪图虚名。
第七首《国庆日怀先烈其一》2016年10月文山虽死志犹存,
一曲清贫映月魂。矢志坚持神圣业,
秦淮遗骨带伤痕。
自注:
1:方志敏同志(,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
2:文山,南宋爱国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字。
3:《清贫》,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作品。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大浪淘沙评论﹚:激情之作,感慨而生,励志佳作!
﹙2﹚﹙诗友长远之春评论﹚:弘扬正气,值得学习
叶教授译文
文天祥虽然已经就义,但他的精神志向千万年永存。而方志敏烈士的一篇《清贫》,今日在月夜下去读,仿佛仍能感受到他凛然独立的灵魂。他始终记着心中理想,坚持着神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秦淮江边,他的遗骨上还留有他为革命留下的伤痕。
第八首《国庆日怀先烈其二》2016年10月将军血染太行头,
丧陷山河放眼收。堕泪埋碑兵向北,
扫除虫害洗亡仇。
自注:
1:左权同志,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2:堕泪碑,运用羊祜典故。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无产者评论﹚:字句铿锵,满满正能量
﹙2﹚﹙诗友刘晓阳评论﹚:左权诗甚壮。
叶教授译文
左权将军的鲜血染红了太行上,但他没有离去,他正在看着沦陷的山河一寸寸的收复。八路军部队的战友们含泪埋下他的遗体,继续在向北边作战,发誓一定要报此仇,将中华大地上的虫害彻底扫除。
第九首《满江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2016年9月帝制推翻,卫共和,青锋执锐。阶级灭,讨袁流血,横心驱鬼。革命经年熬白发,三民主义堪功伟。当挥泪、燕赵挽孙公,云天愧。
风雷动,开旗帜。无产者,终胜利。会千年力量,改革雄起。筑梦中华承伟力,初心不忘艰难史。到而今,兵阅九三时,歌盛世。
自注:
1:执锐,指将领亲赴战场打仗,形容全副武装。
2:兵阅九三,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诗词吾爱诗友评论(1)(诗友5言7律评论):笔力凝练,情感深沉,寄意悠远。(2)(诗友华东一哥评论): 豪气撼牛斗,英雄出少年!
叶教授译文
两千年的帝制被推翻,为了保卫共和,孙中山先生矢志不渝,仿佛拿着青锋在作战。无数人为讨伐袁世凯而洒血牺牲,希望把封建阶级消灭。几十年革命下来熬白了他的头发,创建三民主义堪称功绩伟大。应当掉下热泪的是,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永远留在了这燕赵大地之上,我想让伟人逝去,苍天也要感到羞愧吧。
中华大地上风雷滚滚,无产阶级亮出了旗帜,并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带领人民汇聚千年的力量,在改革开放中谋求大国雄起。今天中国梦的实现承接着前人的努力,一定不要忘记初心和过去艰难的革命岁月。现在的九三大阅兵,就是盛世的无声之歌。
第十首《七律·秋日偶成》2016年10月独有豪情驰逆浪,
岂能迎面踏波行。
闲看雨打芭蕉去,
野宿飞来燕子轻。
磨剑十年锋正劲,
思量国事注真诚。
而今我欲投军幕,
万象胸罗夜五更。自注
1:军幕,行军宿营的帐幕,指军队。
2:磨剑,贾岛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诗词吾爱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涛声依旧锁云评论):后生可畏!鸿鹄之志定能实现!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汉书墨缘评论):词作精于立意、创造意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出深层的情和意蕴!词语风格,词品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清新典雅,韵味悠长!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赞!
叶教授译文
我独有豪情要逆浪而驰,人生决不能只是迎面踏波顺利的前进。闲来无事,看雨打芭蕉,于外野宿,在雨中飞行的燕子一身轻盈。十年磨一剑,此时它正锋利无比,我思考国家的事情注入的是真诚的情感。现在我想投军报国,为此常在深夜广泛的学习各种知识。
第十一首《七律·咏贾谊》2016年10月
贾生才气憾文标,
秦论鸿篇鉴后朝。千古文章扶汉赋,
卅年白发叹尘嚣。湖湘鵩过疑倾命,
秦地魂归竟雪飘。意气平生终未展,
笔锋当箭射顽雕。自注:
1:贾谊(前200—前168),汉族。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2:文标,在文坛有影响的人。此处指屈原。3:贾谊有长篇政论文《过秦论》。4:鸿篇,鲁迅曾赞曰:“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1)(诗友兰石流韵评论):读《七律·秋日偶成》与《七律·咏贾谊》万象胸罗夜五更。秦地魂归竟雪飘。——少年才气,大壮志,大气魄,好诗!好诗!
(2)(诗友逍遥仙20160评论):志贯长虹美少年,热衷国学效诗仙,莫言历浅不偕事,一纸文章赛古贤。
(3)(诗友八五九老丁评论):峻岭祥云越莽苍,青松屹立望秋黄。笑迎雨雪寒霜降,更展英姿谱玉章。
叶教授译文
贾谊的才华让文坛有影响力的人都被撼动,鸿篇巨制般的《过秦论》,使得当世、后人都引以为鉴。他的文章流传千古,像梁柱支撑着汉赋,可惜三十多岁却白了头发独自感叹这尘世。他被贬长沙王太傅,在湖湘大地上看到一只鵩飞过,以为这预示着他将死去,等被赦免再次回到长安时,竟然在大雪纷飞之时故去了。他的平生意气终究没能舒展,但他的一只笔锋像箭一样射向大雕。
第十二首《七律·雨后关情》2016年10月雨后放晴开境界,
万家忧乐总关情。茫然无计消愁色,
慷慨东行越岭坪。碧海终填因不懈,
艰难过尽苦寒行新竹破土群芳怯,
傲骨传留正气名。自注:1;碧海终填,精卫填海化用。精卫坚持不懈终能填平大海。
2:关情:指情感所系。
3:怯:羞怯。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秦晋评论﹚: 振兴中华,赤子之志。
﹙2﹚﹙诗友少海评论﹚:咏志怀远!雄心豪情!
叶教授译文
大雨过后天气放晴,我心中境界大开,万家忧乐都是我关心的事。心中曾感到茫然,没有办法消除愁色,于是慷慨的翻山越岭在雨中向东而行。碧绿的大海终究会被填平,是因为精卫的坚持不懈,艰难过去还要迎接困苦。新竹破土而出,令群芳羞怯,它高傲的竹骨流传的是昂然正气。
第十三首《菩萨蛮·乌江诀别》2016年10月伤心最是乌江路,扶盔挥戟朝天暮。洒泪祭雄豪,杀身染绿涛。骨铮摧广宇,勇力折秦柱。寡断且柔肠,惜哉本帝王。自注;
1,学习《鸿门宴》一文,思量项羽之败:鸿门纵刘,寡断柔肠,沽名取败。2,秦柱,此处指代章邯,秦国名将。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5言7律评论﹚:心之声,情之韵,思之理。
﹙2﹚﹙诗友琼风燕宇评论﹚:情韵幽深幽长,意境开阔。
叶教授译文最让人伤心的是通向乌江的道路,项王扶好头盔,挥动武器在暮色中纵马奔驰。项王在乌江边上,为祭奠楚军死去的英雄豪杰洒下热泪,然后杀身成仁,鲜血染红了绿涛。项羽铁骨铮铮仿佛能把高大的屋宇催裂,他的勇气和力量可以把秦国的柱子折倒(巨鹿之战中,打败秦将章邯)。但项羽优柔寡断,心肠太软,可惜他猜本应该成为是帝王的。
第十四首《寄意》2016年10月
再见“习马会谈”旧影,感慨良多:寄意明星托己愿,
从今岁岁盼回归。孤帆日远隔穷海,
抛尽恩仇眼泪飞。
自注:
1:穷海,一眼无边无际的大海。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少海评论﹚:拜读佳作,咏志怀远!雄心豪情,欣赏点赞!
2﹚﹙诗友秋实评论﹚:思想深刻,爱国情怀!
叶教授译文向着明星寄托我的心愿,从今天开始,年年月月我都会盼着台湾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看着蔡英文从中作梗,台湾像孤帆一样隔着望不穿的大海日行日远,(我十分的忧虑)双方把恩仇放在一边共同为和平而努力之时,我的眼泪一定会横飞。
第十五首《七律·宴贤》2016年10月底夜半钟声催五更,
书生拼酒宴林园。纵横豪气雄今古,
动地歌吟刻断垣。谋眼强军奔现代,
功成遁世闭桃源。花前月下谈兵略,
心底真诚志压轩。自注:1:此诗在携友纵谈时,刻在石壁上言志。2: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他山砚评论﹚:罢有感,血气方刚,报国之志,后生当鉴
﹙2﹚﹙诗友仁兄评论﹚:一腔爱国热情,音正韵雅,气势磅礴!有此后学,中华梦当圆!
叶教授译文
夜半的时钟声告诉我们已经将近天明了,我们这些人在园子里还在纵情饮酒。我们的豪情奔驰无阻,古今无二,曾经我们吟咏的诗歌动彻大地,现在还刻在那断壁之上。我们眼光致力于的是实现现代化的强军梦想,等我们功成之日一定要解甲归田。此刻,我们在月下花前谈兵论道,因为心底真诚,所以志气在这廊子里激荡。
第十六首《七律•题壁》 2016年11月
5日登山,见昔日刻在石壁上言志的诗句,又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心潮澎湃,诗以记之:
峰顶无名野草吞,
登临我辈抵昆仑。
春花落尽新秋色,
半壁挥毫旧语存。
为柱长天成大木,
勤游书海对黄昏。
宏图伟业将圆梦,
喜作诗歌话富村。
自注:1;抵,相当。2;宏图伟业,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张一剑评论﹚:
春花落尽新秋色,半壁挥毫旧语存。立意高远,状景逼真,情景交融,笔触传神。
﹙2﹚﹙诗友陈家山人评论﹚:豪情壮志,虎胆雄心。少年可畏。
叶教授译文
这山峰的顶部被野草吞没没有名字,可是今日有了我们登临,这座山就早晚会像昆仑山一样名誉海外。春花落尽,又是一片新的秋色,曾经我们在半壁上挥笔写下的诗词现在还存留。为了成为一棵能支撑住天空的参天大木,我们为此多少次努力读书对着夕阳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业将要实现,我欣喜若狂写下这首诗来
赞颂这富裕的村子。
第十七首《七律·冬夜》2016年11月
笔落诗魂恶雨惊,
狂风数度阻冬行。
投身改革军戎事,
指点沉浮意气横。
木落始知松柏立,
举头倍感月光清。
频移杯影今将醉,
信步听钟摆四声。
自注:
1:沉浮,盛衰消长。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素衣远影文评论﹚:有志气有抱负!情思文才俱佳,难得少年英气展现!待看一代豪杰风云!
﹙2﹚﹙诗友陈志国评论﹚:一个高三的学生将诗写的这吗好,有潜力,祝您学习更上进,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叶教授译文
我挥笔写下诗句,使得屋外下的凶恶的大雨也停止了,狂风几度吹刮阻止我在冬日里出行。我将投身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事业,意气纵横,指点这江山沉浮。树叶落尽才看到只有松柏仍然常青,坚强独立,此时抬起头才感受到月光的清冷。我频繁地移杯饮酒将要醉了,仍然迈着自信的步伐等候天明。
第十八首《七律•冬夜杂咏》2016年12月雨弄疏桐碎梦影,
寒天云破露冬晴.牙琴弦断绝音籁,
孤雁嘤鸣觅友声.把剑踌躇身泛泛,
投军志愿尚铮铮.豪情如旧新泼墨,
不惧艰难不计名.自注:1:牙琴,引伯牙与钟子期事2:嘤鸣,出自《诗经·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声。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诗卿评论):小伙子从军报国,何等荣光,予祝高歌奏凯旋,更待军旅诗词发,问好诗友。(2)(诗友草上飞评论):
今上王双竝;鸟途云作朋。
上联谓“琴”,下联谓“鹏”,故有“鹏程”、“云鹏”。 王子立身仁有本;鸟儿奋翼力无朋叶教授译文
(昨夜)落雨拨弄梧桐树叶惊碎了我的梦乡,(醒来)天气寒冷,晴日破云而出。伯牙的琴摔断后,世间再无这美妙的音乐,孤单的大雁嘤鸣婉转是在呼唤自己的朋友。把剑停步感觉自己在这世上太平凡,我投军的理想还愈加坚定。我身上豪情依旧写下这首诗词,人生旅途不惧怕艰难困苦,也不计较名与利。
第十九首《读文天祥<正气歌>2017年1月文山正气留天地,
一曲悲歌泣九州。死去犹能吞寇虏,
誓将热血洗清秋。
自注:
1:悲歌,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张一剑评论):对仗工整,用典无痕,情景交融,感怀深深,笔触传神,意境悠远,文辞隽秀,转接有味,结句悠长。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ZYH评论):读史明志,心怀远大,前途无量,祝撰丰!
叶教授译文文天祥的一身正气还遗留在这天地之间,一首悲壮的《正气歌》感动中华大地。文山死去犹然能够吞尽敌寇,发誓要将一腔热血洒在深秋时节。
第二十首《雨夜勤书》2017年1月11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余慕贤已久,颇有所感。近来,余深入浅出,勾勒茫茫史料,但当涉猎,鉴往事尔。并同诸友畅谈家国事。梁任公曾言我今日之中国必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习总书记于张家口调研的讲话振奋人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有能力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今年召开的基础上。我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中国梦建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尽早实现。征马戎营频入梦,
风吹细雨噪云天。会须晓夜勤持笔,
要为青春补逝川。
自注:
﹙1﹚征马,战马,代指军队。﹙2﹚补:弥补。
﹙3﹚逝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逝去的时间如同川流,一去不返。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求真务实评论﹚:有气派,有志气,日后定能成栋梁!
﹙2﹚﹙诗友吴门柳评论﹚:祝“剑倚天外,弓挂扶桑”。
叶教授译文
出征的战马和军队的帐篷时常进入我的梦里,风将雨吹走,天气晴朗干燥。一定要日日夜夜发奋努力,要把青春逝去的时光补回来。
第二十一首《读<清史稿·于成龙列传>》2017年1月居官忘我惟廉正,
死后常闻洒泪声。出水芙蓉尘未染,
寒梅立雪体肤清。
自注:
1:于成龙,清代名臣、廉臣、能臣,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wljs评论):小老乡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诗词功底和远大胸怀,前途无量也!幸甚!幸甚!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大德无德评论):年少凌云志,笔伐天下事。但见文思湧,我辈羞无知。帅哥,加油!
叶教授译文
于成龙担任官职时心中没有小我,只有廉洁奉公,在他死后街角巷口都能听到百姓痛哭的声音。他像从水中出来的芙蓉一样一尘未染,又像寒梅在雪中傲立体肤清白。
第二十二首《七律·观影片<长征>》
奇迹长征标胜利,
牺牲白骨卧荒丘。
千军转战殊生死,
万里突围破釜舟。
铁索萧条传浩气,
乌蒙峰险凯歌留。
人间正道几曾老,
旗展神州盛业酬。
自注:
﹙1﹚破斧舟,破釜沉舟的典故。
﹙2﹚铁索,指大渡桥,毛泽东《七律•长征》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盛业,盛大的事业,指中国梦事业。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葫芦瓮瓢评论):正气浩然,才气蓄发,壮怀高格。成就可期。(2)(诗友逐月星辰评论):少年有志国将昌,读史方能写好章。叶教授译文
奇迹般的长征以红军的完全胜利为标志而结束,然而无数牺牲的烈士葬却永远长眠在了这一路上。成千上万人转战经历了生生死死,两万五千里突围其实是破釜沉舟。大渡河上铁锁萧条,浩气传千古,乌蒙山山峰险恶,胜利的凯歌还能听到。这人间的正道什么时候落后了?红旗在神州大地上招展,我们的复兴伟业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十三首《七律•咏屈原》2017年3月
千年共话屈夫子,
经纬雄才不遇悲。
秦剑三朝急饮血,
君王宫里起猜疑。
平生积怨成骚韵,
楚地烟消尽靡旗。
终是汨罗怀恨死,
何如五柳卧农炊。
自注:
1:不遇,怀才不遇。
2:三朝,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三朝奠定强秦的根基。
3:积怨,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4:靡旗:倒下的旗帜。
5:五柳先生,陶渊明别号。
﹙诗词吾爱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星期一评论):浩气昭日月,英雄万古垂。
叶教授译文
几千年以来我们都在谈论屈原,它他有经天纬地的雄才却有怀才不遇的悲慨。秦国从惠文王、到昭襄王,再到秦王嬴政三代先王的养病备战,秦兵手中的剑已经等不及要饮敌人的鲜血,可是楚怀王却在宫闱里对忠贞之臣起了猜疑之心。屈原一生积愤终于爆发才写出了这篇《离骚》,(楚怀王不听屈原忠谏)最终烟散旗倒,楚国被秦国所灭亡。屈原在汨罗江怀恨投江而死,为什么不早点看透,学陶渊明卧在山间看炊烟袅袅呢?
第二十四首《七律·咏昭君》2017年5月
大漠浮烟落日苍,
塞秋风啸野坟荒。羽书不见关城夜,
征马离鞍灞水梁。为靖兵尘飞朔北,
羞将丹志入宫墙。汉家杰女知高义,
一去胡天慨又慷。自注:(1)灞水 ,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城建“灞水桥”。唐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2﹚靖,平定。﹙3﹚高义,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巫山云评论):有文山正气留天地,中国的历史才是值得自豪的历史,有要为青春补逝川的青年,中国的未来才是光辉灿烂的未来!(2)(春花秋月酒旗风):你还是学生就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来必成大器。祝你生活学习皆进步!
叶教授译文
大漠上云烟浮起落日苍茫,边塞的秋天风声狂啸野坟荒芜。在边城的夜晚再也见不到紧急的军事文书,出征的战马脱下马鞍在长安不远的灞水桥上饮水。为了平定战事,昭君的心甘愿迅速飞向漠北,却羞愧将赤诚的心愿留在宫墙之中。汉家的杰出女子明白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此去匈奴的国界,心中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第二十五首《七律·夜读<红楼梦>》2017年5月杰作红楼论不休,
百家注解俱争流。伤心是处黎元苦,
说尽朱门宝黛愁。五度删批轻累月,
十年醉梦斥王侯。小轩提笔方书罢,
倚望寒天月似钩。
自注:
(1)五度,十年:五度,即五次。《红楼梦》第一回中提及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了这一著作。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毛本忠评论):饱读诗书,万卷藏于心。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酬笔到评论):少年豪阔,知士意气!
叶教授译文
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成书以来被谈论不休,百家争流写下《红楼梦》的理解文章。书中让人伤心的还是揭露出的百姓生活之苦,它说尽了宝黛的爱情之悲苦。五次删改忘记了时间,十年痴迷写作为了怒斥王侯。今夜我在这小屋中提笔,倚着身子望向寒天月亮像钩子一样。
第二十六首《七律•感事抒从戎意》2017年7月
何须歌赋悲不遇,
效死军前可寄身。
久欲奋飞驱外患,
操戈杖策赴边尘。
自注:1:效死:为国舍命不顾身。2:边尘,时洞朗事件。印军,僭越中国边境,余投戎兴起,慷慨疾书。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金陵耕石生评论):依张孝祥韵雪耻倭寇嚣定致美人调寄水调歌头;
雪耻倭寇嚣定,振兴梦已久。民族复兴之壮,百年惟追求。东海势生豪气,南海狂澜抚静,龙腾看神州。就里凭栏处,月明连云浮。过新年,看王谢,逝旧秋。万众齐家,天机了解,改命西南游。江源头夕照,朱雀桥边芳草,天下赢荣由。风乘浪波去,磐石砥中流。
(2)(诗友兰石留韵评论):七言律诗《寄语后学》(中华新韵)复兴时代曙曦红,展翅鹍鹏振宇空。朝气蓬勃雄壮志,思维敏睿耿诚忠。功亏九仞别言谶,恒奋十寒盛世逢。岁月多情吃苦者,年华无悔胜吾翁。叶教授译文
何必需要在诗词中表达怀才不遇的悲愤呢?我甘愿献身军旅,为国舍命。我很早就想振翅高飞驱逐外患,拿着武器拼死作战,平定边地。
第二十七首《七律•宴上谈国事》2017年7月
许誓军前同生死,
相逢一语每谈兵。
男儿当展风云志,
从我挥戈塞上征。
自注
1:与旧友重逢初中时曾与其共有从军之向,把酒言谈,意气风发。
2:许誓,立下誓言。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醉卧松云评论﹚;少年自是意气风发!青春正好,愿你同挚友的梦想都能实现!
﹙2﹚﹙诗友寒戢评论﹚:报国丹心寄清吟!国之幸甚!望习文不忘健身。
叶教授译文
我们曾经立下誓言在军同生共死,见面时首先谈论的肯定是军事。
好男儿一定要实现远大的理想,跟从我挥戈作战守卫边疆。
第二十八首《七绝•永夜虑边事》2017年7月
夜话兵戎月色寒,
危楼南望寸心丹。
男儿不忍金瓯裂,
为国捐躯肺腑安。
自注:
1:金瓯,国家。
2:为国捐躯,化用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老农笔不惰评论)读立鹏同学“诗作也唤起我青年时代的回忆,我是1969年入伍的,正值中苏珍宝岛事件,那时我们都报着愿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我们的祖国之所以稳固,正是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保卫,原所有青年人都能像立鹏同学这样,为祖国所想,为人民所想。
﹙2﹚﹙梦回田园﹚自古“后生可畏”,祝你鹏程万里,为齐鲁争光。
叶教授译文
在月色寒冷的夜晚我们在一起谈论军事,站在这高楼之上向南凝望,内心忠贞。男儿绝对不能容忍国家版图分裂,为国捐躯我的肺腑才能平静。
第二十九首《七律•敢以牺牲换升平》2017年8月
为国甘洒头颅血,
才堪渠帅能用兵。
血凝衣甲飞红色,敢以牺牲换升平。
自注:
1:衣甲:作战时的铠甲,指军装。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无心真语评论﹚:才俊英雄志,浩然正气风。
﹙2﹚﹙诗友星期一评论﹚:浩气昭日月,英雄万古垂。
叶教授译文
为了国家的事业,我甘愿洒尽头颅中的热血,才能堪为一军指挥,善于用兵作战。鲜血凝固在军装上,红色犹见,敢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国家的升平。
第三十首《对酒》2017年8月
境上兵尘拔地起,
匣中孤剑影寒彻。
凌云教我登青史,
许是功名马上得。
自注:1:兵尘,战事。
2:教,使。
3:登,进入,登上。
诗词吾爱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刘晓阳评论:);浩然一点增胸臆,猛志今年可翦旗。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西山秋雪评论):少儿壮志可嘉。诗言志,誓必果!
叶教授译文
边境上的兵尘拔地而起,匣中的剑影寒光四射。我崇高的志向一定会叫我名登青史,或许我向往的功名只有在军队才能取得。
第三十一首《七绝•赠昊年》2017年9月16日
斯世难逢不遇才,
花前豪饮壮思开。
它年若得披甲胄,
照史英雄平地来。
自注:
1:斯世难逢不遇才,化用自鲁迅赠瞿秋白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2:不遇:怀才不遇。
3:甲胄(zhou)披甲戴盔,从军报国。
4:照史,功绩辉映历史。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云遮雾罩评论﹚;少年壮志,祝你们理想得竟。可以看得出你们常有精神意义上的沟通,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友谊才是长久的。希望你们不负青春,敢于追梦,期待你们名留青史,我在军队等你们!
﹙2﹚﹙诗友扬帆文海一兰舟评论﹚:退役两年多时间了,还是保持着军人的日常作息习惯。今天在你们身上,重燃了我的壮志豪情。
﹙此图是我的挚友白昊年。昊年性情率真,卓尔不群。对生活、对未来、对社会的方面都有思想的认知,我和他常有感情的倾泻广至精神上的交流,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永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叶教授译文
当今中国很难遇到怀才不遇的人,我们今日在花前纵情饮酒,豪壮的情思奔涌。在它年我们如果能够戴上戎装,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名留历史的我们竟然是来自农村大地。
第三十二首《七律•国庆日提笔》2017年10月
须眉岂肯华年负
但教吾名青史芳。
醉与寒星相对饮,
犹思枕甲戍边防。
自注:
1:醉与寒星相对饮,和夜空中的寒星互相饮酒,形容烂醉如泥,失去了意识。
2:枕甲,枕着铠甲入睡,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无产者评论):字句铿锵,满满正能量!
﹙2﹚﹙诗友5言7律评论﹚:笔力凝练,情感深沉,寄意悠远。
叶教授译文
男儿怎么能辜负美好的年华?只希望我的名字青史流芳。我喝的烂醉如泥竟然到了和寒星互相饮酒了,但是心里想的还是戍守边疆,枕着铠甲,随时准备作战。
第三十三首《七绝•是处青山忠骨依》2017年11月
是处青山忠骨依,
诚甘洒血染征衣。
遍观俗子三百辈,
似我胸襟几人识?
﹙自注﹚
1:是处,到处。
2:甘,甘心、甘愿。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涛声依旧锁云烟﹚ 后生可畏!鸿鹄之志定能实现!
﹙2﹚﹙张榜得胜﹚好情怀,正能量,赞不绝口!
叶教授译文
青山处处都能收容忠烈者的遗骨,我甘愿自己的一腔热血洒满征衣。
遍观众多见识浅陋的人,像我这样的胸襟几人能够看得出?
第三十四首《五律•赠昊年》2017年11月
十一月二十九日是余生日,心生为国豪情,提笔一首:
慷慨平生志,经纶一丈夫。
豪诗吐胸臆,浩气荡贫屋。
握雪分熟炙,挥戈慰壮图。
此心仍万里,安肯释兵书。
自注:
1:经纶,比喻筹划、处理国家大事。也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2:握雪,手中落有雪华,似握在手里。形容战场的艰苦之中,又豪情满怀。
3:炙,牛肉。4:释,放下。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d大木m评论﹚:有报国之心,有戍边之志。
﹙2﹚﹙诗友五言七律评论﹚: 笔力凝练,情感深沉,寄意悠远。
﹙3﹚﹙诗友华东一哥评论﹚:豪气撼牛斗,英雄出少年!
叶教授译文
平生志向慷慨,是能治理国家的大丈夫。豪壮的诗句吐露出的是我的开阔胸襟,浩然正气在我的小屋中激荡。手握雪华在大雪纷飞中和战友分食熟牛肉,带着武器作战方能不辜负自己的远大理想。此刻,我的心仍然在万里之外,又怎么会愿意把手上的兵书放下?
第三十五首《绚烂青春,无悔一中》2017年12月
——谨此献礼沂南一中65周岁华诞
(为一中点赞)琅琅书声淡了喧嚣,海棠芳菲失了芙蕖。秋声冬影,细雨隐了青苔;薄雾盈盈,残阳染醉心田。这里,青春之花绚烂的绽放;这里,理想天国在无尽的远方。寄意归鸿,思绪泛起;就算是地老天荒故事也变了,就算是物换星移人迹都远了。一花一树见证着美好时光,师生共进托起明天的朝阳。为你而歌,为你扬眉,为你迈向时代辉煌!为你骄傲,为你荣光,为你殷勤哺育社会栋梁! (为一中老师点赞)鬓发披了霜华,眼角添了纹皱,花开了又谢,人去了不归。春去匆匆,夏至未至。三尺讲台,洋溢着爱的气息;几度风雨,流不尽师生情谊。自从遇见你,阳光照进我心里;自从遇见你,青春永驻我心底。我背起行囊,朝向未知的远方和未知的你,我积蓄所有,助力青涩的理想和奋斗的你打江南走过,曾向往朦胧的雨巷;从湘西横越,也寻觅温情的边城;相依、相伴,每天都值得回忆! (为一中同学点赞)相逢是因,聚散是缘;握手同窗,分离莫弃;纵不是,无语凝噎,相看泪眼,亦能够,拂柳举觞,长亭送晚。算斯世人生知己,吾与汝;于中天扪虱对月,谈今古。第一次,是我的幸运。时间不停更迭,生命的血脉里扎根下你我的遇见。有太多的文字描写各种遇见,但有什么,令隔山灯火的我们牵念?在苍老的暮年,睡意昏沉,倦坐炉边……
第三十六首《七绝•戏老师二首》201712月
其一《赵伟老师》
誓把丰功写青史
弯弓射日是壮图。
齐鲁从来多豪士,
一朝陇亩起鸿鹄。
叶教授译文
发誓要立下巨大的功勋,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驰骋军旅之中才是我的壮志宏图。齐鲁大地上从来多豪杰之辈,相信有一天从这块土地上能飞起鸿鹄。
其二《张波老师》
一笑置忧真率性,
千言立就气冲霄。
手之舞也足曾蹈,
我自狂歌我自嘲。
﹙自注﹚
1:弯弓射日,指作战。
2:壮图,伟大的理想。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行看水穷云起评论):不愧是孔孟乡邻,有志有才,后生可畏。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碧水蓝天评论):年少有为,前途辉煌。
叶教授译文
大笑一声就把忧虑抛却,只有率性的人才能这样做,拿起笔立刻就能写出千言的文章气冲霄汉。教课时讲到兴奋处就会不自觉的手舞足蹈,我有时纵情歌咏,也有时自我解嘲。
第三十七首《余光中的眼泪》2017年12月14日
惊闻余光中先生病逝,痛挽民族文化、统一事业之损失:
轻一瞥,
眼角回眸处,
一道海峡,鸿信难寄。
只将天涯望断,
涓涓血泪,凝成“乡愁”。
王立鹏;2017年12月14日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1:((诗友wljs评论):小老乡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诗词功底和远大胸怀,前途无量也!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仁兄评论):一腔爱国热情,音正韵雅,气势磅礴!有此后学,中华梦当圆!
第三十八首《感动于黄大发老支书事迹》2018年2月
飞扬旗帜是丹心,
鞠躬尽力惠万民。
凿山一语惊天举,
八秩犹为革命人。
自注:
1:凿山,黄大发老书记带领乡亲
诗词吾爱网诗友评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诗友长远之春评论):年纪轻轻,文笔细腻,超越前辈,后生可畏。
[if !supportLists](2)[endif](诗友阿达克老师评论):首先为你作为当今的青年人能热爱中华古诗词文化且颇具才气,深感欣慰,且你还有一颗爱国之心,更值赞扬。望努力,互交流。
叶教授译文
大发渠上飞扬的旗帜是黄大发为民造福的赤诚之心,鞠躬尽瘁惠泽万民。凿山时喊得口号惊天动地,虽年过八旬却还在革命的道路上,仍然是革命者。
红楼拾稿
痴人说梦·狗尾续貂
“情是曹雪芹一生最最难以忘掉的一个根本,一个核心”。(周汝昌)
九五光阴九五春,荣光焕彩玉灵魂。寻真考证红楼梦,只为中华一雪芹
(周汝昌临终绝笔)
《水浒传》的一逼一反,《三国演义》的一权一谋,《西游记》的一历一练,《红楼梦》的一情一真,都源于并归于一个“欲”字。
(王立鹏)
尽管红学观点各自不同,但只可百家争鸣,决不可蓄意攻击,我们都爱着曹雪芹,都爱着红学,万千支流归大海。(王立鹏)
序言 只为中华一雪芹
一:这部稿是一家之言而已。《红楼拾稿》是我在多次阅读《红楼梦》原著和现行120本后40回续书的基础上,从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中得到启发,并融合了刘心武《百家讲坛:刘心武讲红楼》的见解,按照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四大家族最终结局和林黛玉、薛宝钗结局揭示的原意,推翻了现在通行的120回本续写的结局,进行了整合,作出了自己的合理构思和情节串联。为什么叫拾稿?因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于红学研究,我还没有入门,况且前辈们都研究尽了,我所能说的只是些捡起来的边边角角。
二:关于红楼梦的地位,我的评价是: 单从文学上来讲,《红楼梦》 构思精巧,用笔独到,讽刺尖锐,描写人物刻骨画心,将四大家族百余个主次人物串联,情节复杂合理,安排得当,故事咀嚼有味。有地方读来,惹来一笑;有地方读罢,泫然不止;有地方读时,百思不解;有地方读了,豁然贯通。人物有的让人嗤之以鼻,有的让人 顿生伤心怜惜,有的让人欲倒口打骂,奇哉,妙也!真不愧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真不愧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真不愧是一部有世界影响力的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巨著 ,真不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揭示出了封建末世的危机,让封建统治者丧胆抖擞,列为禁书。即使单独把《红楼梦》中的诗词联句摘选出来,在清代诗词坛上也名列前排,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由于家庭的没落以经医维持生活,他的医术精湛不仅有文人笔记的记载作证明,我们从《红楼梦》中所提到的药方医理中也可以看出(曹雪芹记载的药方医理,不仅对于研究他所处时代的医学成就有意义,而且有些在现代还可用于中医治病方面)。更何况在书中还有大量的封建礼法、园林建筑、金石玉器、天文地理、婚姻制度、科举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宗法制度、政治经济、社会现状、等全方位的涉及描述呢?曹雪芹本人也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在书中充斥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统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中糟粕、腐朽、黑暗的深刻批驳。一部奇书,一段奇缘,一个奇人,一支奇笔,与日月争辉,与天地比肩!
三:我在《<红楼梦>拾稿》开篇观点七中曾提起曹雪芹《红楼梦》是否完结的问题,我认为作者是已完成这一著作的。如周汝昌先生所言,古代写小说的人是不受社会尊重的,因此写小说的人创作完成后,多不署写真实姓名,而以笔名代之。(如:《金瓶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故曹雪芹在第一回中借空空道人而引出自己是书的真实作者,不是直接言明。我在这里举个例证证明:第一回中讲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试想这句话应该什么时候说?难道作者开始动笔前就已经知道这部书的完成,会需要十年时间,反复修改增删五次么?显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合理,那就是作者在已经完成了这部书的创作和修改后,再续写的第一回章节,作者回想起创作的历程,才会有十载、五次这样明确的说法。
四:在清代《红楼梦》被列为禁书,却非但没有绝迹而更加盛行,并逐渐形成了“旧红学”。清代续写《红楼梦》的人有很多,如清代逍遥子《后红楼梦》,清代秦子忱《续红楼梦》,清代陈少海《续红楼梦》种种,但我们应明白《红楼梦》的一个主线是借宝黛爱情的悲剧和四大家族盛极必衰兴亡的过程来批判揭示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包括婚姻制度、礼教制度在内的一切不合理现状,这是这部作品的深刻所在、伟大所在。《红楼梦》现存不是完稿,我们可以在故事情节和串联过程中合理构思,但是却不能脱离“大悲剧”的主旨,不能改变作者的原意和作品的主线。贾宝玉、林黛玉是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封建社会末期的典型代表,他们在灵魂上崇尚自我民主和在婚姻上主张自由,而这与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和伦理纲常束缚的教条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只有大悲剧才最有说服力,只有大悲剧的结局才给人以深深地震撼,敲响封建统治末日的丧钟。但是清代秦子忱在《续红楼梦》时以“宝玉洗心涤虑,力图上进,又有钗、黛二人内里赞襄,卒成大器。后来官登极品,子孙蕃衍,世代簪缨不绝”作结。清代陈少海《续红楼梦》以“五枝花同归荣国府 十二钗重会大观园”作结,使得悲剧变成了喜剧。银样镴枪头般面向封建社会,中看不中用。实际是维护封建统治及其腐朽的吃人礼教思想。我们不反对对《红楼梦》加以续写改进,但是其深刻意义不能变,这是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倡导红学界研究既要“正本溯源”,又要“百家争鸣”。
五:周汝昌先生曾考证《红楼梦》应该是108回,正好对应的是108位脂粉英雄。至于一些专家考证的一百一十回,可能是类同于《水浒传》的体例,《水浒传》有一篇英雄榜,《红楼梦》也可能有一篇情榜和楔子,不过随后二十八回迭失了,我支持这一观点。我也曾试图狗尾续貂,续写完成了后二十八回,不妥处怕很多,还需打磨,暂不自取其辱了。
第一节 黛玉是康桥柔波里的一株水草,既情意缠绵,又柔中有刚
徐志摩说他愿做康桥柔波里的一株水草,永远与康桥为伴。在读这首《再别康桥》时,我猛地一惊“好生熟悉”。定下神来,转念一想黛玉不就曾是绛珠仙草么?神瑛侍者用水日夜浇灌绛珠仙草,终于埋下了缘分的种子。所以人世再相见时,竟毫无违和之感,眼神的交换,唤醒的是前世的天定姻缘。
水草这种植物,既摇曳生姿,又自带刚直,这恰是妹妹黛玉的一生。寄居人下的生活,让她敏感的心再添思绪,所以她把“尊严”看得极重,不肯轻易低下头颅,高昂着洁白的灵魂。
(图为1987央视版《红楼梦》林黛玉形象,饰演者为林晓旭。)
周瑞家的给黛玉送花时,只因为是按照各房坐落先后去送,绝不存在什么“蔑视”的问题,可却招致黛玉反唇相讥,恰是妹妹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像一株摇曳的水草,孤独的生长,无所依靠,只有她自己,宝哥哥是唯一可以给她慰藉的人,所以当这个人出现,她便毫无抵抗力的卑服于他。
有人说黛玉不招人喜欢,因为她在爱情上有占有欲,她不希望宝玉同其她异性交往,心胸未免狭窄了。可是从古至今,有谁在爱情上有大的胸怀。占有欲强,还不是因为不想失去;不想失去,还不是因为爱的深沉?我若不爱你,怎会占有你?我们不能因此玷污黛玉,黛玉是情痴,专情不二;宝玉是情种,多情不一,二人都是“情”中人,当局者迷,旁观者也难清。
一曲红楼,悲歌宝黛;多少话儿,道不明白。世人都晓神仙好,可又有谁忘得了这“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if !supportLists]第二节 [endif] 黛玉是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望而遥不可及
《诗经·蒹葭》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想喜欢妹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妹妹的婉转音容,一颦一笑就在眼前,一把向前,遗留的却只是空中尘埃。其实,一千年前周敦颐早将妹妹描绘在了他的笔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绛珠仙子,宛若莲花。她身上,没有沾染一丝乌烟瘴气,生生死死,活的像一张白纸一样,纯洁无瑕。我想,这也是宝哥哥喜欢妹妹的原因,哥哥厌世恶世,在他的眼中自己周边的“男人是泥做的”,肮脏不堪。而女人中也少有“气质”在身的人。黛玉妹妹满足了,审美一个是外在美,最重要的是心灵美,黛玉妹妹满足了男人心中对这种审美的享受。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个林黛玉成为了我们寻找另一半的标准,黛玉何其幸,我们何其荣!如果要我在红楼中选择,我会选择黛玉做我情侣,一个对花落去都如此悲悯的人,一定是个善良的女孩。即使后来,你与我无关,我也再等不到你的消息!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不了解妹妹的,看到的是“生性孤傲”,懂得妹妹的。才能看到她的“率性天真”,妹妹真的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昨日夜晚,夜已深沉,把《红楼》放在书桌,长着一盏灯,看灯花落下,我给妹妹写了一封信。想要谈恋爱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讲。
[if !supportLists]第三节 [endif]林姑娘是宝二爷生命中的流星,升起就注定陨落
我儿时无数次追着落阳,偶尔遇到流星。碰见流星就停下许个愿,愿望是再让我碰见下一次流星。流星还在,期许就还在。
林姑娘是宝二爷生命中的流星,升起就注定陨落。
如果没有黛玉的出现,也许就没有后来悲剧,但没有黛玉的出现,前面的美好也就会荡然无存。我们看罢《红楼梦》记忆中会将结局自动删除,却会有意无意将八十回之前的内容留存。
黛玉愿同宝玉“与共平生,情话终老”,看一眼便知有后缘,再一眼便定一生不分离。
我觉得宝二爷和林妹妹最好的一刻是定格在黛玉葬花后的那个夕阳西下的时刻,宝玉终于以真心打动林妹妹,他慢慢的靠向妹妹,将一只手伸过黛玉纤细的腰部,另一只为黛玉指着书上的内容,黛玉觉察到了身边的一切,默不作语,莞尔一笑。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真的将自己活成了这一首海棠诗。
哀莫大于心死,黛玉魂断潇湘,是她的解脱,也是宝二爷生命的终点。想海棠依旧,人早已不是当年。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第四节 宝钗是酒,时间越长,越见醇厚,越知香浓
水和酒都能起止渴之效,然而不要说把水置放三五年,半个月就可能生出腐臭,然而宝钗像是一壶老酒,能耐得住时间打磨,而且时间越长,越见醇厚,越知香浓。
酒的特点是极具包容性,若嫌酒性太烈,可以兑水中和;若不满酒性不烈,亦可加量痛饮。
(图为1987央视版《红楼梦》薛宝钗形象,饰演者为张莉。)
书中宝钗比妹妹更能适应现实的生活,她懂得隐忍,懂得人情世故,不假不装,不耍脾性,不争不傲,不偏不倚。宝玉也喜欢她,可这种喜欢不必放在心上,因为绝不曾是爱意。宝钗要比黛玉小几岁,但比黛玉更成熟,这成熟源于修养。如果说黛玉是一株水草,那么,宝钗一定是雪花一朵,肆意吹刮是落落大方,不沾万物唯永葆善良。宝钗真的是大家闺秀,言行举止,样样合乎礼仪。黛玉真的是封建奇葩,不管其他。但二人,绝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是两个世界的人而已。
宝钗圈粉无数,有人为宝钗的悲惨命运痛惜不已。你若真心喜欢宝钗,读完《红楼梦》,当明白“活着”是对她的侮辱。“金簪雪里埋”,埋掉其身,留住的是美玉无瑕。黛玉是性情中人,性情人谁不刚烈,绝不苟延残喘,宁愿一了了之。所以,宝钗是脂粉英雄中我第一佩服之人。胡子曾说:“‘完美’是宝钗的唯一不足!”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才是我心中宝钗。
第五节 关于宝玉,“大愚若智”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
大智若愚其实是一中人生境界。宝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两首《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图为1987央视版《红楼梦》贾宝玉形象,饰演者为欧阳奋强。)
读完后一个直观的纨绔子弟的形象就被错误地建立起来了,殊不知作者是真心喜欢才用心贬低,他真的是怕读文章么?读到后面我们会发现,宝玉读过很多书,他怕读的其实是那些经书和八股文章,然而对于诗词上、联句上,他确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他喜欢读的是《西厢记》这样的书,而不是那些腐儒从童生考到老的经书。“有时似傻如狂,哪管世人诽谤”这笔触下暗含的是对宝玉无尽的赞美、喜爱之情。“贾雨村、甄士隐……”,汉字的巧妙就是如此,很多话都是反的,诗词更是这样,颇多寓褒于贬。
真正的智慧不是表现出来的,一定是积淀在心底的。宝玉不是个好男人,却是书中最好的男人。偶尔心口一热,他也会对漂亮的女孩动情。但不能交付一生,他绝不会做渣男。他只是有些孤单,被身边的人欺骗太久,想找个说话的知心人儿。
第六节 如若相爱,便许白头到老;没有结局,也求此刻拥有
谈起风流,我们总会闪出一个词来,叫“风流成性”,然后就会和“渣男”挂钩。直言说,宝玉就是个“渣男”,和袭人尝试云雨,对玉菡心生暧昧,可是这个“渣男”讨人喜欢,不是因为刻在他脑袋上的三个词:高、富、帅,是因为风流易见,真性情者少有。有谁如宝玉活的如此潇洒?对腐儒文章,不屑一顾;对一切众生,怀有怜悯;如若相爱,便许白头到老;没有结局,也求此刻拥有。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贾宝玉饰演者为著名演员欧阳奋强、林黛玉饰演者为著名演员陈晓旭)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不做泥成的骨肉。风磨蚀掉山棱一角,磨不平曾经的岁月美好。风吹散一股轻烟,吹不尽对妹妹的爱恋今昔,这便是宝玉。宝玉是古今第一痴情人,宝玉是古今第一负心汉,宝玉是古今第一情中圣。
“我有个请求,不如趁早空出一间房来,把我和林妹妹放在一起,活的时候能互相照顾,死的时候能埋在一起”,相思到此,相爱到此,死又何妨?梁祝化蝶,我亦不差,情天幻海,再日夜相依!
身边的人儿说:看红楼,为宝黛而哭。我想:前世一段缘,今生一段情。他(她)们在最好的年华都遇到了彼此,又在最合适的时候做了最美好的事情,何况黛玉的离去是在(贾家被查抄)大劫之前,他(她)们的爱情没有被玷污,不像宝钗只能守着空房,泪花滴到天明。这般,还有何遗憾?遗憾都是不久后再相遇的约定……
第七节 豪爽、洒脱、不羁,史湘云是最值得一交的朋友
我的红学观点深受周汝昌先生影响,周老先生曾说他喜欢这个史湘云,我亦如此。
豪爽、洒脱、不羁,史湘云是最值得一交的朋友,如果说一本伟大的著作,一定要有悲凉、诙谐才好看,那么,湘云我认为就是《水浒传》中的李逵,《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她的性格能给人带来很多破涕一笑的时刻。可他比李逵更有思想,比八戒更有义气。没有史湘云,《红楼梦》未免太单调。
现在网络上时常蹦出“直男”某某,湘云可谓是“直女”中的第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说唱戏的女子像林妹妹,,因戏子在封建思想中是下九流,别人避之不谈,她偏捅破这层纸,使得众人哄笑林黛玉像,至黛玉无地自容。
湘云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在她那里,什么不愉不悦都不会记住。她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对待一切众生皆平等相待,所以她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授香菱学诗,她也没有什么心机,喜怒哀乐全放在脸上,我想这并不是她不会遮掩,而是她不想转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曹老师的这个判词,放在她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图为1987央视版《红楼梦》史湘云形象,饰演者为郭宵珍。)
周汝昌老先生曾经考证,认为在曹老师的笔下结局中,湘云和宝玉才是走向人生归途的最终伴侣,并认为湘云的原型是曹老师的一个表妹李氏,而这位李小姐则是曹老师的“Lover”。我们憧憬这段故事,缘起缘灭……有人为湘云叹惋,远嫁过去,丈夫却英年早逝,自己也将孤独终老,湘江水逝,楚云吹散,随风万里。可是对女人来说,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是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卷入一场牺牲品似的政治婚姻,永远熬不到尽头呢?还是遇见自己真正喜欢的另一半,把自己交托给他,哪怕只有转瞬即逝的片刻呢?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无需理由,但求心满意足。湘云看似是悲剧,其实是曹老师对她的怜悯,待她走后,往昔花灯结彩不复,忽喇喇似大厦倾,终于食尽鸟投林。十二钗得善终者,或唯湘云一人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我脑海里突然闪出这样一幅画面:大观园里春暖花开,湘云侧身而睡,眼角微动,宛若开的正盛的红海棠!
第八节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刘姥姥
《红楼梦》中的人物各是一种菜系,刘姥姥是乡土菜系的代表。
刘姥姥四进荣国府,恰是《红楼梦》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从一个乡巴佬的视角,用拿着放大镜的方式,总体上带领我们看全了荣国府的吃穿用度的奢靡。而当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待得时间上就长了,在书的篇幅上也较长,因此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放大镜就换成了显微镜,大到宴上的吃席、游园所见,小到游戏,都被她这个显微镜给观察下来了。这一次,芹圃先生通过刘姥姥这个显微镜对荣国府奢靡至极的折射就比较细微、明显了。包括细节上的巧妙设置,刘姥姥在大观园里迷了路,刘姥姥仅仅是醉后迷的路么?姥姥是乡间人,乡间人不识路,是最不应该的,其实这最能说明大观园之大,或说大观园之豪奢,如果不是大,如果不是大观园内许多建筑雕梁相似性高,是不容易迷路的。
(图为1987央视版《红楼梦》剧照右一为贾母,左二为刘姥姥在大观园中叙话,贾母扮演者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婷老师,刘姥姥扮演者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沙玉华老师)
这点上,也是用了刘姥姥这个显微镜来观察。《红楼梦》第十一回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秦可卿死后魂魄进入王熙凤梦境里告诉她一个道理叫“盛宴必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周期律,实则这些门阀大族也切合这个规律,盛极便是衰极的开始!所以当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荣国府已是破落户了,此时芹圃先生是让刘姥姥拿着望远镜和显微镜交替去观察这一过程,有粗有细的讲述这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败亡境遇。
关于《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宝黛钗当然是肯定的了,还有补充上的王熙凤、秦可卿等人,可是往往忽视了刘姥姥的重要性,如果简单地认为刘姥姥只是那个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惹得贾母等人捧腹大笑的次要人物,那我们可真就辜负了曹雪芹的用意。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刘姥姥这个放大镜和显微镜远近结合的去观察,而且刘姥姥是书中最有智慧的人,她有自己的处世哲学。
譬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目的对门子说是去拜会,明白人都知道,其实就是家里穷的叮当响,是舔着脸去蹭东西。本来身份低人几等,何况又逢落魄之时,又跌落几等。可是无论是应对周瑞家的,还是随后见到的王熙凤,她都能巧妙对答,这和刘姥姥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是离不开的。刘姥姥知人看事,无一不清楚。
我喜爱刘姥姥,不是因为她滑稽的语言,逗人捧腹大笑。而是她虽然是久在乡下,却有着开阔的胸襟,她能在贾家落难之际,前去探望,并且不计前嫌地帮王熙凤寻找女儿就足以见得!这样的胸襟让多少这些曾经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汗颜!
我喜爱刘姥姥,不是因为她编故事的能力,而是喜爱她的能屈能伸,能收能放。她把老太太等一干人逗得笑到牙掉的故事,真是她所经历么?不是,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不就是刘姥姥的智慧之处吗,她以自己的屈,来换取伸,她以自己的收,来博得放。她明白抱住了这个大腿,自己的一家就能生存,生存是底线。有了生存,才有了生活和生活的更好的机会。
我喜爱刘姥姥,相信曹老师也是如此。刘姥姥这样的人不会招人烦,老太太叫她一声老姐姐,众人唤她一声姥姥,她用自己的智慧,农家最朴素的智慧,获得了那个时代最难以平等的——尊敬!
第九节 情商高的人在爱情里一定是个失意者
王熙凤一出场就显露出了她超高的情商,马屁拍得响却让人听着顺耳,心里
痒滋滋的。她察言观色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知道老太太最疼的是女儿,女儿早逝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唯一可自慰的是还有一个外孙女留在世上,所以老太太是把对对女儿和对外孙女两人的疼爱集中到了黛玉身上。
黛玉初进贾府,那一句“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是暖到了老太太肺腑里,也给初来觉无依靠的黛玉伸出一只手来,让她知道,除了老太太,我是最惦念你的。王夫人之前曾问王熙凤要过一块布料,王熙凤在对黛玉嘘寒问暖过后,便当着众人的面回答说没有找到。这王夫人也是个精明的人,知道自己被架在了火坑上,于是改口说这是为黛玉准备的。王熙凤再一次显示出了她爆满的情商,她立马接到已经为妹妹备下了,衔接的天衣无缝。不但解了王夫人的尴尬,还让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她的行事周全。一箭三雕,这权术,试问谁人能敌?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中王熙凤,由著名演员邓婕饰演)
其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氏的丧礼既见其才,又见其权(王希廉评),丧仪的方方面面,让各方都给了好评,而不是吐槽。脂砚斋甚至说:“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但是她的专横,也在这一冲突中表露无遗。这是一头狼,狼有很强的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这种韧性只转化在贪欲上,就是一种害人的手段。尤二姐及其腹中胎儿、黛玉之死都是王熙凤的毒计。
对于《红楼梦》中的人设来说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不会处事;智商低,情商高的人不会做人;智商高、情商高的人,春风得意,唯一可能失意的会是爱情。曹老师早在第五回里的判词中就埋下了王熙凤结局的伏笔。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曹老师在书中常用的拆字法,所以对它的理解,诸名家早已大论万千,我不必赘述。这首诗题在一幅画上,这幅画的确值得玩味。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可见,王熙凤的死一定和这个有关,很有可能她也死在冰天雪地之中。都知道他的丈夫贾琏是个浪子,他极忌惮王熙凤的碎嘴,于是王熙凤房中丫头平儿生情。这平儿是个善良的女孩,为人很好,常做好事。她傻傻的想着和王熙凤好好相处,一同服侍贾琏。却不知道人比人不行,王熙凤是个“阴谋家”,她不容许卧榻之侧,再有人酣睡。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在贾家被彻底查抄之前,贾琏终于硬气了一把,休书一纸,她和平儿在贾琏心中互换了角色。
人要么不作,要作作到底。贾府上下早已对王熙凤的行为颇为愤慨,甚至连袭人这样的贾母身边的人都有抵触情绪。何况,她利用掌管的财产,放短期高利贷,以从中赚取差价的行径,更是人尽皆知。所以当荣、宁国府被查抄时,她是无论如何逃脱不得的,就算是没有查抄到她,关于她的揭发、检举,肯定是绝不留情的。
聪明反被聪明累,机关算尽,难逃《好了歌》中言。我喜欢黛玉的真,喜欢宝钗的诚,喜欢湘云的豪,她们明明有颜值,却偏偏靠才华打动人。王熙凤的颜值也是恍若神妃仙子,却偏偏输在了这心胸度量之上。
第十节 红楼一叹,情天情海幻情身
警幻仙子的妹妹岂同寻常?
从她的吃穿用度到行为举止,可见她绝非是一个简单的从养生堂抱养的弃婴。她是奉警幻之命,为第一情人降临凡世,历遍红尘,以引领金陵十二钗重归太虚幻境的人。她是贾母心中“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她还是警幻仙子许配给宝玉并准允宝玉与她尝试云雨的情人。她的死因及死后为什么会有如此豪奢的葬礼,也是红学的一桩疑案。 秦可卿鲜艳妩媚,宝钗不及,身形袅娜,似乎黛玉,又兼风流,活脱脱的活出了几个人的样子。她掌管的是风情月债,《红楼梦》是一部脂粉英雄传,主要讲的就是难以了却的风情月债。可是历来的研究中,对秦可卿的这一角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图为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秦可卿第一位饰演者张蕾)
首先是秦可卿的出身绝非寻常,记住这一点,发生在她身上的很多觉得有违礼制的困惑都游刃而解。首先她是从养生堂抱养的,那么她在被弃养前是什么家世?其次,在甲戌本(乾隆十九年本,是当代红学家认为最早的红学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曾写有一段评语:“贫女得居富室”。这是为何?而且大家都知道,贾府也时刻在玩权力的游戏,明则安宁,实则暗斗。一个没有钱、没有身份的人怎会在入嫁贾府后得到尤氏和贾母的欢喜疼爱?秦可卿的葬礼更是让一批达官贵人来吊唁,甚至连为义忠亲王准备的都要盘给她?
其实一切的一切,早在一个细节中暗示了出来,深入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秦可卿的房间可不是一般人就能进去的,宝玉也只是在醉酒之后才得以进入,而进去之后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便让人惊见不俗,这个能体现曹老师重要思想的联句竟然挂在了秦可卿房间里。再看那屋内装饰: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是同昌
公主制的连珠帐……这样的宝贝,你见荣喜堂有过?你见贾母处用过?只有折一处而已,秦可卿用的全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只有一类人敢用——皇族。再联系书中所提皇家曾丢失过一个小孩,结局就不用我继续说下去了……
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曾给我很大触动,他的一些观点,语出不凡,让我耳目一新。他曾经联系史料推断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帝第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礽的一个女儿,因为政治斗争被迫让别人抱养。我们都知道曹家的衰落就是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最有可能是在“九王夺嫡”的斗争中站错了队,成了八阿哥集团的一员,所以在雍正继位后,对八阿哥一党给予了沉重的打击。这个假说并不是立不住脚。
秦可卿出现是全书的推动者,秦可卿之死应是全书的转折点。秦可卿死后在王熙凤梦中对王熙凤的一番警告,秦可卿的结局其实就是荣、宁国府衰败的最早现实暗示,曹老师甚至不惜花重笔把这一点透了。这一梦不寻常,可是盛则必骄,此时正是王熙凤得意之时,又怎会料得失意之后如何?
第十一节 贾母是《红楼梦》中最悲剧和最幸运的人
一提到宝黛悲剧,都会把贾母误划到恶人的行列中。一个国家的灭亡,当权者无论有错没错,大错小错,舆论都会刀戈,所以贾母也跟着背了黑锅。贾母是重男轻女,可她对黛玉的疼爱不亚于对宝玉,她对黛玉的关心远胜于宝钗。
因为她唯一个女儿,对这个女儿的偏心自不必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早逝后,黛玉是自己母族里最亲最近的一个贴心人了。所以,从书中可以看出,贾母对宝钗、迎春、探春、惜春一个样,对宝玉和黛玉是另一个样,都是疼爱,可对后者是溺爱。
贾母其实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她心中甚至没有过度的高低贵贱的观念。所以,当刘姥姥从乡间来到大观园时,所有的人都对她极尽嘲讽、戏弄,只有贾母不落忍。贾母称她一声老姐姐,让所有人都要把刘姥姥当成长辈来看。在贾家第一次被查抄后,贾母也散尽自己的余财,虽是为消灾求福,可她的诚心可见。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婷饰演贾母)
贾母还是一位顶智慧的老太太。顶在老北京的话里是特别的意思。贾母半辈子荣辱历尽,她作为一个台柱子,如果没有她背后苦苦支撑,相夫教子,贾家早就玩炸了。似乎贾母不过问世事,是全书最大的佛系。但她就像是一根穿着珠子的线,她一旦故去,所有的珠子就会散了。在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策划宝玉和宝钗的婚事事,贾母顾虑重重,为的是宝玉,为的也是黛玉,她是唯一为黛玉考虑的事情。袭人被迫坦白宝二爷和林妹妹的关系,贾母一句“原来如此”意味深沉。我们是否可以推测,贾母其实早已看透了她们之间的关系呢?而且贾母是想成全宝玉和黛玉的呢?都知道宝玉是衔玉而生,而且那老和尚曾说他有一段金玉良缘,所以热脸来贴的有很多。薛姨妈说宝钗也有金锁,这是告诉贾母宝钗才是宝玉的命中归属。如若不是贾母想成全宝黛,那为何在薛姨妈的暗示中,贾母四两拨千斤,故意岔开了薛姨妈的意图呢?
从后来贾母祷天所说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来,贾母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只是没有想到在自己生前就要面对。即使拆散宝玉和黛玉,成了宝玉和钗也不能挽救四大家族即将衰败的命运。而且对于黛玉最好的安排就是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何况宝玉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为他娶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是每个疼爱儿孙的老祖母都会做的事。
贾母的幸运,是她一生享尽富贵荣华,而且子孙绕膝;贾母的悲剧,是她亲眼见着了家破人亡,基业毁于一旦。但她的幸运、她的悲剧都是从整个四大家族的兴衰上来讲的。在人性上,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祖母,她是典范。
第十二节 道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完的苦中情
周汝昌先生曾说“情是曹雪芹一生最最难以忘掉的一个根本,一个核心”。所以《红楼梦》的核心也在于一个情字,可是这个情不仅是小情小我,否则这部书不可能成为古今第一奇书,更重要的是其深蕴的大的情怀。
从小的方面拆解,宝黛钗、元迎探惜的痴情都归结于苦情,从全书来看也应如此,始于极盛,终于极苦。曹老师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个是“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一个是“醒来由一梦,休笑世人痴”。对于曹老师来说,他厌倦了,看透了这俗世,什么功名利禄,不过黄粱一梦,做自己就不错。所以很多人说屈原写《离骚》是为了倒苦水,曹老师写《红楼梦》是为了骂封建。但殊不知,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情,这倒苦水、骂封建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凛然独立的灵魂。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部《红楼》,多少人为之痴情一生,多少代都琢磨不透。我先是折服,然后沦陷。
最早《石头记》的流传是手抄本的形式,由于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种种原因,曹老师的全稿可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遗失了。所以后学纷起,观点各有所持。后二十八回的遗失,是一大憾事,可以说后世所有的续笔无论从文笔上还是从情节的转合上都有漏洞。高鹗本虽然通行,但也难服众人心。毕竟不是同一个人,毕竟不曾历经同一件事,毕竟不能在某一个时刻,有同样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只有莎士比亚才能写出,而且只有莎士比亚人生阶段才能写出,哪怕是他自己,创作的灵感一旦消失,也许世界上就错过了这伟大的剧作。
我想遗憾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大的美。一幅画、一幅字往往会有留白。像一层窗户纸,将要捅破,但未捅破,可我们似乎能察觉出其中妙处!曹老师给我们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在大观园里遐思。
周汝昌先生说他不喜欢别人加一些“红学泰斗、红学家”的头衔给他,他是真心喜欢《红楼梦》,真心想和曹老师交朋友,这是我们热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