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 · 莫罗阿,法国著名作家,近代文化名人,于 1939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布朗勃尔上校的沉默》,传记《雪莱传》《巴尔扎克传》等,演讲集录《人生五大问题》。他的大量作品属于法兰西优秀文化之列,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他一生精进艺事,认为 “艺术乃是一种努力,于真实世界之外,创造一个更合乎人性的天地”。
关于本书
《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从人的天然本性出发,揭示了婚姻、家庭、友谊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合理性。通过对各种人际关系冲突的分析,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进而从而帮助人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其中文译本由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译,其优美流畅的文笔还原了书中的精辟分析和名言警句,令人读之大受启发。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男女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我们的愿望和幸福之间,天然就是有矛盾冲突的。不断的冲突、不断的调和、不断的平衡,才是婚姻与家庭的本质;反过来,婚姻与家庭所具有的制度和形式感,也保证了我们能获得这样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正因为如此,正视矛盾、接受矛盾而不是试图逃避和消灭矛盾,才是我们享受婚姻与家庭幸福的办法,才能让我们活得更淡定,更快乐。
前言
《人生五大问题》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书名取得很宏大,但它并不是很厚的一本大部头,而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只不过讨论的倒真是一些人生大事:婚姻啊、家庭关系啊、幸福啊等等。
这些话题从古至今,已经有无数名人学者谈论过了,甚至成为了专门的学科。但即使放到今天它们依然是常谈常新。就拿家庭来说,网上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关于 “原生家庭” 的讨论:人们倾向于认为,原生家庭的文化氛围、知识水平甚至情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前途。还有 “父母逼婚”,这也是不少影视剧热衷于表现的。被 “逼婚” 的年轻人总觉得压力很大,恨不得从此不要再回家。
家庭生活常常让我们感到烦恼,但我们大多数人却还在积极组建家庭。不仅如此,对于爱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人类往往也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揭示了婚姻、家庭、友谊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合理性。作为一部教育著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人际关系冲突的分析,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进而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同样是探讨人生重大问题,有的书说教意味太浓,有的书则偏重社会学等学术分析、让大众很难理解。而《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人性,以聪明和幽默的方式来剖析我们人类的本能,不但引经据典找了很多名人名言来作证,并且结合了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让人觉得很接地气,容易产生共鸣。
更重要的是,本书的中文译本是由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译的。傅雷先生一生翻译了大量经典的法文作品,包括罗曼 · 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他不仅在翻译上拥有卓越成就,在教育方面也是独树一帜。这本《人生五大问题》便是他送给恋爱中的儿子的礼物,希望他在面对爱情、婚姻和未来的人生时能少一点人性的冲动,能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摸索到属于自己的路。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男女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我们的愿望和幸福之间,天然就是有矛盾冲突的。不断的冲突、不断的调和、不断的平衡,才是婚姻与家庭的本质;反过来,婚姻与家庭所具有的制度和形式感,也保证了我们能获得这样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正视矛盾、接受矛盾而不是试图逃避和消灭矛盾,才是我们享受婚姻与家庭幸福的办法,才能让我们活得更淡定,更快乐。
这本书的作者莫罗阿是法国著名作家,以传记写作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 “金句王”。因为在他的不少小说和传记作品、包括在这本书中,他都写出了很多关于爱情友情与人生的金句,句句都可以被摘录下来当座右铭。比如他谈家庭:“在家庭中,统治着生活的是最庸俗的一般人。正如一个家庭散步时,是走得最慢的脚步统治着大家的步伐。” 再比如谈婚姻:“不少幸福的婚姻,在数年之后已变成真正的友谊。凡友谊中最美的形式,如尊敬、如精神沟通,都具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傅雷先生的译本中,优美的文笔精准传达了书中的观点,名言警句更是比比皆是,一边读一边划线估计你都忙不过来。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叙述书中内容。本书既然叫《人生五大问题》,显然是讨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婚姻、父母和子女、友谊、 与经济机构、幸福。
其中,婚姻、亲子、友谊的确是我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几种人际关系,但 “政治机构与经济机构” 这个话题看上去却不属于人生重大问题。实际上,作者在这个部分特别分析了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由此引导我们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人生幸福的可能。
而本书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 “幸福”,这可以看作一个总结性的部分:当我们已经看清楚婚姻、亲子、友谊、政治经济等事物的本质之后,就可以来学习一下具体的办法,将这些东西都整合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幸福。
从本书的整体内容结构来看,婚姻及亲子话题古已有之,而且与我们生活的结合紧密,更受现代人关注,相对而言是本书较为重点的内容。另外再加上本书带有总结性质的 “幸福” 话题,我在这里主要为你讲述的是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人类天性偏爱自由,男女之间差异堪比火星和水星,但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婚姻?
第二个重点,为什么我们总在反叛家庭又回归家庭?家庭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第三个重点,“不幸” 与 “幸福” 真正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 “练习” 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第一部分
好,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为什么需要婚姻?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上学上班、结婚生子,这是每个人都要度过的人生流程。人人都要结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作者在第一个篇章里就开宗明义地告诉你:结婚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并不需要婚姻。
作者罗列出了一系列欧洲名人及学者谈到的 “不宜结婚” 的理由。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理由就是,两性之间之所以会互相喜欢,基础就在于心灵的爱欲和身体的肉欲,而这些欲望天生是会变化的。今天因为一个微笑而爱上你,明天可能因为一句刻薄的话而讨厌你。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婚姻的誓言去束缚自己的本性?
婚姻会束缚本性,所以不要结婚。韦小宝就曾用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娶七个老婆辩护,现代社会里有不少花花公子也常常会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但在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对此加以道德评判。因为本书的讨论出发点是人的天性。
除了刚才那个不结婚的理由之外,还有观点认为,结婚会减少男人的勇气和力量。中国民间有 “妻管严”“耙耳朵” 之类的俗话,就是说男人结了婚之后会被女人管住,凡事都听老婆的话。西方教会也会规定教士们保持单身,他们认为单身更能给予一个男人力量。
在摆出这些反对结婚的理由之后,作者亮出了他的态度:的确,这些对婚姻的攻击都挺有道理的,但是数千年来,婚姻依然顽固地存在。这说明婚姻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这理由更强大。这个理由就是:美好的爱情让男女互相欣赏、愿意厮守在一起,但如果没有任何制度去支撑他们的相爱,这种关系很容易就会分崩瓦解。
对于这一点,作者还是从人的天性出发来分析。每个人天生就是自私的,会利用其他人来保障自己的舒适和安全。如果任由大家这么自私下去,天天打架,这日子也不要过了。所以我们需要与之相反的本能来对抗这种自私,这就是性爱的本能和母性的本能。当一个男人和女人相爱了,这就发挥了性爱的本能;当男女同房,女人生下了孩子,这孩子便带来一种母性的本能。如果三天两头因为一点点矛盾闹分手,这两种本能就没办法持续地得到满足。所以婚姻既满足了我们的本能,锻炼了我们的忍耐力、包容心,也让男女之间最初的美好关系得以长久维系下去,这正是婚姻诞生并且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点,也有人表示,满足恋爱生子的本能,并不一定需要婚姻啊?我也可以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放纵不羁啊。作者对此也做出了分析:那种无节制的纵欲,本质上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快乐,长久以往会让人产生厌倦和无聊感。
不仅如此,爱情本身还具有 “排他性”,恋爱男女中的一方如果滥交,很可能会招来对方的嫉妒和反抗,从而让两人的恋爱关系无法继续下去。在当今世界上,一夫多妻制远远少于一夫一妻制,这就是一个明证。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婚姻之所以延续下来,是因为满足了我们性爱和生育的本能。但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婚姻所带给我们的满足早已不仅仅是生理层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比如追求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同时也包括一定物质层面的因素,比如集合双方家庭之力,让下一代更好成长等等。这样看来,作者的这个观点是具有一定时代局限的。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指出,建立婚姻其实并不难。换句话说,在不考虑财产等外部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但这似乎和我们的体验相悖。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都听过大龄未婚的人这样抱怨:我们不是不想结婚,就是遇不到合适的人啊,没有共同语言啊,就是不喜欢啊,怎么办?
而作者对此的观点是:只要两个人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程度、智商情商都差不多,就算一开始没有爱情,后来也会慢慢产生的。对于很多人强烈追求的所谓 “灵魂的共鸣”、“共同的语言”,作者也提出了一个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的结论:我们人类,尤其是女人,并没有那么在乎精神思想上的交流。最初决定两个人是不是能走到一起的,多半都是外表的吸引,也就是性的吸引。正因为如此,要构建一个好的婚姻,其实只需要有大致相当的个人条件、足够真诚的态度和一颗包容忍耐的心就足够了。
但事实上,门当户对的个人条件、真诚的态度和包容的心,往往可以成就一桩婚姻,却未必能成就幸福的、好的婚姻。对于男女双方而言,性的吸引只不过是爱情的开端,在漫长的岁月里,要想婚姻持续下去,还需要有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需要平等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如果双方的教育背景、性格脾性相去甚远,要实现这一点就比较难,婚姻也就难以为继。这样看来,作者此处的观点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婚姻的实际状况。
在现代人的理念里,自由婚姻的基础一定是爱情,而在作者看来,爱情大部分源于我们的想象和感受,或许跟被爱的那个人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其实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名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就曾表达过,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爱你,这是我自己的强烈感受,和你是不是爱我、你是不是足够优秀没什么关系。世界名著《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英俊帅气的男主,到最后才发现,她爱的不过是她想象出来的男主。
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婚姻所需要的那些主观因素,比如 “合适” 啊、“喜欢” 啊等等,其实都可以在双方长期的交往中被构建出来。所以婚姻没有那么难,婚姻也值得你拥有。事实上,作者的这一观点放到现代来看未必能引起共鸣,毕竟在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里,爱情一定是构建婚姻的前提。不仅如此,构建婚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在大城市里要结个婚,有车有房已经成为起码的门槛。正因为这样,结婚在今天来看,并不像作者说的那么容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龄单身青年越来越多的当下,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的确具有启发性。比如他犀利地指出,我们有时候并非为了爱不肯将就,而是没有遇到符合我们颜值要求的人;我们一味追求所谓的共同语言,不过是不想花功夫去和对方一起学习和成长。婚姻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本书提出的看法可以供你参考。
第二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为什么需要婚姻?因为婚姻让男女之间的相爱得以持久延续,让我们的性爱本能和母性本能都得以满足。结了婚,就算建立了家庭;再生了娃,这个家庭就更完整了。这就说到了接下来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在讨论婚姻的时候,作者着重指出了人类婚姻本身具有的矛盾性:渴望自由却又需要婚姻。而在对于家庭的讨论中,本书同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矛盾,也就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两种特质,一种是有力的保护,一种是特别的烦恼。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往往是同时让你感受到的。
正如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你的父母家人总是在无私的爱你,不因为你贫穷或富有,他们就是爱你;而很多家庭里的年轻人却总想着要对抗父母,要逃离家庭。他们当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仍然想逃。这就是家庭带给我们的矛盾感。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家庭给予孩子的有力的保护。这种保护最初和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母爱。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就是他全部温暖和安全的来源;而对于母亲来说,孩子也是她所有快乐和慰藉的去处。他们彼此之间是非常忠诚的爱护关系。这种完全无私、无害、带着强烈的温柔和保护的爱,是家庭温暖的重要来源。
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就有了一个重要作用:让我们完全放松,展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本来面目?当我们走出家庭,我们是工人、医生、律师、职场白领,我们总是在扮演一些角色,展示某种态度和做法。当我们与家庭之外的人交流时,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注意沟通方式、注意社交礼貌…… 简单来说,我们必须得 “端” 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塑造成某种样子,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扮演各种在社会中的角色,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
而当我们待在家里的时候,因为和父母的关系已经足够熟悉,并且家庭给予我们的氛围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所以我们可以在累的时候不发一言,直接回房睡觉;我们可以仅仅和父母坐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各做各的事,而不需要考虑如何找个话题,让气氛不冷场。
一句话,当我们回到家,我们感到很自由,却又不孤单。
当然你也可以说,作者提到的这种家庭的自由与放松,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所变化了。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年轻人吐槽说不愿回家。因为回去以后要面对来自父母和亲戚的各种 “逼问”:工资多少、有对象没有、什么时候要娃…… 过于泛滥的关爱变成了无形的压力,反而让回到家的孩子感到喘不过气来。
但也正是这个变化,说明了一百年来家庭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印证了本书接下来要提到的家庭的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特别的烦恼。很显然,家庭并不总是让我们感到开心的,那么烦恼来源于何处?
本书认为,家庭之所以令我们感动烦恼,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平凡化”。意思就是,虽然家庭会让孩子们感到自由无拘束,虽然父母会无条件爱他们的孩子,但也正因为这种 “无条件”,让父母也看不到孩子的独特之处。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在学校登台演出时,父母往往都会去捧场。而且无论孩子演得如何,他们都会热烈地鼓掌;而当这个孩子上了大学,头一次在专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家里的老祖母可能也会去充当听众。虽然祖母一点也听不懂,却仍然会为这个孙子深感自豪。
父母为你鼓掌,老祖母为你骄傲,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你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懂你,而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
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平凡普通,没什么特殊的价值了。毕竟,只要孩子和父母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变,孩子永远都能轻易获得家人的爱和宽容。
在作者看来,这成为很多年轻人想要逃离家庭的关键原因。因为他们渴望彰显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显得独特。
家庭的烦恼让年轻人想要逃离,而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也会感到焦虑和手足无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尴尬关系难免让人感到沮丧,由此就带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话题:作为父母,应当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以及这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本书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应当放手让孩子去闯,去经历属于孩子自己人生应该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实际上,父母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孩子种种告诫,殊不知这些告诫对于年轻人都是耳边风。如果他们自己不去走走那条路,不去摔得鼻青脸肿,不去体会那种痛苦,他们也就无法真正获得教训。这就像不去尝尝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味道?
在分析了家庭所具有的双重特点,以及父母对孩子应有的态度之后,作者总结了好的家庭应当是什么样的。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就是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他温暖的爱、平等的看待;在孩子长大以后给予他适当的建议,而不是强制的逼迫。
至于孩子们总是想要在一定年龄逃离家庭这件事,他想逃就让他逃吧。“逃离” 来源于本能,来源于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追寻自己的渴望,是自然而然的;而逃离之后的回归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扮演各种角色,总会有疲倦的时候。只有回到家中,他们才能摘下面具、重新成为自己。这也正是家庭对于我们的意义。
第三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家庭给了我们非常珍贵的自由和放松氛围,是我们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但同时,家庭无条件包容我们,反而导致我们逃往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两个相反相成的特质,也就是家庭对于我们的意义。那么,结了婚、成了家,我们就真的就能获得幸福了吗?下面,就让我来为你说说本书最后一个重点:人生的 “幸福” 到底能否通过练习来获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常常感到不幸福? 如果一个人整天躺在病床上,总是忍饥挨饿,他肯定很容易产生不幸的感受。而实际上,无论是在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有太多人早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但还是常常感到不幸。这样的不幸往往来源于其他的情形:比如欲望的不满足、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内心的冲突与纠结、对未来的莫名担忧、生活的无聊和烦闷等。作者指出,这些 “不幸” 其实并非真正的不幸,只是你所 “感到” 的不幸。他认为真正的不幸只有两种,就是贫穷与疾病,因为那是威胁到你生存的。
也就是说,不幸和幸福,说到底只是我们的一种心理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往往是被我们 “创造” 出来的,并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练习,让 “不幸” 的感受转变为 “幸福” 的感受。
作者结合古人的智慧和他自己的洞察,提供了五个让人生更幸福的秘诀。所谓 “秘诀”,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你进行一次自我的反思,让你看到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很多事正是造成自己烦闷不幸的根源,而一些微小的改变就可能带给你美妙的幸福感。
第一个秘诀就是,不要总是回想过去的事。要往前看,不要老是往后看。有些人总喜欢反复去想那些已经无法补救的事,对着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样做除了增加你的不幸感,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第二个秘诀:既然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与其一味地伤心哀叹,不如重新开始新的尝试。你只有真正开始行动,才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快乐。比如你有了一个创业的点子,你把这个点子到处说给朋友们听,这样的兴奋和快乐只能持续一时,很快就消退了;而当你脚踏实地开始创业,把这个点子一步步变成现实,那种持续的成就感将一直激励你,最终演变成创业带给你的幸福感。
接下来说到第三个秘诀,为了人生的幸福起见,你得选择一些合适的伙伴。生活伙伴,事业伙伴,旅行伙伴都可以,总之你得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我们的老祖宗早说过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和一些不理解你、不愿意支持你的人混在一起,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已。
第四个秘诀对于女性来说可能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去想象那些还没发生的灾祸。女人天生比较缺乏安全感,无论是未婚的单身女子,还是已为人妻或为人母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担心未来。
要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为未来做计划、做准备,而是指出,我们对于未来的大多数想象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并且是夸大的。整天沉浸在这些类似 “幻觉” 一样的想象中,而忽略了当下的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关于幸福的最后一个秘诀,其实是说给那些已经觉得幸福的人听的。作者认为,如果你现在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千万不要忘了让你感到幸福的那些好品德。比如你一贯勤恳工作,终于实现人生目标或事业有成,成为人生赢家,此时你就应当继续保持对工作的勤恳态度,而不应该变得狂妄自大。否则,好运可能变成厄运,幸福也可能转化为不幸。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两性之间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充满了差异和冲突,但这些问题在无婚姻的自由状态中依然存在。而婚姻既满足了我们 “异性相吸” 的本能,又能帮助我们更深切真实地了解另一个性别,同时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包容力,所以婚姻关系的出现和延续带给了我们最重要的愉悦,也就是精神上的快乐。
其次,我们说到了,所有家庭都同时拥有美好的温暖和可怕的压力这两方面的特质。这使得我们对家庭的态度也是二合一的:一方面,我们从家庭中得到无条件的爱,这种爱却也让家人看不出我们特别的价值,所以我们总想逃离家庭;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中担任各种职务,扮演各种角色,只有回归家庭才能真正恢复自己的本性,因此我们又需要回归家庭。
最后,我们说到了,无论你是贫穷或富有,无论你处在人生怎样的阶段,都可以通过一定的 “练习” 来获得幸福感。这种练习的核心要点就是:不要太执着于过去,不要去想象尚未发生的灾祸,同时要勇于行动、不要让事情停留在口头上。
除此之外,在 “论友谊” 这一章中,作者指出,是灵魂与性格的相契合造就了友谊。而友谊和婚姻都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才能维持下去。夫妻、父母和朋友,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组织。在谈到政治与经济对人生的影响时,作者认为,相比婚姻家庭制度的稳固性,政治经济制度则是摇摆不定、持续变化的。但也正是这样不断的冲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推动大众的财富理念、自由观念不断更新。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关于它的一点争议。在本书的第一篇章 “论婚姻” 中,作者对男女本质的不同进行了阐述,其中透露出来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 “直男癌” 思维。
作者莫罗阿认为,女人天性倾向于爱和家庭,而男人则专注于外界和行动。如果女人想要支配男人或是改造世界,这女人便很可怕;反之,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停留在家庭的安乐窝里,不思进取,他也就不是个男人了。
先别急着对这样的说法大发雷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莫罗阿独有的。即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下,这样的观点依然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比如我们往往会认为,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人是 “女汉子”,一个愿意为妻子洗衣做饭的男人不像个 “男人”。
为两性打上不同的性别标签,这其实是一种本能,并延续至今。它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两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去正视这种男女之间清晰的标志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两者不断的摇摆中去追求一种宽容和平衡。
当然,以绝对的方式来区分两性,实际上就是以人为的手段去遏制人性,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早已是不合时宜的了。女人也可以上阵杀敌,男人也可以照顾孩子,这只与个人的性格和选择有关,而不应当作为僵化的教条和规则被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