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德国小镇上。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外的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天真善良的女孩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面包,可有一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整本绘本是灰冷的色调,让人感到压抑、窒息。与这种可怕、绝望的氛围格格不入的,是两片刺眼的红色:一个是纳粹市长手臂上的红袖标,一个是女孩头上鲜红色的蝴蝶结。那红袖标,无疑是战争的血腥与罪恶的象征,而那鲜红色的蝴蝶结,则是一抹生命的亮色。故事的结尾凄美而感人:女孩死了,她生前曾经站过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开出了与她那红色的蝴蝶结一样鲜红的番红花。
那是一段残酷到连人心都会冻结的历史,但是故事中的小女孩罗斯·布兰奇却拒绝当一个旁观者,而以她纯真善良的心和不求回报的善行,融化了冰雪,带来了光明。
是的,儿童的成长需要笑脸、鲜花和巧克力,也需要本真人性的精神来滋润。让孩子了解阴冷,了解苦难,了解罪恶,也让孩子了解那罪恶的冬天里有一抹人性之光!
【学情分析】
本次讲课针对的学生是3-6六年级学生代表,年龄段8-11/12岁,与罗斯布兰奇相仿的年纪,也会对战争产生同样的视角,这样在学习中更会产生共鸣,通过绘本特有的方式进行对战争的描述,对孩童心灵真善美的赞扬。
【教学目标】
1.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2.引导孩子从图画和文字中读出更多的内容,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感知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铁丝网”和“小花”你会联想到什么?
师:“铁丝网上的小花”你还会联想到什么?
二、走近图画,阅读故事。
1.(出示封面)这是什么场景?这样的封面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提示?
砖砌成的墙,给人以压抑冰冷沉重的感觉,暗示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一个小姑娘正从窗口向外张望,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玻璃窗倒映出一幅战争后的疲惫场面,暗示小姑娘处在战争的大背景中,而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以一个小姑娘的视角看战争。
2.我们一起走进《铁丝网上的小花》,教师范读。
a、走进作者
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独特的成长经历
b、走进文本
教师范读,在阅读中引发学生思考,绘本的画面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更多的思考如何进行主题情感培养与感受战争的残酷、感受主人公的美好的心灵。
3、读后交流
师:亲爱的孩子,这篇绘本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想说的话和老师分享呢?
师:最鲜艳的纳粹旗和小女孩罗斯·布兰奇头上的蝴蝶结,他们代表这什么呢?
a、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辅助学生了解战争,同时将写作背景渗透,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同时产生布兰奇似的体验。
b、讲解集中营里妇女和儿童悲惨的命运
c、阐述战争结束
4、讲解华沙之跪
5、铭记历史:我们经历过的灾难、我们经历过的回忆、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6、引出“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真正的强大并非以自己的力量给世界带来伤害,而是给世界创造美好、带来幸福。
7、领诵《儿童和平条约》,激发学生产生追求和平的共鸣
8、鼓励写作:
a、亲爱的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看着文中的小女孩,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b、如果根据《铁丝网上的小花》来写一首诗,你会写给谁?把你想到的关键词先写下来。
三、教师总结
师小结: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这本图画书中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杀戮的场景,但是它却用间接的手法清晰地传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它以平实、简洁的叙述语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画面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解和体味纳粹的邪恶以及犹太民族在二战中经受的苦难。更为重要的是,书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主动地在那种恐怖狂热的氛围中,甘冒风险为那些被囚禁的犹太儿童送去食物,她的冒险动机是什么,我想,作者要传达给读者最重要的信息还是做人的基本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