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在30岁这年回县城买房?

高中毕业,自考大专,无背景,无学历,无能力,简称80后的三无人员。换过很多工作,基本同属底层人民工作切换,并无实际意义。

对工作,我找不到突破口。

对生活,我并不指望有白马王子拯救我。

23岁那年,我妈逼着我相了无数的亲,最终我选择了一个能力相当对我尚可的男人。别人都说要不嫁给爱情,要不嫁给物质。而我,只图我妈不唠叨。

结婚时,老公家镇上有一套房子,所以我还像往常一样,赚多少花多少,完全没有考虑过买房。

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才觉得赚钱后该对自己好点。我所谓的好就是把钱花光。

婚后带孩子的前两年,我住在镇上觉得挺方便的,楼下就有小卖店,隔2天就有集市,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学校离家不过几分钟,心满意足地觉得这日子挺滋润。

最遗憾的是老公远在他乡,而我是独自带孩子。农村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慢慢地我也习惯于丧偶式婚姻。

16年,17年县城房价在逐渐上涨,身边同龄人很多都在买房子,他们精心挑选,对比位置户型价格,朋友规劝我该买套房作为资本,我却马上推辞。内心里是毫无波澜的。因为买房需要的首付款我们根本拿不出来。虽然很多朋友也是父母出资,但我却倔强的以为自己是不会当啃老族的。

我自认为孩子在我曾经读过的镇上小学读书也是毫无问题的,在那里读过小学的人不也是有考上大学的吗?现在,我为自己的想法汗颜。

其实在房价上涨之间,我妈也在县城来回奔波看过无数个楼盘,而且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味儿说,我给你们拿一半的首付款。当时我竟然傻乎乎地拒绝了。

17年,我外出务工,选择的城市是妹妹读大学的温江。妹妹在培训班教钢琴,她告诉我她教的孩子有3岁多的。3岁多就学钢琴,而我的孩子已经4岁半,只知道玩,数字都不认识。

再慢慢地在这个教育氛围特别浓郁的城市里发现,别人家的孩子从小都在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他们吃的住的玩的,环境的优越性,父母都在身边的安全感,我的孩子都没有,我甚至都不能陪在他的身边,根本不知道他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

第一次有了害怕感,我这样不合格的母亲,已经在孩子的起跑线上输给别人一大截,以后他长大了会不会埋怨我不为他着想?

18年7月13日,同学告诉我她下个月要回老家买房,问我要不要一起看看。当时我以没钱推脱,她说你难道不为你儿子着想吗?顿时,脑袋里哄地一声炸开,为了孩子,我也得考虑后来的路。

第一次买房的欲望强烈地占满了我的大脑,我赶紧给老公打电话,告知他我的想法。他说好的,让我跟爸妈商量。我跟两边父母打了电话,结果他们都很赞同我的想法,特别是公公,他说7月大概是楼市的低谷,让我第二天就回去看房。

14号我就请假回老家了。提前联系好中介,想买二手房,一是懒得装修,二是想接孩子到县城读书。可是看了2天的二手房,不尽人意。县城城建不是很合理,很多老房子是没有小区设施,独栋,步梯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以后父母老了跑楼梯也累,暂时放弃老房子的选择。

稍微有点小区配置,大概存在了20年,一套100平左右的中等装修的房子,大概60多万,并且要全款。我只能呵呵作罢。也可能是急于一时想把房子的事情解决,并没有太多时间在此耗着。于是着手看新楼盘。

17年初朋友买的新开商场旁的高档小区4400一平,当我18年7月回老家看房时,已经涨到6000多一平。稍微离城中心近点的楼盘大概都在6000以上。或者没有楼层可选的偏远一点的楼盘,也要5000多。而且很多楼盘已经售空。

辗转于城中心与新开发的城东新区,最后决定在城东购买一套。我知道如果此时不买,过段时间房价可能又会高出好几万,是我们这些底层打工者再怎么辛苦也追不上的速度。

县城卖房流行期房,但我们这套是现房。正因为是现房,只有2楼和顶楼可选,我们一家子去看房时,父母一致认为2楼采光也不错,然后我就签了购房合同。

小区一共有11栋房子,我选的这个是1期,年底就交房。后面还有2期3期,期限更长远一些。小区斜对面是汽车站,挨着的是新建的湿地公园,紧接着还要修建县医院分院和体育馆,城东学校于18年9月已正式开学。附近的环境也还不错,等两三年发展起来,并不比城中心地区差。

县城的城中心参差不齐的耸立着老旧房子,并没有多少规划,边缘上逐渐地开发出更多的电梯房,小区的建设跟着大城市里学习,新建的小区物业的配套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式的楼房。

从有买房的念头到买到房,前后只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可能太过仓促,总归是一家人都决定好的事情,也不算是错事。

我想我也并非只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在外漂泊了这么些年,从未有过稳定的家,租房子的落魄估计只有漂过的人懂得。

现在我终于是有房的人了,终于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避风港。我可以住在自己的家里,在县城里谋一份简单的工作,陪伴着孩子成长。足矣。


公众号:来自农村的油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在30岁这年回县城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