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之自卑情结与优越目标、早期记忆和梦(21天读书笔记打卡活动第4天)

      继续学习分享《自卑与超越》,今天的主题是自卑情结与优越目标、早期记忆和梦。

      一、自卑情结

      任何一种凌驾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如:一个担心自己太矮的人总会踮起脚尖走路。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大声的说话、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首饰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卑感如:孩子们见到动物园里的狮子,有的躲在妈妈背后;有的站着不动浑身发抖;有的凶狠的瞪着狮子,问妈妈:“我能想他吐唾沫吗?”

      当问题出现时人们无法适应或面对,并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体现。愤怒、哭泣、逃避责任的辩解一样,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由于自卑感总是带来压力,所以人们总是做出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但这些举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指向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真正的问题被搁置起来,置之不顾。人们更在乎“不要失败”而非“争取成功”,表现出来便是犹豫不决、故步自封、甚至畏缩逃避。

      自杀是逃避困难最彻底的表现。当人们确信无力改变任何事情时,往往会产生逃避的想法,极端到自杀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谴责或复仇。自杀者总是将他们的死归咎于他人,仿佛在说:“我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人,而你却对我如此残忍。”

      爱哭的孩子和饱受羞怯、窘迫、负罪感困扰的人们一样,他们的自卑情结都很明显,很乐意承认自己的弱点,承认他们无力照顾好自己。他们想要隐藏的是对支配地位的迷恋,是不惜一切代价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欲望。与之相反,爱吹嘘的孩子变现出来的是看似优越情结,但只要我们观察他们的行为,就会轻一点发现他们不承认的自卑感。

二、优越目标

      每个人的优越目标都不同,它源自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描绘。同生命的意义一样,优越目标同样是靠着点滴暗示和摸索猜测得出的,它是人一生的推动力,一种动态的取向。没有人能完整清晰的描述自己的优越目标。

      比如主动的职业选择往往是在为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而进行补偿。如:立志成为医生的人往往在他们的童年很早的时候就面对过死亡。死亡给他的最大印象是不安全感的威胁,便致力于为自己或他人找到对抗死亡并增加安全感的方法。也有人将成为老师作为他们明确的目标,但如果一名老师的社会责任感较低,那他的优越目标可能是通过当老师成为小范围内的大人物。或许只有在比自己更弱小、更没经验的人面前他才会觉得安全。而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则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是真心希望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

      比如严厉父母的孩子更容易撒谎,同时伴随其他的不良行为。因为,若不是真像会带来危险,撒谎就毫无意义。当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实情时,往往心理又想战胜父母的渴望,只有制造麻烦伤害父母才能从中活得优越感。

      可见,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们所共有的,我们要怎样来帮助那些在寻找优越感的道路上走岔了路的人呢?关键词是“合作”,没有人能够完全缺乏社会情感,正如罪犯之间也存在配合。他们只是失去了将生活导入正途的勇气。自卑情结告诉他们“合作成功这种事不属于你”,人们在真实的生活问题前掉头离开,转而忙于与虚幻的影子战斗,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力量,获得自我安慰。

      三、人格之钥—记忆

      所有的心灵表达中,最能揭示真相的是记忆。记忆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提示器,记录着关于自己的局限和各种事件的意义。世上没有偶然的记忆。人们只会选择自认为与个人问题有关的部分纳入记忆,不管它有多么的含糊不清。这些记忆代表着他们的人生故事,一个可以不断重复以摄取温暖或舒适感的故事。如果遇到了一个难题,人们就会唤出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调试好恰当态度的记忆,以便应对当下的情形。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忆起到的作用与梦相似。许多人在需要作出决定时都会梦到他们曾经成功过关的某场考试。他们将自己的决定视为一场考试,试图重新找回过去成功时所拥有的那种心态。

      一个人的记忆永远不会与他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如果生活方式改变,他的记忆也会随之改变。他记忆里的故事将完全不同,或者,他会为记住的事情赋予完全不同的解读。

      早期记忆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以最本源的状态和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展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童年的记忆必定与一个人的主要兴趣密切相关。所以,早期记忆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早期记忆是否清晰准确相对而言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个人对世界的判断与解读。第一个记忆体现了个人生命观的基本准则,这是第一次令他感到满意的对于个人态度的表达。

      四、梦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梦是对未来的预测。祖先、精灵和鬼神会通过梦来影响人类,并为人类指点迷津,古代的解梦书会根据梦境来分析一个人的运道。

      但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都有它们统一的潜在目标,在梦里它们也一定在追求着同样的优越目标。梦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产物,并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梦做梦的人只是希望能够在睡梦中轻松解决掉他们的麻烦。每个梦都是一种自我欺骗,背后都是一处个人生活方式中的薄弱点,它的目的是制造出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有助于在特定的情形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如:一个学生面临考试,如果他的生活方式中存在逃避的因子,那么他可能梦到自己身处一场战争之中或正站在深渊的边缘,他把考试比喻为战争或深渊,他有足够的理由感到害怕和往回跑,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我欺骗。如果这个学生更有勇气,对人生也更有远见,但他仍旧需要一些支持来增加信心,他可能会梦到自己站在一座高山之巅,他将注意力集中到所期望的成功之上,唤起了相应的感觉来鼓励自己。


      通过今天内容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童年对一生的重要影响,教会孩子合作的意义和持续的引导孩子树立正向的优越目标是如此的重要。想起了儿子之前说过做梦的事情,大概的内容是正常上学的日子学校因故放假,然后我陪他玩了一整天。可见,儿子非常渴望我能在工作日有更多的时间陪他玩。怎奈,最近因为工作忙经常加班,回到家没多久他就被要求睡觉了,每天和他玩乐的时间实在是少。

      借用打工梗自勉一下: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高效打工,早回家,多陪伴。

《自卑与超越》之自卑情结与优越目标、早期记忆和梦(21天读书笔记打卡活动第4天)_第1张图片
加油,打工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卑与超越》之自卑情结与优越目标、早期记忆和梦(21天读书笔记打卡活动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