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兹的天才教育法——比达芬奇智商还高的天才养成 (完整)

话不多说,今天我们介绍一下《赛德兹的天才教育法》。

本书既然被列入世界上最受欢迎的9种育儿方法之一,那么自然要隆重介绍下作者其人。鲍里斯·赛德兹,犹太人,出生于波兰,后来为躲避犹太人迫害从俄罗斯逃亡至美国。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取得心理学硕士、博士和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四个学位,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顺便介绍一下,该书的主人公,作者的教育方法的实验成果——威廉·詹姆斯·赛德兹,美国著名的神童,据说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智商大致在250-260之间,11岁即入学哈佛大学。著有8本书,发明一门语言。不过由于后期发展不及预期,又于40多岁中风去世,因此背负悲剧天才之名,但其实他的后期发展掺杂了时势和政治的因素,因此最苛刻的评论家也不能否认他的天才。

下面开始正式介绍本书内容。先说一下作者的思想来源和主要观点,塞德兹的教育方法汲取了卡尔·威特教育法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儿童的先天能力惊人,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儿童的先天个性,培养他们独特卓杰的见解,使其具备勇于追求真理的首创精神。全书共有十一章,经梳理后本文将以5个角度进行介绍。

一、首先,作者对当时代人们的错误的早期教育观念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纠正之。

1.关于早教开始的时间,作者认为早期教育应该越早越好,小塞德兹便是在1岁半时开展的。而且有一个观念直至100多年后的今天都不觉落伍,作者认为家庭教育是远重要于学校教育的。因为在100多年前的当时,大多数的人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儿童不需要早教也不需要家庭教育,到6岁后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剩下的教育任务就是老师和学校的。当然有的富有家庭把教育任务全部交给家庭教师。塞德兹立场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首先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学校教育的现状目标是将大部分学生培养成平均水平的学生以升入初中、高中,而不是以优秀健全的人为目的。因此,无论是早期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家庭的作用远远重要于学校,不要抱着交给学校万事大吉的心态。

2.在学校课程设计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内容是满足大多的,因此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在做无用功,将时间浪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的重复练习。诚然,刻意练习是有必要的,但超过限度的重复练习无疑是浪费儿童的天赋。然而,作者认为知识越多,则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注意,这里作者并不是说学历越高,成功概率越大。跟作者培养目标的观点一脉相承,在知识方面,作者更注重追求真理而非刻板的记忆。

作者因为小塞德兹求知的态度还特意有一次谈话。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作者看到儿子在家看无聊低俗的书籍,一问之下,才知学校的课程太简单,小塞德兹作业全部完成后就学其他同学看那类书。紧接着作者借教育儿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追求真理这一观点。

3.作者对社会上盛行的功利化学习也进行了驳斥。他认为以实用、好就业为名干预甚至阻挠打压儿童的兴趣是对成长最大的伤害。这个观点大家是不是觉得放在我们当下也很适用?2019年热播的《小欢喜》中的家长仍代表了国内大部分人在选择专业上的态度。书中作者举例,有一个律师家庭的孩子本来兴趣是天文学,以伽利略为偶像。但律师父亲残酷的打压了他,并强迫他学习法律,背诵律条。孩子自此以后心灰意冷,一生痛苦。

4.有的家长把早教当作在家中教阅读和写字,并把自己认为的好的东西一鼓脑的塞给孩子,也不管他是否感兴趣。作者在书中态度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早教中的读写并不是目的,读写是为了下锻炼儿童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要为读而读。对于选择教授的内容而言,孩子不感兴趣的不强迫教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还会为日后学习埋下厌恶的幼苗。在这里笔者个人引入蒙台梭利的关于儿童学习吸收力的概念,虽然塞德兹没有提这个概念,但从理念上讲,他和蒙氏一样,都认为儿童学习并不像成人一样通过记忆或理解进行学习。相反,儿童学习是通过体验而内化吸收的,因此要根据儿童的学习特性进行教授。因为儿童是体验式学习,所以也不必担心教给东西是否超负荷。其实,只要教授方法得当,学习对于儿童就是玩乐的一部分。

5.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某个时期喜欢不停的问为什么。作者的朋友问他面对孩子无休止的提问怎么能够保持耐心。作者回答到保持耐心并不靠自己脾气好,而是因为自己深刻理解儿童提问的本能,好的耐心靠的是认知,而不是好脾气。对于给孩子提供帮助的方式合适,作者认为授之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孩子阅读的时候有生字,你不是直接告诉他,而是要教给他查字典的方法。并且作者以约翰穆勒为例,穆勒的父亲在穆勒童年时期有疑惑时都会先要求他自己思考,最后仍然答不出,才会将答案教给他。笔者钟爱的文化昆仑钱锺书先生在教育女儿钱媛时也是如此,当有不识的字或不懂的内容,钱先生会先让女儿自己查找,最后仍找不到,他才会告诉女儿可以在哪本书的第几页找到答案。

6.作者还在书中对人们疑惑的一个现象做了解释,即中国所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现象。他认为,小时候神童,长大后变得平庸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童年时优秀,父母就对其教育放松了,因此导致了天才变庸才;其二是孩子自己因为小时超越同龄人,变得骄傲自满,不再学习。

7.除上述观点外,作者还驳斥了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点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传达给孩子的是父母对他能力的不信任和否定,而且剥夺了他通过体验获得知识的机会。作者在书中用不止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前面讲了作者对错误的教育观念的驳斥,许多错误的观念时至今日仍然充斥在我们身边。辩明了观念,接着我们看看作者的观点中儿童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才是合适的。

1.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气氛温馨。家庭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夫妻关系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二是亲子关系要融汇。至于家庭气氛,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俯视。在家中要多聆听,少臆想,多民主,少专制。

2.家庭之中要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其实中小学思想政治就学过,只不过好的生活情趣总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克制自己的放纵,所以大家容易迷失,因此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需要每个家庭成员以身作则。要补充的一点是关于讲低俗故事的行为,作者书中举例小塞德兹和邻居孩子有一次听到世界末日的邪说而惶惶不可终日;另外有孩子因天主教徒父亲以地狱故事恐吓而变得胆小、怯懦;还有一群孩子因为听到鬼魂故事而害怕。

3.端正家风。看到作者写的端正家风的内容,我不得不抄一遍八荣八耻,因为内容基本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八荣八耻实在是太有概括性了,绝对是对良好家风的理论指导。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4.给孩子留一片活动和表达的自留地。作者说要给孩子活动和表达的自由,小塞德兹很早就有自己的一个独处房间,他可以自己在里边读书绘画做一切自己的活动,也可以邀请同伴在里边玩耍。另外就是要允许孩子要家中可以自由表达。而不是由家长说了算,因为首先家长未必永远都是对的,另外即使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表达出来是有利于纠正和身心健康的。大禹治水,要疏不要堵就是此理。

三、儿童的创造力是无与伦比的,保护并延长儿童的创造力是让其发掘潜力成长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的。

从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角度出发,需要知道的是,玩耍游戏是开发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儿童是可以通过游戏中习得很多能力,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锻炼演说、辩证性思维等,或者通过玩指南针了解磁场的知识。

对于今天普遍存在的儿童兴趣班,在100多年前是没有的,当时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一个课程,抱着的目的可能就是将来让其从事该职业。但作者在当时就有相当超前的理念,他认为孩子学绘画或者音乐,并不是抱着让他成为画家或音乐家的梦想的,而是让孩子在艺术中能够体会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的感觉,目的是培养儿童的专注力。而且,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能够让孩子更深刻的体验和输出一些抽象概念,比如通过音乐的抑扬顿挫教会孩子理解高兴、悲伤的情感,通过绘画对他人的情绪产生共情,培养儿童的同理心。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规则意识的养成无疑是必须的,正确的规则意识也是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挥的。但是让儿童守纪律懂规矩却也不是使蛮力就可以养成的。作者给出的策略是:让儿童形成纪律不能采用强迫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是通过重复,让孩子将规则吸收。因为强迫会破坏孩子的创造欲望,此时采用引导的方式可以发挥儿童自身本能,更有利于纪律的内化。

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并不是真空生存在世界上,也并不是只与父母接触,孩子思想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第一点就是要避免孩子因为个人优秀产生一种误解——天才是与众不同的,就要与大众格格不入。为了让大家警惕这种误解,作者书中就曾举例,小塞德兹就曾有这样的曲解。另外一个外界带来的影响是,孩子因为过大的压力,在遭遇挫折时会想到放弃。小塞德兹曾因为自学大学数学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情况,作者特意给儿子上一堂教育课,为他树立以挑战为荣的信念,让他认识到学习知识本质在于追求无限接近真理。

四、创造力的培养基本代表一个人智力的发展,而世界观则会影响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以何种方式应对问题做抉择。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同样是半杯水,乐观的人说还有半杯,而悲观的人说只剩下半杯了。因此,世界观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父母需要尽早帮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关于世界观,本文选择讲以下几个方面。

1.看人看事保持乐观而不盲目。苏东坡曾经说自己,眼见天下人,无一个不好人。虽然这是诗家言论做不得真。但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却经常这样教导,只告诉孩子世界和人性好的一面,而从不提及镜子的另一面——恶,以至于有很多悲剧就像作者书中的距离一样,骗子仅仅一句带你去好玩的地方就差点骗走邻居哈塞先生的儿子,如果不是小塞德兹向路人呼救,后果可想而知。当然,我们也不必陷入另一个极端,,让孩子什么都不相信,而是要交给孩子辨别的能力。

2.说起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分辨人事善恶的能力,再一个则是甄别好坏知识的能力。什么是好的知识,什么又是坏的知识呢?这个有某些部分是存在见仁见智的,但大体的规则还是有的,比如借恐吓以宣扬的末日邪说就属于坏的知识,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

3.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是很难全面客观认清事实的。因此,一定要教会儿童在做评价时要跳出自己的立场,全面观察某个人面对不同人不同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观察某件事对不同人和其他事件的不同影响再做下定论。

4.勇敢和勇气。关于勇敢的精神作者举了一个儿子对抗一个大孩子敲诈的事情,同时对比了邻居哈塞的儿子的表现,说明你如果面对恶势力一开始就表现出勇气,以后他们是不敢轻侮你的。这个可能对现在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的受害孩子家长是值得借鉴的。

5.尽早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也许家长会觉得残忍或者抱着长大自然会懂的心态。但是如果没有接受死亡教育的孩子骤然面临死亡事件时,他受到的伤害可能是大人无法想象的,可能这个影响会留在潜意识中影响终身。而提前做死亡教育其实相当于种牛痘,打疫苗,事先做脱敏实验,当孩子再面对时所受的伤害就容易恢复痊愈。

6.处理问题时家长种什么样的种子,孩子的性格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作者说种高尚的高尚,并以邻居哈塞做反例证明,一次哈塞的儿子踩钉子上将新球鞋划破了,哈塞狠狠的批评了他,批评集中于两点,一是儿子太不小心,这么不注意可能会因踩到钉子而残废;二是不应该穿新鞋跟小伙伴儿玩耍。作者认为,小哈塞性格中胆小和自私的果实其实就是在类似事件中哈塞的处理方式种下的种子。因为鞋子破了,小哈塞本身已经自责和不开心,父亲再加以夸大其词的批评让他变得胆小怯懦;而父亲批评他不应该穿新鞋跟小伙伴儿万玩,会让小哈塞认为鞋子划破的责任是小伙伴儿,让他不是自己承担责任而是推卸责任给他人,形成他自私没有责任感的性格。再一次,小塞德兹因为游戏中小哈塞的自私表现,与其绝交,即使在小哈塞生病期间也不愿意原谅去探望他。作者就此事教育小塞德兹,心胸狭隘和自私同意都是不好的品格,并鼓励儿子放下成见去看望自己的小伙伴儿。

五、培养自信的孩子

自信力对一个人成长成材以及做事的成功率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现在基本已经是共识了。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呢?作者自然也没有忽略,他在书中给出来具有操作性的培养自信力的方法。

1.家长要达成一个认识,那就是孩子未必就是错的,因此遇到一些状况时要能够冷静一下,深入了解发生问题背后的愿意再做处理。书中写到,有一次小塞德兹和小哈塞在哈塞先生家玩拼图游戏,两个人在房间内突然打起架来。哈塞先生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斥责小哈塞不懂事,不应该跟客人打架。也许很多家长为了表示尊重客人都会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但作者并不认为这样是对的。他跟哈塞沟通,让他先了解两个孩子打架的原因,再下定论。经过了解,才知道两人玩拼图时小塞德兹抱怨小伙伴儿像他的父亲一样古板不灵活,小哈塞因此才与客人发生冲突。作者借此例说,冤枉孩子是最愚蠢的错误。因为家长的冤枉会让孩子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是过错方,因此而变得消极。

2.为了便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力,父母要懂得及时将孩子从消极情绪中抽离。

即使是儿童教育的创始人,也会犯教育方面的错误。作者因此跟儿子真诚的道歉。有一次,小塞德兹帮保姆拿盘子把盘子掉地上摔碎了,作者轻率的骂儿子笨,直到第二天小塞德兹仍沉浸在对自己的失望中,在质疑自己的能力。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诚恳的向孩子道歉,并告诉他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就质疑自己。这里也额外说明一点,父母向孩子道歉并不丢人,而且道歉的时候一定要真诚,而不是敷衍。

3.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劳动的成就感可以树立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有的父母出于关心和怕孩子受伤,每当孩子想要做事时,父母总是以孩子小为说辞,最后以自己代劳结束。这样做,出发点虽然是爱子女,但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是他无能,做不好,父母不信任他。长此以往,孩子观念中就会形成我不行,你们做吧。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4.正如伟大的罗斯福所说的,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有时候孩子也会有单纯害怕而不敢尝试的工作或者游戏。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一点点建立信心,让他知道其他人在面对害怕的事情时表现并不比你更好。其实我们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只要克服恐惧,我们会表现的越来越好。

5.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都感受过别人家孩子支配的烦恼。

作者认为孩子之间相互比较有百害无一利。比较中赢得孩子会因此而自满,比较中输的孩子则会失望消沉。

六、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已明白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但是有时候鼓励不得法反而适得其反。那怎么样才是有效的鼓励呢?作者塞德兹也给我们支招了。

首先,作者提出,不要吝啬对孩子说“你真棒”,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过多夸奖使孩子得意忘形,但是细思一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自满而犯的错屈指可数。很多失误反而是信心不足造成的。

其次,好的鼓励是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孩子失败时给他再试一次的机会,直至他成功为止。

再次,鼓励孩子尽情展示自我也是非常有效的鼓励方式。孩子展示越多自信会越好,当然我们要有正确的展示的价值观。我们让孩子展示自我的目的是激发他为展示投入专注力去准备,以及培养孩子拼搏奋进的精神。而不是舍本逐末,去关注名次和成绩。永远要警惕,不要做买椟还珠的事。

最后,对孩子是鼓励一定要发自真诚,最好是以行动进行鼓励,让孩子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对于《塞德兹的天才教育法》一书至此已经介绍完毕。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但是里边的大多数观念仍不显落伍,依旧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赛德兹的天才教育法——比达芬奇智商还高的天才养成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