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真的学习,还是满足于“学习”的感觉?

微信公号: 读舒笔记

你一定也已经买了不少付费知识产品了吧,起码我是这样。但似乎能真正听完的并不多,听完后真正觉得有收获的更少,至于真正能学以致用的,恐怕更是寥寥无几。

知识付费之所以会这么火,缘于知识需求的加速升级和伴随而来的“芝士”焦虑,同时,时间碎片化、信息扁平化也创造了合适的土壤。但有趣的是,它们真的能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吗,还是仅仅让我们有了一种“我在学习”的满足感?

在这个人人都在喊着要学习,要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时代,学习似乎变得更为普及、普惠了,但这种泛娱乐化和简单化的趋势也难免会遮盖一个事实:学习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我看来,判断是不是有效的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1,看这种学习是强调速成,还是深入持久。

在一个一切都讲究快的时代,人们总是渴望获得即时反馈,学习也是如此,总是容易被“几招学会***”“一听就能用的**课”“如何快速获取***”“30天告别***”这样的速成课程吸引,却容易忽视长期的磨练与钻研。

不能否认,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时间紧迫和急需入门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满足于这些技巧,而没有继续深入和持续研习的愿望,就无法称为真正的学习。

《刻意学习》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沉默期”理论,Scalers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喻为“投石填河”的场景。“在知识的学习中,最基础的一个阶段也像往水里扔石头,而等到石头堆积露出水面的时候,就相当于到了一个‘最小正周期’。在此之前,我们会经历一个沉默期,在这个沉默期中,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好像没有任何反馈。

但是人和人的区别就在这里,有的人坚持了下来,有的人放弃了。坚持下来的人,可能会因为不断调整尝试,取得结果;而放弃的人,可能会再去找一个新领域从头开始,相当于重新填一次河。所以,有些人能够在一个领域里越走越深,而有的人只是不停地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停地入门而已。”

你是在真的学习,还是满足于“学习”的感觉?_第1张图片

想起木心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天才是什么呢?至少每天得写,写上十年,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文学的天才。写个九年半,还不能判断呢。司汤达没写《红与黑》时,如果问我:“MX先生,你看我有没有文学天才?”我就说:“谁知道,还得好好努力吧。”

沈从文也有过类似的感叹:“学生一个也不知道我是这样情形活到世界上的,还成天有人来同我谈学问。做文章也很有人,但当我告他们要成天苦写,苦思索,求对于事物与文字的理解,写三年也莫以为成功,再看成绩,听到这话把他们的趣味消尽了,因为他们都相信天才,我却告他们没有天才,只是忍耐,大约具这耐心去工作的是不会多的。”

2,判断是否是有效的学习,还要看这种学习能否带来产出或行动。

Scalers在《刻意学习》里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容易把被动接受信息当成学习,把从各种社交媒体上浏览新闻当成学习,严肃的学习活动有泛娱乐化的趋势。这些形式算不算学习先不说,即使算作学习,如果缺乏行动的辅助,很容易变成只会发微博、朋友圈,对理论精通,却没有办法落实。这种只学习不行动的行为最后让你变成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这一点我也有深刻体会。虽然总是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地方,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但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主动地消化、吸收和输出的基础上。一个道理,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碰撞,用自己的经验去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就仍然只是书上静静的文字而已。

就像之前看过的那么多书,在此之前,它们是属于作者的产物;而在与自己的思维体系碰撞、产生火花、沉淀输出之后,就会有一种真切的“它们属于我”的感觉。

Scalers还提出一种“黑箱”分析法,用以区别“思考”和“犹豫”:如果在一段观察期内,你最后是做了一些事情,黑箱有输出,就像会议开完有了决策并且落实了行动,那么这不算是犹豫纠结;如果你在观察期内只是一直在“思考”,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行动,那么这样可能就是一种纯粹的犹豫了。其实,这种是否有输出和行动的方法也适用于判断学习是否有效。

你是在真的学习,还是满足于“学习”的感觉?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在真的学习,还是满足于“学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