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被吹飞起来,这个看似笑话确是小现实。
2019是刷脸支付的红利期,上车的好时机,如果再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就不建议进入,市场基本饱和,官方支持会大大减少,竞争会更激烈,如果有想法、现在行动,这个红利期项目前期投资较少,但后期回报巨大。在共享经济时代,如果我们能站在最高层,我们将在未来的5年10年躺着赚佣金提成。
刷脸支付为什么可为?
刷脸支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支付巨头主动开始推动的。为此,两大官方投入巨额资金普及刷脸支付。支付宝30亿助推刷脸支付,微信100亿助推刷脸支付。同时央行,工信部也大力支持刷脸支付,人脸识别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刷脸支付可以全场景运用,不管是在哪里,饭店,超市,沙滩,学校,加油站,不用担心手机不在身边,不用担心没网络,手机没电,也不用担心手机引发的安全隐患。刷脸支付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安全,更便捷,体验度也好;对于商户来说降低成本,拓客引流,平均提升营业额20%%。
为什么要做刷脸支付行业
只要你铺垫出去的设备越多,每天躺赚费率差分红就越多。交易不断,收益不断。这才叫做真正的管道式收入!这就是做刷脸支付行业的魅力,辛苦一年半载换来5年10年的源源不断的收入。如果您错过了美团,POS机,二维码推广的浪潮,那么一定要抓住刷脸支付,跟上这波财富大趋势!2019年大干一场,微信、支付宝刷脸支付,顺势而为,成就你我他!
《创新者的窘境》里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
突破性技术通常会产生新兴市场。率先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企业,会比后来者具有明显的先行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
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曾经有过独占市场近八成市场份额的“高光时刻”,不过这个时刻停在了2015年。2014年的春晚后,微信支付依靠“春晚红包”,将一家独大的市场硬生生拆成了两强争霸。
在之后三年的竞争中,微信支付将高频的社交属性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两者差距越来越小。失去竞争优势的支付宝这时选择了换一个赛道——刷脸支付,一种能重塑市场及产业格局的全新模式。
在2015年3月的德国汉诺威展上,马云特别演示了刷脸支付,震撼全场。
事实上,当时的刷脸支付,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发展进入无人区,巨头要革自己的命
2016年5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做了一个论断: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这一论断引来无数人的热议,同时也让很多人去思考探寻,中国还有哪些领域、哪些行业进入了“无人区”。如果放到现在来看,移动支付应该是其中之一。
有人甚至会质疑这个结论——毕竟,移动支付最重要的二维码技术源自于日本;将二维码应用于支付中,日韩是先行者;而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美国更是早在1998年就有了。相比之下,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是“晚辈”。
然而,上述种种并不与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进入无人区相悖。这就如同英国制造了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德国发明了汽车,但是只有美国福特才将汽车普及一样。没有人会否定当时的福特是处在无人区之中。
这些都展示着我们在移动支付上的领先,向前看去,我们的支付不再有模式可以模仿。作为支付界的两大龙头,支付宝、微信已经进入了支付发展的无人区。无人区内的彷徨不安,促使着企业前进,因为待在原地的结果,很可能是被超越。
在无人区里,发展无既定规则、无确定方向。迷茫,是无人区内企业的共同感受。同在其本行业进入无人区的华为,虽然没有给出无人区中发展的具体路径,却给了一个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保持对市场的警觉,甚至是自我颠覆。简单说,就是“企业要革自己的命”。
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验证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巨头们想要率先攻克的堡垒。在历经眼纹、声纹的失败后,指纹率先应用于支付验证,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其本质仍然是对二维码支付的辅助验证。人脸识别作为最接地气、最可用、应用场景最多的技术,成为了支付无人区里的一个灯塔,并且再进一步,可以进行眼纹、虹膜、视网膜的辅助验证。
所以说,即便在无人区里,也并不是随便选择一个方向就能前进。
支付的未来,会是生物识别吗?
无论是讨论什么,人们都关注其未来,其迷人之处就在于未来的“可预知”和“不可确定”,对于现状则讨论较少,因为现在具有确定性。
支付行业同样如此,未来的支付方式有可能是刷脸,也有可能是“刷手”、“刷眼睛”,没有人能确定。唯一确定的是,二维码支付一定会被淘汰。
因为人们对于支付“便捷和安全”的体验追求只会向上,不会向下。这就像消费中的“棘轮效应”一样,养成高消费习惯,就很难再回到低消费。中国有句古话更形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支付体验同样如此。
虽然二维码支付依靠大力补贴,迅速从网约车领域扩散到电商、零售、医院等各个场景,但是相比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其他支付方式,二维码支付的便捷和安全都不具有明显优势,可替代性极强:
一方面,在便捷性上,二维码支付既依赖于网络,比不上NFC支付,又依赖于手机设备,比不上刷脸;
另一方面,在安全性上,制作简单、获取方便虽然是二维码的优势,却也是双刃剑,骗子调换二维码或是用其“钓鱼”,同样简单至极。一旦密码验证的方式遭到泄密或被破解密码,便再无安全可言。相比之下,刷脸支付基于生物识别技术,人脸为唯一ID,用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处理等技术确认用户身份,安全性更具保证。
当市场中更具安全、便捷优势的产品得到用户认可时,二维码就将被广泛替代。用户的需求又会倒逼支付服务提供商提供更适合的产品,淘汰旧产品,创新新产品,正好印证了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
而对于两大巨头而言,同样可能存在用刷脸支付代替二维码支付的动力。除了用户需求外,二维码的可扩展性已经很小。而刷脸支付则不然,基于可视屏幕的广告、交互体验、商户会员制等服务,都极大的拓展了支付服务的范围,带来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所以,二维码支付一定不是未来支付的终极方式,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毫无疑问,刷脸支付是目前综合商业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最强的那一个。
而且,在未来尚不可知的情况下,先把可能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总不失为明智之举,即便是在今天需要很大的投入,也有可能在明天形成可观的回报。
在用户体验上,刷脸支付能够真正实现“无感支付”,不再像二维码支付那样需要手机,更加的方便快捷。
在用户安全上,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刷脸支付,可以确认交易者本人的身份,结合其他的多因素验证,安全更有保证。
除了用户,商户的需求也很重要,不过商家对于是否增加一种支付方式,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支付机构的推广力度。但相比于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对于商家具有更多想象空间。除了能实现二维码支付下的增值服务外,刷脸的屏幕给商户和消费者增加了更多的交互机会,营销引流、会员运营成为可能。如果屏幕开放给广告主,还可以增加广告收入。
退一步说,即便是“薅羊毛”,两大巨头在推广中对机具、交易量的巨额补贴,也会使商户更有动力,去鼓励消费者在支付时使用刷脸支付。
所以,刷脸支付虽然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难题,如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性、监管的不确定性、难以聚合等,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各方所看重,已经逐渐产生更多的需求。
这种由供给方创造出的需求,一直都是我国支付发展史最不可或缺的力量。恰如信用卡、二维码支付一样,它们从来都不是消费者的主动需求,只不过它们站到了时代发展的风口上,同时又很好用,于是,它们就成了趋势。恰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玺欢网络科技公司,致力于刷脸设备100%落地! yuanqi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