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几年,平日里我几乎不看电视,这个难得的假期里,倒是补追了几部剧。那天宝贝推荐让我看《奇葩说》,说你一定会喜欢的,还说这档综艺节目的定调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陪伴下一同观看。这倒吊起了我的胃口。
果然还是她了解我,况且她带我看的是第六季决赛的第三四名到冠亚军之战,辩论赛场,大浪淘沙,荟聚的大多是实力派精英,比赛过程,那叫一个惊心动魄,酣畅淋漓。主持人马东也是我喜欢的类型,再加上嘉宾强大阵容,看得我是欲罢不能,一口气从十九期看到最后的二十四期。
我庆幸自己最终没有错过这么精彩的节目的同时,思考这档节目火起来的原因。归结起来,可能有这么几点:
一是贴近生活且具有延展性的辩题
且看我看的几组辩题有:
生二胎需要经过老大同意吗?
如果有一颗读心术胶囊,你要吃吗?
“妈妈是超人”,是对妈妈的赞美吗?
对事不对人,真的 ok 吗?
父母观念过时还固执己见,我该闭嘴还是battle(争论)?
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人,你会后悔吗?
这些辩题具有时代特点,富有思辨性,很多原本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没有定论,极易调动观众的心理参与和期待。通过选手的辩论,嘉宾或主持人的评点,引发观众进行深层次思考,澄清一些认识,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和认知改变。
从观众的适时投票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观众的思想和情感是随着辩手的陈述变化而动态变化的,这让人在为辩手捏一把汗的同时,也感受思想和语言的巨大魅力,甚至是魔力。辩论过程波谲云诡,猝不及防。它可以瞬间力挽狂澜,也可能让一切功亏一篑。它可以慢慢击垮你的防线,让你直面自己内心的声音。它可以掷地有声,冲击你固有的观念,让你心甘情愿缴械投降,它也可以俏皮幽默,如沐春风,让你心悦诚服。
二是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辩手形象
《奇葩说》辩论场上,新老辩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彩纷呈。每个辩手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很多。
詹青云,哈佛博士,律师职业,履历惊为天人,本科港大经济系,全奖入读哈佛法学院博士本硕博连跨三个专业,国际辩论赛最佳辩手。她思路清晰,剥茧抽丝,条分缕析,每每绝处逢生。她严谨理性、独立智慧又有一点肆意飞扬的侠气。她瘦弱的身躯里面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联系到不用一兵一卒却横扫天下的超级英雄。
与詹青云PK最佳辩手的是妈妈作家傅首尔,开场即宣称要挑战最多金句和段子。事实上除了其独具特色的魔性笑声,果然是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妈妈是超人,而爸爸只是个人,听上去就很解恨”“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还有,直击灵魂三大拷问:“娶我的人,这辈子后悔过吗?我想知道。爱我的人,也感觉被爱着吗?我想知道。恨我的人,你放下了吗?”等。
还喜欢理性沉稳的邵晨、席瑞,可爱的颜如晶、星云,戏谑中不乏深沉的肖骁李思恒,还喜欢大王,程璐,陈凌岳。
除此之外,那些失败的英雄们,也令人唏嘘叹惋。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被淘汰了,但他们的光芒甚至超过了留在台上的一些辩手。
比如那个神一般的存在,却中途折戟沙场,铩羽而归的高手,让人万分不舍。他就是被誉为“宝岛辩魂”,以极强的语言感染力开一代辩风,将辩论的感性发挥到极致的黄执中。
比如美丽知性极富思辨能力的许吉如,刚刚担任队长职务,首战告败,让人痛心疾首。还有清华奇才杨奇函,智商高,自视甚高,却在淘汰后说错话做错事也不影响他被“复活”来澄清和道歉的真诚。
正如詹青云说的”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每个奇葩闪光的背后一定有其不为人知的沉淀和寂寞。
三是堪称经典的辩论方式和技巧
选手大致可分为情感派和理性派。情感派擅长以情动人,或讲故事或诉经历,加上音乐渲染,显得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直抵人心,极富煽情效果,往往惹得观众泪水涟涟,不自觉地信服了其观点。
但我更欣赏理性派,他们从不就事论事,也不旁逸斜出或原地转圈,而是用巧妙的“起承转合”,先肯定对方辩手的一些观点,安抚激动中的观众,接着顺着对方的思路稍作延伸,起到一个思维缓冲作用。接着话锋一转,有时提出一个驳斥或超越对方辩手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接着在短短的一分多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技巧是其次,语言魅力、分寸拿捏、情感铺垫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优秀辩手,在本队失利的境况下,不急不躁,侃侃而谈,在仅有的几分钟扭转乾坤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令人叹为观止。
四是赛制别开生面的规则
虽然《奇葩说》号称自己是没有规则的比赛,但这怎么可能。
这里是有规则的,二分之一淘汰赛真枪实弹,被淘汰的选手中只有一个被救回。
“壮士请留步”的规则是三位导师共同希望被淘汰选手留下来。“在下不服卡”的规则是导师可以用这张卡,让被淘汰辩手再PK一次。
还有三分钟陈述,45秒互杠,30秒结辩等规则。
最特别的是中队长似的红杠,赢了得到对方的,还奖励一个等等。
第六季饱受争议的环节是导师罗振宇不忍心看薛兆丰团队队长许吉如淘汰,把自己队的“在下不服”卡送给了她,但许吉如明显受了情绪影响,且对方不按常理出牌,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在PK还是被淘汰了。导致其中之人饱受质疑和非议。但我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智者知音间的惺惺相惜,是内心对精致的自然追求。
五是阵容强大,性格互补的导师队伍
《奇葩说》既是辩手之间的对决,也是导师间的对决,蔡康永的儒雅睿智,罗振宇的精明深度,薛兆丰的深刻渊博,李诞的大智若愚,都是一道风景,是年轻人思考“我长大了就成了你”的最好的光照。
导师与队员组队辩论那一场也堪称完美,最后虽然是李诞队赢了,但每个导师和队员都发挥到了极致,将最好状态呈现出来了。
李诞的辩论,柔中带刚,话糙理不糙。他从肯定人的本性是自私出发,将黄执中留给观众“远方的哭声”的高级感洗刷殆尽。把小众和精英对立起来,认为那些选择牺牲小猫的人,却因为自己所谓的“高尚”,频频的让世界陷入大火。
毋庸置疑,《奇葩说》是一档好节目,这还得归功于主持人马东,他洞若观火,世事洞明,嬉笑怒骂,大方得体,他是智慧的化身。当然也归功于设计团队,迎合时代变化和需求,寓庄于谐,闪转腾挪,硬是于夹缝中求一条生存之道,他的存在,也保证了这档节目的质量和深度。
看得出,情感派导师与选手对深刻、理性和逻辑的“蹂躏”贬低和嘲讽。另一边,实力派导师和选手对于技巧、浅薄和无聊噱头的不屑和无奈。反映出娱乐节目的艰难探索,知识分子的尴尬境地,大众需求的多元化走向。
尽管在观看的时候,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喜好偏爱,有喜欢看的人和不愿听的话,但《奇葩说》仍不失为一档好节目,以至于宝贝听了我对薛兆丰的评价,冒出一句玩笑“我发现你已经坠入爱河了”。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