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几十年后都有一死,何不放开自己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

1.调研问卷

通过调研问卷方式你只能触达受访者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感觉,意识”,这些是受访者对问题表象的认知,而真正的答案在受访者无意识层面,他想说的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

如果只是通过这种调研问卷来形成你的决策支撑,那么这是一项很危险的商业活动。

2.认知阻力

认知自我时最大的两个阻力,一是“自我批判”,这个评判就像给水流中立了木桩一样,会切断认知河流前进的速度,二是“急于求成”,急性子的人容易短视,没有大局观,从而自以为聪明的选择捷径闷着头往前走,前面是不是一条死胡同,已经在这条路上死了多少人,根本不清楚,当然也不是明智的做法、打法。

3.对待缺点的态度

对于别人指出或者自己认识到自己存在哪一方面的缺点时,应该抱有的态度:不要评判、自责

一方面这时你的自我觉知很小,很脆弱,过多的自责盘问自己,自己的自信心会收到打击;另一方面,一旦自责起来会形成自我精神和体力上的自我消耗。

这时应该用抱持的态度是:当认识觉察到自己的“缺点”时,哦,原来我有这样的特点,我得好好以此来更深入的认识一下自己,加强一下这方面的防御机制,不至于在这个缺点上吃亏。

又一次更加深入认识了自己,我得好好庆祝一下。        

4.外在评判和内在评判

认知自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要通过外部的评判来认知自己,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内在认知来认识自己。

通过外部别人的评价来获得对自己认知,把控权在别人,这与做回自己,成为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是相违背的。

后一种是通过一个自我训练体系化的认知自己后,自己对自己建立评判标准,用“我是最好的”,这样一个最原始的“生物自恋”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体系。

5.狼性

所谓的狼性,是极度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达不成时毫不容情的问责。

有野性的人,内心好想都住着一个精神图腾。前些天从冥想中,感觉自己的自我意识犹如水中鲜活的珊瑚,长满的触手,在水中随着水流欢快愉悦的自由摇摆。

看到这一幕,自己非常震撼,因为从几年前自己珊瑚的热爱是从一次去广西北海旅游时买的那块红色珊瑚,是石头又不是石头,上面很多有规则的空洞,像是曾经一些生命的家。但是到底是怎样的生命,自己从未见过。

自从那次带儿子去海洋馆玩,从对珊瑚的认知:“石头、、死的、干枯的”,一下子变得鲜活。

那浑身长满透明,灯光下变换颜色的,柔软的触手,不就是寓意象征自己要打开自己的认知触手吗,那样一个自由的、舒展的、全身心的,享受生命,不就是自己要追求的认知状态吗?

如果自己在思想上放不开,那么就会自我封闭、焦虑、收缩、枯萎致死。与其几十年后都有一死,何不放开自己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

这些天是认识到了以前没有觉知的细节,目标感,内在,外在驱动力的平衡,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等等,这些是缺失的,不要对自己责备,要心存感激,我又更进步认识了自己。

6.员工思维、老板思维、精英思维

也曾经困惑于老板在给我们讲上面的几个思维,现在想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如果这个力量源头找到了,就能做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生。

首先员工思维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年龄阶段,可以先试着从精英思维(借平台发展自己能力的思维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另外在一定程度和角度上,试着从老板、公司的运作出发去想问题该怎么处理和方案应该包含哪些要点方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其几十年后都有一死,何不放开自己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