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进阶——如何复盘总结

原创不易,求分享、求一键三连

关于复盘

​复盘有卵用?

「名称解释」:CaseStudy,针对平时工作中爆发的工程或组织问题,需要责任人写CS(CaseStudy)文档,每周二下午,相关人一起做复盘的机制,旨在杜绝类似问题产生;

之前我们在做CaseStudy的时候,有个同学发出了疑问:

复盘本意是好的,但我觉得怎样「付诸实践」更重要,每次复盘都没有比较实际的案例也没有真实解决问题,这种复盘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是很多同学的疑惑,这个问题其实引申一下就是:

做了那么多CaseStudy,又有什么用了呢?

我一不小心就抖了个机灵:

容易在一个地方跌倒,原因是那个地方就是容易跌倒......

如果那个地方就是容易跌倒,我们当然要标注「小心路滑」的标志吧

「抖机灵」只能让人觉得你聪明,会心一笑往往绕过此事,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进一步探讨,一线同学的意识形态比较低,会更「关注」「具体问题」本身,或者如何解决特定的问题,这个可能会导致一个错觉:

CS的会上,有很多大佬们基于正确的道德制高点,提出绝对「正确的废话」,这种东西似乎对一线同学指导意义有限

这种认识在一线同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否则大家都是leader了嘛,比如有多少同学会认为这篇文章是无用的废话呢?

但正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复盘、CS,才会沉淀更多的方法论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大家把自己的视角往上提一个层次才会有用,带有关注的眼光才能发现事物真正的价值。

一线同学看到在一个复盘、CS中的一个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这里主要的原因是解决事件层面的问题多数时候是无效的,比如此图:

技术管理进阶——如何复盘总结_第1张图片

规则如此,一旦有外部刺激就一定会出事件,正如红灯停、绿灯行,做项目就一定有BUG一般,这里的点是:

管理不会解决你看到的这一个问题,管理会设法去解决这一类问题。

或者一些「路滑地段」被大家忘了,需要重复提醒,所以重复的CaseStudy才会不停的上演。

CS以及复盘todo也为团队「宏观建设」提供了「信息输入」,而这一切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偏自律、个人问题导致的,当事人自身应尽的责任或义务或规范或标准,「不能」完全期待管理给出解决方案。

所以复盘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

团队盘点

去年年底,对团队进行了一轮盘点:

技术部复盘——团队盘点

除去一些较敏感的没放出来,也有10多篇总结,其中写的好的是:

自我刷新2.5次后工资涨了1.5倍!

这篇文章自我思考和总结较多,对自己比较真诚,文章直接表述了一个状态: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任何考验了。

“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很刚的同事

这篇文章案例比较生动,很多心理细节跃然纸上,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读者对他的小心思多半会会心一笑。

“年终盘点一对一”之老黄牛的愤怒!

这个同学的总结很实在,没有任何抖机灵的部分,就是勤勤恳恳写一篇总结,自己好的不好的尽书纸上,让你对他的上限和下限了解的都很清楚。

“年终盘点一对一”之一生之敌孙狗!

孙狗的总结与很刚的和老黄牛同学类似,但是立意更高一点。

为什么我认为一些好,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好的,是不好的哪里?这是「第二个问题」

带着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复盘的本质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CaseStudy很难直接解决一线同学的问题,那么他的意义是什么?

这里直接给出答案(个人认为):

CaseStudy类的「强制复盘」本质是一种「打破层级」「向上汇报」

运用得宜就是一次直面大Leader的「汇报舞台」,如果「傻乎乎」的,那么就是大型「批斗会」

与述职汇报不一样,CS类复盘更为聚焦,属于Case By Case的聊天,核心点有二:

1)「首先」需要将事情说清楚;

2)「其次」能有所感悟最好;

这里再进一步,强制出问题的同学做CS复盘,对于团队的意义是:

1)为团队「宏观建设」提供「信息输入」

2)「帮助」做复盘总结的同学「升维思考」

3)「批斗会」,确定团队红线、底线,塑造「团队复盘文化」

所以,对个人而言,如果准备得宜,会接收一些「大佬」「教诲」,抛开所谓「立场」「偏执」,这种交流对成长会很有意义;

如果准备的不好,或者自己认知差距过大,也就容易演变成「鸡同鸭讲」「揠苗助长」

综上,一线同学很容易有这种想法:

CS的会上,有很多大佬们基于正确的道德制高点,提出绝对「正确的废话」,这种东西似乎对一线同学指导意义是有限的。

而没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可能已经成为Leader了......

理解这一切后,可以最终下一个结论:

总结复盘是帮助自身提高的有效方法

如何复盘

网上关于如何复盘的文章有很多,2W1H是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

what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每天“打谱”,按照棋谱排演,有效地加深对这盘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

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对弈时,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从而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围棋棋手的训练方法很简单:不断下棋,简单复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法最单调但也最有效。

通俗来说,复盘就是把当时“走”的过程重复多遍,并且主动思考为什么这么“走”,下一步应该如何设计,接下来的几步该怎么走。

从棋阵来看,复盘是攻守结合的切磋,从心理战来看,能更好地对比双方的心理思维,最终总结出所谓的“套路”。当“套路”熟捻于心,就自然能达到高手的境界了。

下棋可以“复盘”,商业模式和个人管理亦如此。差别在于心态和眼界的不同。复盘作为一种常用的工具,几乎可以运用到任何人和事相关联的介质中。

它区别于总结,需要去个人化,完全回归到实物原生状态,解剖所有与其相关联的环节,一件一件去回忆、分析,最终需要得到一个更好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复盘的关键在于及时、迅速、有效与反复。

Why

重复犯错

不在同一坑里跌倒,避免重复犯错

虽然每次实践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完美,但在复盘的时候,我们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如果能找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的坑,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大收获。

同样的错误不再犯,是复盘追求的第一层次的目标。

战术上的查漏补缺具有历史性和环境因素干扰,不易简单复制。但是有了「战略层面」「升维」,战术上的「重复犯错」将可以降低甚至「杜绝」

解释:这里战略层面的升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悟了」

扬长避短

复盘,到底在复什么?其实就是人和事,两者缺一不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弱项,如果分工合理,长板效应会更突显。反之,短板效应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复盘追求的第二层次的目标,在于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实现合理分工,最终的目标,不是彼此牵制,而是彼此融合和互促。

认知自己

复盘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下一盘棋一样,都是彼此在斗智斗勇。

过程中对自己心理上的成长和锤炼,是复盘第三层次的目标,也是个人和团队在这其中获得的最大收获。

更好的自己

在全盘当中,存在着各个细微的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导致了结果。所以复盘的过程,也是将细节重新暴晒的过程。

知道了哪些地方有可能更好,才能在下一次实践中迭代和升级。

How

目标回顾

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

将手段当成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回顾目标时,需要将目标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以防止参与复盘的人员中途偏离目标。

结果对比

结果与目标的对比,有四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1. 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所设目标;
  2. 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预期还更好;
  3. 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预期要差;
  4. 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了预期没有的项目。  结果对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

叙述过程

过程叙述的目的是让所有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这样大家才有共同讨论的基础,不要浪费时间在信息层面。

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

自我剖析是去分辨事情的可控因素,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自己掌控的部分出了问题,还是别的部分出了问题。

众人设问

通过众人的视角来设问,这样可以突破个人见识的局限。设问要探索多种可能性以及其边界。

如果没有众人设问的场景,那么就要自己不停的问自己

总结规律

时间是检验规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3个原则来评判:

  1. 结论落脚点是否发生在偶然事件上?

当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然因素上一定是错误的。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经过逻辑验证,结果一定不可信。

  1.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说明复盘没有到位。复盘是要总结客观规律,「人是变量」

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复盘的结论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1. 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案例佐证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省和思考。

自我剖析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

这里的意思是将总结出来的规律或者说方法论,套用到自己之前的案例中,逻辑是否依旧是对的

复盘归档

经过上述七步复盘得出的结论,就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了。

这些就是得到了认可和值得传播的观念和规律。有必要进行复盘和归档, 将这些认识知识化,方便传播和查阅。

好的经验心得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工作更顺畅。

复盘在于真诚

这里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盘点10多篇总结文章,一些好的文章到底好在哪?

复盘的要点是「有所思」「有所得」,而不是「回忆琐事」,如果一年时间自我反思的次数比较少,那么往往是需要再加强的;

小钗有时候就像生产队的驴一样,为什么那么「高产」?这里是我的一个复盘方法:

首先,我将自己「总结」分为四个部分:

日常记录

也就是日常的Case积累,一般300字左右,记录事情本身即可。这种属于平时有问题就记录,确实没问题也不用强行创造case。

周复盘

一般3000字左右,会将日复盘部分作为「材料」使用,这时的文章已经会有进一步思考,往往有些意义;

季度复盘

月复盘或者季度复盘,一般3000-8000字,会将很多有关联的周复盘串联起来,形成一套更有逻辑更自洽的文章;

反复阅读,不断更新

也就是对文章本身我自己都会「反复阅读」「反复论证」,所做这一切无非是加强自己的「认知系统」

以上四个部分做好了,其实个人认知体系会很好的与实践案例结合,最终的表述就会「言之有物」,无论自己还是交流对象,都会更加信服。

经过整理才到所谓年度复盘,一般会超过1w字,会将很多的经历、方法论和感悟以相对合理的方式融合到一起;

其中日复盘提供的材料是周复盘的基础,周复盘提供的感悟是月复盘的底色,「月复盘」形成的方法论是你「认知体系」最主要的地方:

技术管理进阶——如何复盘总结_第2张图片

综上,万不可认为平时有所谓总结,就不注重复盘,最后不要以为「写日记是做总结」,复盘才没那么简单呢!

最后提一句,总结复盘是为自己成长,其他人意见不太重要,所以怎么爽怎么来,只要「有成长就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对各位有用。「原创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

技术管理进阶——如何复盘总结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管理进阶——如何复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