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乡下烟火

儿时的年味|乡下烟火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数着日子又快过年了,每一年的年初都会立下誓言今年一定要怎样怎样,可到年末时只能感叹:哎,又一年过去了!对于年现在没有了期盼,反而有点害怕了,总觉得过年没意思,出去旅游吧太累,不出去旅游吧又真的无所事事,找不到年的意义。

回想小时候,从考完试放假的那一天就开始盼这过年,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只要跌入腊月,整个村都闹腾起来,家家都透着喜庆和忙碌。我们小时候家家都养猪,为的就是年下杀猪吃肉,还能买几个钱。村头一到腊月就会支起杀猪铺子,家里人要到那里先排上号,轮到那一天时,再伙同几个人一起把猪绑了,又拉又拽的轰到杀猪铺子,怎么杀的我没见过,但有时候我会和小伙伴们蹲到边上看人家清洗,到处都是脏兮兮的,一会儿我们就被轰走了,说在边上碍事。不过有调皮的男孩子会在那里等着捡猪膘,不破的鼓鼓的最好,我也看到过一个,不过认为太脏了,才不稀得要。

家里人也会数着日子等到大日子时,商量着去赶集,我们那里好多个村才有的一个大集,逢农历的三、六、九才开集,集上什么都有卖的,一街两巷小摊位一个挨一个,到了腊月过后的集市更大,一些流动的摊位都挤过来,人山人海吵吵嚷嚷。家里人会计算着这个集去买调料,下个集去买干货,再个集去买吃食,还要再添置一些灶具、果盘、茶杯什么的,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都存到年前时,统统买回来。我们总是期盼着什么时候能买新衣服,天天盼呀盼,直到家里人把新衣服拿回来又藏起来,虽然不得穿,但心总是定下了。总之乱七八糟的反正每个集都要去。有时集上还会有玩杂耍的,抽奖的等等,每次大家都是计划着买完东西赶紧回,但每次都得耽搁大半天。

那时候只到过年才舍得买一些零食,柿饼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妈妈把它买回来后,总是藏在二楼一个屋里的大桶里,那个屋里放的全是过年要用的东西,每次妈妈让我去拿东西的时候,我都会爬到大桶里拿一个柿饼,柿饼外面一层白白的糖霜,用舌头轻轻的舔一下,好甜好甜,然后再轻轻的咬一小口软软的柿饼,真的超好吃,小时候我最渴望的美食就是柿饼了,一年只能吃这么一次,还不是能无所顾忌的吃。等到参加工作后,去水果店里看到柿饼,急忙买了一袋,可尝了几个就不想吃了,总觉得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以后就再也没有买过了。

我还非常期盼的是到腊月二十三过后,家里就开始搁锅了,妈妈总是在院子里点一个土灶,每天早上都要用柴火点着,蒸扁朵、炸疙瘩、果子片儿、煮大肉、炸豆腐、蒸馒头……做各类的美食,每天忙的不停。我的工作就是捡柴火、看火,我最喜欢这个工作而且做的也非常好,我知道灶不能塞的太实,不然会灭,我还知道小柴火什么时候用,大柴火什么时候用,妈妈说火大点的时候,我就让他大;妈妈说火小点的时候,我就让他小。坐在火前很暖和,还能时不时的吃一口妈妈塞到我嘴里的好东西。就这样烟熏火燎几天,连小孩都想着能吃点酸酸凉凉的东西,看厨房里一盆盆的红红绿绿,是妈妈洗好烫好的红萝卜、菠菜、芹菜、莲菜……都是过年时要吃的凉菜,妈妈敲点蒜汁拌上一盘,别提有多爽口了!

整个年里,最开心的当然要数我们小孩了,不用上学了,家人也不管了,一天到晚都是疯跑。我们特别喜欢晚上玩,因为一到晚上路灯开了,几个人聚到路灯底下,说笑玩游戏,玩一会冷了就回到家里烤火,抱点干柴放到大门底下,点着后围一圈,手机拿跟小棍不停的拨弄这火苗,有时一不小心没看住快灭了,就开始轮着吹,比赛谁的风嘴大,有时候吹完头都直发蒙,外面的人路过看到谁家有火,就会拐进来加个凳子坐下来,越来越晚但圈越来越大,烤了一会饿了,就从家里拿来馒头、花生、放在火边烤,红薯会被我们挖个小洞塞到火里面去烤,这样大家又开始边吃着烤焦的馒头、烫嘴的花生继续聊着,等着红薯熟。我们最喜欢听大哥哥大姐姐们讲鬼故事,大人们是不会给我们讲的,怕吓着我们,所以我们总缠着比我们略大点的人给我们讲,吓得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听,有时谁突然在背后喊一声,吓得“啊”一声真的要魂飞魄散,就这样闹到十一二点钟,都几乎瞌睡倒了,家人才来叫着抱回去,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当然红薯很多时候是被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我们走了他们坐下来稍稍轻松轻松的他们吃掉了。

终于盼到大年三十,晚上又是疯玩,还商量着要守夜,谁也不许睡觉,可是等到后半夜熬不住,早都被大人们又塞进被窝了。第二天蒙蒙亮,就起床了,穿上枕头边放的新衣服,穿好后就听到大人们开始吆喝:“端汤了。”不知道几点起来的大人已经把初一早上的“头脑”做好了,我们小孩拿起碗开始给长辈们端汤,路上总会碰到小伙伴们,大家说着笑着把汤端给爷爷奶奶们,我们家族大,我每个初一都要端好几趟,然后上午的时候听爷爷们谈论着,今天谁端汤是第一名,当听到今天是自己时,这又得嘚瑟一天。

白天村里大广场上特别热闹,扭秧歌的,敲排鼓的,吹喇叭的……小孩们都跑到这里,不停的有人扔着摔炮,“咚咚咚咚”的乱响,大人们也闲下来到广场上,聊着天看着热闹,这一年的辛苦终于在今天有了悠闲的一会。接下来的每一天又开始忙碌,都互相开始忙着走亲戚,我们都期盼着能见到好久不见的表姐妹,也暗暗的比较又挣了多少压岁钱,这张一天又一天,过了初五年都要完了。可我们小孩可不这样想,只盼这到十六都算过年,家里好吃的都还没有吃完,每天还是像年下一样。村里又开始搭棚子唱戏、舞狮子,我们每天就在村里转悠,哪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十四妈妈又开始蒸枣花馍馍,十五晚上我们就会提上自己的小纸灯笼,互相欣赏着是什么造型的,一人一盏晃晃悠悠的在街上转悠,但纸灯笼稍不小心,就点着了,没一会就有某个小朋友的被蜡烛烧了,哭着就回家了。

儿时的年味|乡下烟火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恋恋不舍中,年过完了,有再多的不舍也没有用,小朋友们又开始每日上学,家人们又开始奔波。慢慢的长大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见过的世界更多更丰富了,年却越来学没有意思了,一拨一拨的人不是聚在一起喝酒,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游戏,要不就是找不到人,旅游去了。到底是怎么了呢?想归根到底是因为过年的仪式感已经没有了,浓浓的传统气息被现代化冲淡了。在这个奔腾的世界,人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寻不到生活的意义,就在这样的忙碌中迷失了,即使过年也拉不回动乱的心。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生活在城市得我,最怀念的还是乡下烟火的味道,怀念妈妈在院子做油食的味道,怀念烤火是焦馒头的味道,怀念一群群小孩提灯笼的样子。



#羽西X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年味|乡下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