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声声慢

《钢的琴》,声声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钢的琴》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钢铁城市沈阳,讲述:下岗钢铁工人陈桂林在离婚纠纷中为了挽留女儿,组织下岗工友们制造一台钢铁架构的钢琴。故事脉络清晰,节奏明快,以钢琴的制造过程为线索,回顾了陈桂林们的青春与热血。最后随着铸造厂两根大烟囱的倒塌,时代翻开了新篇章,国家进入了新纪元,而陈桂林们的一生仿佛被踩在了脚下。

  20世纪90年代(大概1993----2001),我国的经济主体——国营企业,迎来了大变迁。国企倒闭,重组,成为了时代的呼唤,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产业工人下岗,失业。据统计,截止2001年,下岗职工数目近3000万。“下岗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企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十多年,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国企在岗及退休职工福利、医疗等费用数额巨大,成为了企业的“毒瘤”。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对改制、下岗的态度是坚决的。从当时主流媒体的宣传攻势中可见一斑。最具代表性的是,1999年春晚小品《打气》中黄宏的经典台词“人民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碾碎了千家万户的心。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年的下岗潮对国家的总体发展是积极的,改革后的国家经济迎来了春天。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对3000万下岗工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这批人多是出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从出生开始他们接受的就是“螺丝钉”教育,一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产业工人。梦想成真后,国家许诺了“铁饭碗”,承诺国家养你一辈子,于是工人们欣然接受了“低工资,高福利”的工资制度,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直到有一天,铁饭碗破碎,下岗后的工人们依然还是那颗“螺丝钉”,只是无处安放。下岗职工们的生活是艰难的,如同《钢的琴》中的陈桂林们,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物,甚至有人沦落到以乞讨为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你可以指责他们不擅长改变,难以适应时代的洪流。但从契约精神的角度,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家违约了”。

 近几年,人们热衷调侃的报纸截图“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养老不能靠政府”“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还有最新的“以房养老”。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代人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最终沦为空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体会陈桂林们的心境了。万幸的是,如今“铁饭碗”的概念已被部分打破,我们有了面临改变的思想准备。但要彻底摆脱陈桂林们的结局,需要我们转变“螺丝钉”的身份,成为翻云覆雨背后的手,而非云雨。

你可能感兴趣的:(《钢的琴》,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