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个名叫福贵的人,因为个人和时代的原因,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最后只剩他自己和一头同样叫福贵的老牛。很多人说看这本书会哭,也有人说这本书在堆砌悲剧。但我透过余华如海明威般冷静平淡的笔触,却能每一次都从中发现一些极其平凡但动人心魄的东西。

活着为了什么,多少人给过答案,却谁也没有答案。我的思绪即使曾经停留在这个问题上,最后也还是回避了。在空虚之时,有时即使看着热闹的街,都会感叹人生的短暂,想到一切在时间的洪流中,只是一瞬间的喜怒哀乐,再强烈的都不能永恒,人们固执活着,却谁也寻不到依靠,参不透意义。过程是意义,抑或结果是意义,那么当过程结果全都随风飘散时,意义又在哪里?但是,我常常会自笑,打发掉类似想法,去关注现实的事情,就感到更加踏实……而余华,他也为这样的思索痛苦过,他走的更深,他告诉我们,“《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于是,我从他的书中感觉到了这一切。

我一直觉得人的本质或者生物的本质就是追求活得更好,活得更久。这两者丢失其中任意一种,都会是莫大的痛苦。绝望具体来自于什么我不知道,但一定来自于当时当下活得不够好,而一旦当时当下活得不够好,看不到尽头的人生,也就成了诅咒,而不是祝福。

我曾说:“好的作家从不教人如何活,倒常常告诉读者死并不可怕。而好的读者,就是在明白死并不可怕后,开始尽情地活。”

有人曾问我,到底怎么活,才算是尽情的活。我想说,《活着》里的福贵告诉我,尽情的活,是活着之后的事,是活着时,坦然面对一切无法躲避的命运后,自然会收获到的一种力量。

生命中几乎所有可以真正支撑你走下去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可以强求和制造的,而必须是在极度无奈里,由生命本身自发寻找到的那些出路。乐观不一定来自于绝望,但冷静的乐观,不动声色却足以支撑你长久走下去的乐观,一定来自于你最深最冷的绝望,也必须来自于你最深最冷的绝望。

为了活着以外的事而活着,生命或许终究会不堪重负:福贵不能为了有庆而活着,不能为了凤霞而活着,不能为了家珍而活着,也不能为了苦根而活着,因为命运将他们夺离了他身边。他又是为了什么活着呢?为了完整丰富的人生?像现在的许多教育人的书里面堂而皇之的讲的?对他这样一个老农,这将不能成为一个目的吧。

    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许你反而体验了人生的各种境界,悟出许多永恒的道理。这个,或许是禅道吧,所谓祸福转换,机关难料。

    然而,我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儿,我说不出最后的道理。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不是好碰的命题。只有一生的经历会让人明白,抑或,终究也不明白。

    书里说:“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那是对的。活着,不管是为了什么,本已是艰难的任务。“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大概是面对生活最真实的态度了。只有这种态度,才让福贵这样过来了一生。起伏大极时,终于只让人感到平淡:这是这个故事的最深意味。

最后,附上《活着》的结尾: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