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办事,路过书店,在铺得满满当当的书桌上,随手就拿起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华发耄耋,配合着深重有温度的文字,看得我感慨良多。
94岁的杨绛先生,于2005年提笔,两年后完成了这篇四万多字的<自问自答>。
这部文集,先生自翊是在与“老病忙”的斗争中挣扎着完成的。
至于病,与老年相关的就有多种,经常的是失眠、高血压、右手腱鞘炎不能写字等等。不能写字可以用脑筋,可是血压高 了, 失眠加剧,头晕晕的,就不能用脑筋,也不敢用脑筋,怕中风,再加外来的干扰,都得对付,还得劳心。
但是我如果这天精神好,想动笔写文章,亲友忽来问好,这半天就荒废了。睡不足,勉强工作,往往写半个字,另一半就忘了,查字典吧,我普通话口音不准,往往查不到,还得动脑筋拐着弯儿找。字越写坏。
思路不通得换一条路再想,我如能睡个好觉,头脑清楚,我就呆呆地坐着转念头。吃也忘了,睡也忘了,一坐就是半天,往往能想通一些问题。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这篇短短的小文章,竟费了我整整两年半的时光。废稿写了一大叠……”
老和死,我曾经有一种,触不可及的敬畏,到现在也是。而先生的文字,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让我得以窥见,原来走到人生边上,也可以有如此清醒与智慧的状态。
未知生,焉知死。文字的前半部分,是先生关于神和鬼,灵与肉,天命,文明,万物之灵,文明与修身之道看法的整理与总结。她谓之“糊里糊涂的思想。”
在她百岁生日时,与文汇报记者的问答中。提到了教育,夫妻关系,品质等观点,“吉光片羽”带给我人生的启示。
什么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
从小我就受到天主教姆姆的爱心感染,小小年纪便懂得“爱自己,也要爱别人”,就像一首颂歌中唱的“我要爱人,莫负人家信任深;我要爱人,因为有人关心”。
进入振华女校后,又受到创始人和校长为办好学校“嫁给振华”贡献一生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们都是我心中的楷模。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
和钱钟书一生的陪伴。
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
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
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钱锺书知我爱面子,大家闺秀第一次挎个菜篮出门有点难为情,特陪我同去小菜场。两人有说有今买了菜,也见识到社会一角的众生百相。他怕我太累,自己关上卫生间的门悄悄洗衣服,当然洗得一糊涂,统统得重洗,他的体已让我感动。
诗人辛笛曾说过,钱钟书有“誉妻癖”,钱钟书的确非常欣赏杨绛,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时刻鼓励她,这也是他们爱情的基础。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走到人生边上。
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我每天从床上起来,就想:“今天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
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
要求自己待人更宽容些,对人更了解些,相处更和洽些, 这方面总有新体会。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思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的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先生曾说过,“只有人类能够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个苦恼的人生,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经过锻炼才能炼出纯正的品色”。
以此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