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

这是一本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提升学习能力的书。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是一位典型的文科生很喜欢文科,
讨厌数学和科学,理科门门挂科。由于工作需要重返学校学习理工科,最后
拿到 了电气工程学士和计算机
工程硕士以及系统工程学博士,读博期间科科优秀,实现了由学渣到学霸的完美逆袭。
这本书的特点是有
大脑神经科学做基础具有科学性,并且也有可以很好操作的实践小方法。
缺点是可能由于翻译的原因再加上内容有些庞杂读起来有些费劲,需要花些时间理解消化。
本书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大脑的两大生理特性展开:一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二是大脑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提出:一、先集中注意力在问题上,在大脑中形成神经联结,再在遇到棘手难题时选择休息放松,让灵感在放松中蹦出。二、提取关键词、将信息整合成组块,高质量的输入到短时记忆中再由主动回想、创造比喻联想等将信息存到长时记忆中。从而高效的完成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要警惕拖延这个小恶魔,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在高压下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没有发散思维的时间,不易大脑神经联结的形成。提出了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番茄钟,奖励法,无视干扰等简单易行的小方法来克服拖延。
一.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1.什么是专注思维,发散思维又是什么?
(1)专注思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当你专注某件事物时,前额叶皮层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出信号。这些信号会奔向与你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区域,将它们连接起来。这个过程有点像章鱼把触手伸向它周围的四面八方,去摆弄那些它正关注的东西。
(2)发散思维: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2.大脑区域:前额叶皮层与弥散于整个大脑
(1)专注思维:前额叶皮层,在脑门正后方
(2)发散思维:没有特定区域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
3.形成原因:生物进化中的两个任务
脊椎动物要想生存并繁衍后代,就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寻找食物,二是警惕天敌。用一只鸟举例,一方面集中注意力才能从地上啄取谷粒,获得食物;与此同时也必须警惕是否有天敌老鹰。先啄一下再四处张望,大脑既要集中注意力啄食又要巡视周围环境。
4.两者之间的关系:两种模式间切换
专注模式生成 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要让大脑捕捉问题,首先要借助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全神贯注的专注模式下,每一秒都在消耗你的能量储备,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换一个任务,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英语单词,也可以选择放松休息一下。
5.建议:高度集中与彻底放松相结合
(1)学习、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争取达到心流的状态。研究表明取得高成就的人比一般的人进入心流的状态的频率要高。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那段时间连吃饭都是他妻子把饭放到屋门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向大脑输入高质量的信息,方便日后提取。
(2)一心多用就像不断地揠苗助长。不断地转移注意力也就意味着你脑中的新观点、新概念没有机会生根发芽。做功课、工作的时候一心多用会让你迅速疲劳,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转移都会消耗能量。
(3)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的方法奖励:
激活发散模式:去健身房、打球、慢步、游泳、绘画、听音乐、冥想、睡觉即运动、音乐、绘画、冥想。
下面提到的反而会把你拖进更专注的状态:打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影即我们以为的打游戏、上网、看电视是在休闲放松但与运动、音乐、绘画、冥想相比它们的效果没那么好。

二、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什么是短时记忆,什么又是长时记忆?
(1)短时记忆: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这个世界丰富多彩,选择哪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你的注意力在哪里,对哪些问题思考的越深入、次数越多,留在短时记忆的痕迹就越深刻。
(2)长时记忆:可以看作仓库。东西一旦存进去,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
2.容量:
(1)短时记忆:4个组块
(2)长时记忆:数十亿以上
3.特点:
(1)短时记忆:记得快忘的快。你需要让输入你大脑中的记忆保持活跃,否则,你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身体的自然消耗过程,才不会吞噬掉那些记忆。换句话说,你需要让这些记忆保持活跃;否则,身体就会把能量输送到别处,然后你就会忘记自己之前获取的信息。
(2)长时记忆:长期保持,但埋得太深,不好寻找。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
4.关系:
从短时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间隔重复,有助于推进这个过程。研究表明,要想把某件事或某个概念牢牢钉进记忆里,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几周效果更好。
5建议:
(1)简化学习内容并对其拟人化
世界上最擅长思考的人长久以来在用的一个窍门就是简化——用孩子能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事物。努力学习数学和科学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脑海中的抽象概念赋予生命。哈尔:让自己的工作充满生命力。拉蒙:对待眼前微观场景,就像在看待一群居住在其中的小生命,它们有希望和梦想,就像人类自己。爱因斯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以光速移动的光子,然后想象第二个光子会怎样看他。
(2)发动想象创造视觉图像
我们的祖先从没有记忆大量人名或数字的需要,但他们确实记得住怎么在猎鹿3天后找到回家的路,记住营地南边的岩石陡坡上哪里能收获成熟饱满的蓝莓。出于进化的需要,“记住物体位置和样貌”的高级能力就固化在了记忆系统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为你所记的内容创造出一幅视觉图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F代表飞翔(flying),m代表骡子(mule),一个会飞的骡子。
(3)构建组块: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梳理整合材料、笔记创造意群形成自己的理解。比如一本书的目录就是一个个组块。优秀的学生可以将一本书整理成一张A4纸大小的框架。顺着框架可以回忆起一整本书的内容。第一步集中注意力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第二步理解这个概念,第三步是获取有关的背景信息。第四步构建组块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专家能凭自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背后是专家的大脑中存有更多的专业组块。
(4)常练不忘:
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建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解决数学和科学难题,就像在弹钢琴上弹一首曲子。你练得越多,神经模型就越坚实,颜色就越深、越强壮。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难点就在于它们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任何值得去努力的事情,没有重复练习都是不行的。每天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每天只学一会儿,但要保证所学知识能脱口而出。
(4)用手做笔记
书写会把要学的知识编译(将信息转换为神经记忆机构的一部分)到你更深的记忆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习中,系统地理解并写下我的想掌握的每个步骤,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5)间隔主动回想: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相比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得从头开始巩固概念。特别是对初次学到的知识,最好在24小时内就和它们亲近一下。在听过课程的当晚再写一遍笔记。睡前复习的效果很好,当你睡着了你的大脑还在帮加工你复习的内容。你一天内,两三天内,一周内,一个月内,不断主动回想,直到所学进入你的长时记忆中。
卡片法:一面写上问题,背面写上答案。吃饭、排队、睡前都可以拿出来看问题,回想答案。

三、拖延:
1.环境因素:
信息时代,所接触的诱惑太太、干扰的信息太多:刷微信、玩游戏、浏览新闻网站、购物网站、玩抖音、看电视剧等网络的兴起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易造成分心、拖延。一不小心花在它们上的时间太多,重要的事拖着不做。
2.生理因素: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安的事情。恐惧数学的人会回避数学,一想到数学,大脑中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情都会激活大脑中的痛觉中枢,所以你会逃到那些令你更开心的事情中去,获得暂时性的良好感觉。
3.影响:
拖延会成瘾:它所提供的片刻兴奋与解脱是乏味现实的避风港。因此,你轻而易举地欺骗了自己。如果放任下去,坏习惯就会根深蒂固。
习惯性拖延的你会身不由己地寻求那短暂而微小的愉悦感。而这种习惯性反应让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为何拖延症患者宣称自己压力大、身体差、表现不好。
4.建议:
(1)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不要在意你是否在某一段时间完成了任务,或掌握了关键概念。相反,这一切的重点应是你在短暂的期间内尽全力去行动。
(2)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在计时器上订上25分钟,从计时开始到计时结束这一段时间内除了专注在你的任务上,其余一切活动都时禁止的。不许上网,不许聊天,不许玩手机。25分钟结束后可以休息2-5分钟,也可以按下计时器继续工作。
ps我的实践:去年接触番茄钟,用了一段时间觉得25分钟太短,正专心工作对注意力是一种干扰就停了,看了这本书又重新启用番茄钟。计时器就是一个帮自己进入专注状态的工具,计时器开启时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25分钟结束有时候太专心没有发现,发现的时候会主动回想一下刚自己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及时的总结一下,使目标更清晰。
(3)无视干扰
刚坐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正常现象。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才是关键。研究发现,“快人”和“慢人”的不同就在于,“快人”毫不拖沓地把负面想法放在一起,对自己说,“别浪费时间了,现在就动手吧。只要你动手做事情,感觉就会好很多了”。无视是一种恩赐。下次当你感到有要去看短信的冲动,停下来认真审视这种感觉,承认它的存在,然后无视它。
(4)对自己慷慨大方,不要吝啬赞美、奖励自己
拖延之所以容易养成还是因为它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去。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奖励。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心习惯。
完成一个任务对自己进行语言上的赞美还可以奖励看一场电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礼物。在《人生效率手册》中,张萌提到21天18个礼物法,21天养成一个习惯奖励自己一个心仪的礼物。

读完此书学到了什么?
1.认识到人的大脑的思维特点: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该专注的时候集中全部的精力在要做的事上,忘掉周围的世界;在该放松的时候可以采取散步、运动、冥想、绘画、音乐以及与大自然接触彻底的放松自己。
2“.学数学和科学的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换句话说,他们没读教材,没上课,没看在线课程,甚至都没问过那些会的人,就开始盲目地做作业了。”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踏实下来,老老实实的向教材、课程、以及专业人士学习。唯有好的输入才有好的输出。要注重学习。
3.在学的过程要主动,可以每天只学一会儿,但要保证所学的知识能脱口而出。注重理解,动脑筋以组块的形式整合材料,让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发挥想象让知识变成图画。
4.简化学习内容并对其拟人化:发动想象让抽象的概念变成活的生命体。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有有趣有活力是自己的责任。
5.创建组块,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零碎的知识编程有意义的意群,确保输入大脑的是有条理、简洁的模块,方便日后信息的提取。
6.间隔主动回想:利用卡片,一面记录问题,一面记录答案,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回想一遍。
7.常练不忘:在艰难想放弃的时候恰恰是大脑神经的髓鞘在建立联结的时候,接纳困惑不放弃继续坚持下去。经常练习可以让大脑的神经联结更强壮。就像肌肉越练越粗壮一样。
7.番茄钟:25分钟开启倒计时进入忘我的高度专注状态,25钟结束可以继续下一番茄钟,可以休息,可以总结刚刚做了什么,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
8.要多动手做笔记能加强大脑的神经联结,另外睡前复习效果不错。
9.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无视干扰,让感觉跟着行动走,快速动手能让感觉变好;做自己的啦啦队,及时的赞美鼓励奖励自己。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_第1张图片
微信图片_20190723201143.jpg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下的大脑神经联结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_第2张图片
微信图片_20190723201151.jpg

大脑神经链接的过程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_第3张图片
微信图片_20190723201204.jpg

番茄钟和用于主动回想的卡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