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将近两周了,这部神片相信大家都已经该二刷的二刷,IMAX的IMAX,想到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肯定还记忆犹新,酸叔终于可以不用怕给大家剧透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了。
《头号玩家》
《头号玩家》最被人称道的地方,就是构建起一个由流行文化乃至亚文化组成的乌托邦。在这里不用担心因为热爱漫画、某个小众音乐或者Cult电影被称作“Geek”或“Weirdo”;能肆意地表达自己所热爱之事;大放异彩的多元世界如同花园一般,你不必熟悉每一朵花,但是你必能找到属于你的一朵,同时也能感受到别的花朵的美丽。
影迷们可以为《闪灵》的神还原和德罗宁的飞行模式而笑得不能自已;音乐迷看到Thriller的MJ装束听见Staying alive也是会心一笑;游戏迷看见春丽、肯和跑来跑去的猎空感慨老斯对于年轻一代的尊重与理解;特摄宅看见机械哥斯拉再现大荧幕,听着熟悉的哥斯拉进行曲肯定心潮澎湃;美漫迷被惊鸿一瞥的阿卡姆骑士、丧钟、蝙蝠侠等惊得目瞪口呆;日漫迷们….哪有听见“启动高达模式”而不振奋的?
这座大花园给予了每一个亚文化爱好者相当的归属感。
因为,每一个爱好者,一边以自己爱好的小众性为傲,一边又在苦苦追寻着周遭人的认同感。
影迷们对于经典好片在国内的水土不服扼腕叹息;音乐迷试图在KTV唱一首经典老歌被嘲笑是老古板不懂流行歌;漫迷则更加被动不动被大众扣上宅男的帽子,只因为他们在享受漫改电影之余,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喜欢的角色包括漫画在内的其他作品。
似乎,喜欢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就是“潮”;而愿意刨根问底地热爱研究,就是“宅”。
宅男这个词愈来愈成为一个贬义词,社会赋予了这个词油腻猥琐、社交障碍等引申含义,直到现在大众愈加喜欢贴标签:看《复仇者联盟》电影的很酷,看《复仇者》漫画的是宅男;唱冯提莫的是潮人,听杜兰杜兰的就是老古板;看《哥斯拉2014》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紧跟潮流,顺便鄙视下《哥斯拉2016》“日本人拍怪兽片居然还要套皮套?是不是下一秒奥特曼就出来了?”
直到,粉丝们不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因为真的太容易被人误解了。
包括《头号玩家》,电影论坛上有人试图与原作小说进行对比,都会被其他人嘲讽:“看个电影干嘛还要补个小说?我又不是宅男。”
想必他们很难理解热爱Star Wars,花大把金钱购买星战道具复制品的G;喜欢怪物,房间里贴满了自己画的诡异随笔的B;还有同样喜欢怪物,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诡异山庄的T。听起来“哇塞,好宅啊”“这有什么有意思的,多看看电影逛逛街有什么不好的。”
这三个人分别是致力于拍出华语科幻片高峰的古天乐;黑暗中的纯粹童心蒂姆·伯顿;新晋奥斯卡最佳导演吉尔莫·德尔·陀螺。
(陀螺的怪物之家)
他们有着对某个事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持续的动力。
看个电影确实没必要补小说、游戏、漫画乃至前作电影,这样看电影很“累”,对于很多只是想去电影院放松自我的影迷来说对他们并不公平。每个领域都有“艺术型”和“社交型”的爱好者,发自肺腑地热爱钻研的“艺术型”乃至为了和同伴们有话可聊的“社交型”均无不可,大家也不可能在所有喜欢的领域都像“艺术型”一般疯狂研究。也无法兼顾到每个领域。
所以在感慨自己不被理解的同时,也在曲解着别人。
“艺术型”鄙夷“社交型”啥也不懂,“社交型”吐槽“艺术型”研究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嘛(顺带便扣上“宅男”的帽子)。
“绿洲”这个大花园,没有人能欣赏每一朵花。
大家在欣赏自己的花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所爱,轻易给一个对某个领域发自内心热爱的人扣上贬义的帽子,便是对于亚文化的又一次摧残。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花,不要居高临下地评论它和爱着它的人,悄悄欣赏就可以了。因为你不知道这朵花对热爱这朵花的人意味着什么。
老斯的《头号玩家》,不仅是亚文化的一次集体发声,也是潮流媒体对于亚文化的一次认可。
熟悉酸叔的人都知道,我并不是宅男,但是对一些领域有着发自内心的狂热热爱。
“热爱”不等于“宅男”,“宅男”也不等于“社交障碍”,这些标签早就应该撕去了。
希望在电影过后,每个人的热爱能继续不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