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情笔记》

窗外,上次抬头还是蓝天白云,感觉到光线变暗,再看,居然下雨了。

周日清晨,河边整修,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醒来,洗漱出门,临走时除了两本书,还把笔记本装进帆布包里。两本书,其中一本便是: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这是我读他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身份的焦虑》。浅浅淡淡的文字,细腻入微,清晰完整。

1. 融会贯通的不良反应

自己常常容易混乱,把听一首歌时的心跳加速和当时聊天最多的一个人联系起来,如《红色高跟鞋》,每一个节拍和心跳契合,便觉得,自己可能是动心了。

读书也是如此,读一本书时,我们也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我在想,是不是曾用“融会贯通”这四个字,作为自己读书时的原则,以至于想通过生活,去应用,或检验书中的内容。这样的原则却是帮助我从书中学到许多,并应用于生活。

但也有不良反应,比如说,读《爱情笔记》伊始,让我升起对爱情的渴慕。但一本书读完,随着书中的情节趋于结束,内心又重归平静。

昨夜到凌晨四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中充斥着一个词:害怕。而这种感觉,是因为最近和一个朋友在聊天时,两个人对于某些问题的一致性,让我蓦然的有些害怕。怕愈走愈远,怕愈走愈近。

2019.6.22 展展日记:

曾以为,告别过去便意味着面对未来。其实不然,嗯,否则也不会在这样一个时间,坐在电脑前,对着自己的脆弱,害怕和焦虑无可奈何。

2. 体验与表达

但其实《爱情笔记》,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更像是对自己上一段感情一次完整的回顾。如若不是知道这本书写于1993年,我简直要环顾四周,看看是不是阿兰·德波顿一直暗地观察着我。鲁迅先生说,人生的悲欢并不相通(嗯,他确实说过)。其实不然,最近读的书,都让我觉得,作者仿佛与我拥有着灵魂的相似之处,或者某一片灵魂是一模一样的,不然,怎么能连悲欢,经历的体验都如此一致。

《爱情笔记》是一本小说,讲的是一个年轻男建筑设计师在航班上偶遇一个女平面设计师,并一见钟情,在约会后开始交往,同居,旅行,后来女平面设计师移情别恋,与建筑师的同事在一起了。男主人公尝试自杀。而在最后,在一次晚会中,他认识了蕾切尔,并进入到新的恋情。

这是本不以情节为重点的小说,书的英文名叫《Essays in love》,我觉得中文翻译的非常妥帖,这本书的闪光点体现在对这段感情的分析与思考,就是这段爱情的笔记。

情感细腻,作者恰到好处的把这入微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情到深处,去西班牙旅行的篇章,作者命名为“惧怕幸福”。事实如此,我们身在幸福中时,往往会惧怕这幸福不现实,因为它往往经常存在于我们对未来的向往中,我们难以置信,居然如此轻易,就得到了期许中的幸福。

来自于《爱情笔记》第16章:

滑雪、让我盼得流口水的三明治和美好的记忆飞快的随时光流逝。一滑到山底,我就会回头看看这座山,对自己说,真是完美漂亮的一滑。于是滑雪假期(总的来说,我的大部分生命)都会是如此的过程:在早上时向往;在实现中焦虑;在晚上时变成美好的记忆。

3. 你能爱我至深,以至于我可以袒露我的脆弱吗?

如果可以,我很希望我的朋友,陷于爱情或渴慕爱情的人,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它其实说出了一个很简单,但限于其中的人都置若罔闻的一个事实:

爱情没有宿命,没有注定要在一起的恋人,也没有注定要分离的恋人。纵使我与你擦肩而过的概率是1/1000,比邻而坐的概率是1/2000,成为朋友的概率是1/3000,相爱的概率是1/5000。而我们并不会因为这1/5000的注定,而一起走过一生。

《爱情笔记》第十六章:

无法知晓爱情如何走向终点的想法,威胁着每一个爱情故事,就如它的不可知一样令人害怕。这是因为当健康而又精力充沛的我们努力想象自己的死亡时,爱情的终结和生命的终结唯一的区别在于,至少对于后来者来说,我们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想法,即了断尘缘之后的我们将对万般事物一无所知。但对于心上人来说,却无轻松可言,他们知道关系的结束不一定是爱的终点,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也不是生命的尽头。

那当一段关系结束,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或许生命就是流动的,体验,经历的过程。相遇需要缘分,相守却需要更多。

而如果真的要开始一段感情,我不期许对方能够在这感情中治愈我,不期许他为我带来什么,不要求他为我改变,不去想是否能相伴一生,不担心分离。

我只希望,在开始,在过程中,他对我,能像我对他一样真诚。

如果死亡相对于生命是正常的,又有什么会永久不变呢?好在,以出生为起点,所有的经历体验,在生命里,都是获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爱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