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摘录与感悟:

一、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 一方面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改革实践中又产生了许多困惑。在我看来,特别是下面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需要抓紧解决。

第一个瓶颈,高考制度滞后。

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

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之后。

二、 新课程是只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 概括起来,按照《纲要》的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

  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

  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

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这个改革的大方向得到国内教育界乃至国际课程学界的高度评价。

三、 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课程规划

    任何课程都有一个课程规划的问题,我国以往七次课程改革充其量不过是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系统的调整,缺乏高屋建瓴的总体设计,造成分科主义课程的格局,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课程意识,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被动实施的过程,自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规划和反思,而这次课程改革可以说在这方面迈开了回归专业的小小的一步,从纲要文本来看,体现了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二)基础理论

  *纵观世界各国课程文本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里程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而“建构主义”也已经从”个人建构主义”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

* 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

(三)课堂教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教学实践已经发生变化——行为主义范式——信息处理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就是说从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行为主义,转型为学习者自身挑战客观事件,发现其价值与意义,从而再建客观世界之意义的建构主义。

*“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这次课程改革为新的课程教学的创造提供了契机。在当今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归根结底在于使得学生“学会关心,发展智慧”;基础教育的课程需要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转型为”社会建构中心课程——”一种基于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力求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课程。

第一,这种课程聚焦人类关爱的主题,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基。

美国教育哲学家诺丁斯:“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第二,这种课程聚焦人类的文化和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即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感悟: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次再把学生看成为学习者。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身心健康,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我想这就是学生受教育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