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尊重他,不是改变他

上周干了一件疯狂的事:熬了三个晚,看完了一本500页的小说。

本来是伏案之余想换换脑筋,随便听听歌,却被Ed Sheeran(后来知道他在中国有一个可爱的外号“黄老板”)的一首《Photograph》击中,单曲循环了很多遍。然后知道这首歌是2016年的一部电影《Me Before You》——中文译名叫《遇见你之前》或者《我就要你好好的》——的主题曲。想起自己有这本小说,英文的,当时买来翻了几页没觉得有多带劲,就忘掉了。于是转身从书架上找了出来,放在手边,预备休息时随手翻翻,也是为了找找语感,毕竟有好几年没正经碰过英文了。

不料,这一下不仅没能“休息”,还耽误了干活,还彻底打乱了生活秩序——因为晚上进了被窝,本来只想翻几页,却捧起就放不下来了。看完了还硬是有好几天心里不能平静,滋味复杂。

好吧,先讲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已经二十六岁的姑娘露易莎,新失业的咖啡馆女招待,由于碰上经济萧条,工作难找,百般无奈中,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一个短期工作:给一个四肢瘫痪的男人威尔(Will)当护工,为期六个月。初见面时,因一桩意外事故被困在轮椅中的“霸道总裁”威尔绝望而暴戾,不仅抗拒而且各种搞怪,然而露易莎的笨拙而真诚渐渐打动了他,二人从磕磕碰碰到和平相处,情谊渐深。

一次,露易莎无意中得知一桩令她惊恐的秘密:威尔与自己的父母订了一个协议:六个月之后,他会去瑞士一个可以合法执行安乐死的机构接受死亡。威尔的父母虽然被迫接受儿子的要求,但一直深感不安,寄一线希望于露易莎能用她自身的活力感动儿子,改变他的决定。渐渐爱上威尔的露易莎也开始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去感动威尔,包括去网上学习知识、搜集意见,为威尔设计合适的旅行方案,要带他走出自己的封闭世界,不被轮椅所困,从而明白生命依然有它的意义,有活下去的乐趣。而威尔为了改变面前这个自卑而贫穷的姑娘,让她走出小镇,看到更大的世界,更美好的生活,也默默地付出努力:带她看“带字幕的外国电影”,听更高级的音乐,带她领略更丰富更优雅的生活方式,包括忍着病痛接受她安排的出国旅行。露易莎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找到了自尊、自我,决定要重新回到大学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满足于在小镇上当个女招待过完一生)。最后,在毛里求斯的海边,二人互明心迹,深深相爱。

和露易莎一样,作为观众(读者)的我,也很自然地燃起了希望,相信轮椅不会再束缚住一个自由的灵魂,相信威尔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会改变决定,灰姑娘变成公主,和王子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在他的城堡里(威尔的父亲确实拥有一个城堡)。

可是,结尾大大出乎意料。回家后,威尔依然坚持了原先的决定,和父母去了瑞士。露易莎深受打击,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拒绝同行,在家里绝望落泪。在最后一刻,她接到了威尔母亲的电话,请她赶过去。在病床前,威尔和她进行了最后的坦诚交流:他深爱着她,但同时他也很明确,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也绝不愿意把露一生困在他的身边,她应该去飞,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露易莎也终于理解了:爱他,就应该尊重他的决定。

威尔去逝后,露易莎带着他的祝福和支持继续前行(经父母同意后,威尔把相当一部分遗产也赠予了她)。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打回原型的话,不过是当下流行的俗套“霸道总裁”文的变体。灰姑娘和霸道总裁的故事。然而由于这个结尾,一切都改变了。

嗯,真正震撼我的,就是这个结尾。

或许是因为年龄渐长,身边的长辈都在渐渐老去,病痛,生与死的主题不可避免地在眼前晃来晃去。对“死亡”的观察与思考,开始变得具体,厚重,不再如年轻时的轻飘甚至轻浮。

同时,“自杀”作为一个社会话题,也经常在各种媒体上触及人的眼球。

人能不能自主选择结束生命?这个问号至今依然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

无论中国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是西方的天主教传统“一切归上帝决定”,都是不接受自杀的。都以之为罪孽,以之为对生命,对神,至少也是对家人和朋友的“不负责任”。

而现代社会的伦理,确实是由于自我意识的确立和增强,被悄悄改写了。

—— 谁应当为我作主?我自己。

—— 我应当对谁负责?对自己。

依此逻辑,自然会有:

—— 谁可为我做生命的决定?我自己。


另一方面,我们也早已接受了另一个极其自然,基本无需思考的概念:“爱”的至高无上。爱可以改变一切。为了爱,要付出一切。为了爱,可以和应该,克服一切。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会很自然地想:为了爱,露易莎不会在意威尔将一辈子坐在轮椅里这个事实。至少在童话故事里,她不会。而这本来就是一个童话故事嘛!

同样,我们会很自然地想:为了爱,威尔会知道,他活着,露易莎就是幸福的。为了对方的幸福和快乐,他可以和应该,默默地忍受病痛。他可以展示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灵魂的魅力,带她走向更高更远的空间。

然而,最后,霸道总裁威尔确实霸道: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力,冷静地选择了用理性分析能得出的最佳答案:让一切终止于美好。给自己画个简洁而完美的句号,同时给对方无限的空间与自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他都成功地托起了她,让她能够去从容学习飞翔以及去真正地展翅飞翔。)

露易莎本来全力以赴去改变一个人,最终却是自己被改变。她的习得与领悟,其实才是最艰难的。是的,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结束生命,才是最艰难的。但是,在最后一刻,她终于还是理解了:爱他,就是要尊重他的抉择。即使是结束生命这样的抉择。

这样的抉择,最容易引向的一个思维误区,便是威尔(和无数饱经世事的我们)对“爱情”的不信任:万一有一天,露易莎厌倦了呢?在看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以后,不再愿意被困在轮椅旁呢?

毕竟威尔的离去,连他的父亲都会悄悄松口气——只有那时他才可以选择离婚,和自己的情人在一起。小说里,真正面临这个抉择的人只有两个:威尔的母亲和爱上了他的露易莎。(无论如何,似乎还没有几个人敢挑战母爱,所以基本在任何故事里,母爱都是无条件的,是人性最后的退守。)

好吧,人性其实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威尔的决定,干而脆之地掐灭了这种考验人性的可能性。这就是强大的理性的力量和意义所在。或者,换句话说,肯主动地、真正地、在内心放下(或不屑于)这种对人性的考验,才是真正的强大,拥有了这种强大力量的灵魂,也才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就是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是尊重他,不是改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