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凉山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1张图片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

日月变更,寒暑往来。时令兜兜转转,已经到了一个春天。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2张图片

三月七日这天早上,苏轼早早的起了床,因为前几日和朋友约定,今日要一同前往沙湖。

沙湖,一个小地方,位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它有个别名叫螺蛳店,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螺蛳粉。但其实,螺蛳店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螺蛳粉。

苏轼喜爱游山玩水。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喜欢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结伴游山玩水。因为他们可以在途中吟诗作词,彼此调侃。以苏轼的幽默,这是欣赏风景的余味。

但是,今天他们要去的沙湖,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不足以让他们乘兴而来,载兴而归。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3张图片

不过这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苏轼和朋友们此次前来,原不是为欣赏美景而来。他们要来沙湖这里相一块肥沃的田地。苏轼要在黄州这个贬谪之乡购田置地了。

古人购田置地,犹如我们今天买房,在道理上是相通的。比如,被苏轼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王维,做了官,有了积蓄,就在辋川山谷建造了一套园林别墅,被称为辋川别墅,从此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苏轼要在黄州购买田产,不仅仅是为了要安置一家妻儿老小,也是安放自己贬谪流放的心灵。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4张图片

苏轼一早起床后,不多久,朋友们也都如约而至。

从神情上来看,每个人都精神饱满,一股股春天的气息在每个人身上荡漾。这一行人的心情格外的轻松。他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途中的风景,作为诗人,每到动情之处,也不免随时随地驻足停留,开始吟哦起来。这个时候,一旁跟随的仆人则会善意的提醒诗人们及时赶路,切莫停留太久,春天的天气多变,生怕途中遇事,耽误了行程。而诗兴大发,正当兴头的诗人们哪在乎这个,为了诗情不被吵扰,打发催促的仆人们先行一步,他们自己则要在大自然中再陶醉一番。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5张图片

这是春天的清晨,天朗气清,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路两边的姹紫嫣红,池塘里的出水芙蓉,树梢上的百鸟鸣春,这一切大自然无私奉予,更增添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此时的春天,仿佛是一个单纯又活泼的小姑娘,惹的世人万般宠爱。但小姑娘有时候又不免淘气,所以闹起小情绪来,也让人也猝不及防。

正当苏轼和朋友们在路上欢声笑语时,忽然天气突变,刚才还是春色宜人,转眼之间乌云蔽日,山雨欲来。先是一阵狂风大作,进而是昏天黑地,春雷伴随闪电、暴风、骤雨,急匆匆的赶来。雨具也被先行的仆人随身带走了,这让苏轼一行人措手不及。

同行的朋友们赶紧找地方避雨,可是这荒郊野外,哪有一户人家?倾盆大雨之中,朋友们都觉得狼狈不堪。而此时的苏轼则显得非常镇定,他不像同行的朋友们那样忙乱慌神的去寻找庇护之所,反而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此时,苏轼轻轻闭上双目,抬起头,任凭风吹雨打,丝毫没有介意。不仅不介意,他像是在默默安静的享受着这场大雨。就好像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能洗涤污垢,让灵魂变得更加纯净;能洗涤尘埃,让心灵更加通透。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6张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朋友们都急切的朝苏轼喊:“先生,快找个地方躲躲雨吧!雨势太大了,等雨停了我们再赶路吧。”苏轼对此无动于衷,他在雨中又驻足了一会。忽然,他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于是他拿起身边的竹杖,脚踏着草鞋,解开腰间的酒壶,伴随着雨打树叶的声音,缓步长歌吟咏而去。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7张图片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此时,山头斜阳相照,春天又展露了她迷人的色彩。但经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的洗涤,周边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一场大雨洗去了喧哗与浮躁,留下的是泥土朴实的气息、花草清淡的香味,还有荷叶上那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水珠。

再回首此次沙湖道中遇雨的经历,苏轼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_第8张图片

也许,这正是苏轼经历官宦与人生波澜起伏之后的宠辱不惊与闲庭信步。无论是进、是退、是得、是失,苏轼佛老的修养,已经具备了一种人生价值的超脱。这种超脱,再看那山,山还是那座山;再看那水,水还是那湾水。


(原创文章 转载需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凉山读东坡 | 一蓑烟雨任平生)